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全民公投
亦稱公民投票、公投、全民公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憲法八問
法國今日(5月29日)就歐盟憲法進行全民公投,歐盟憲法成為了近日歐洲最受關注的話題。但是,歐盟憲法究竟是什麼?裡面有什麼內容?法國公投失敗意味著什麼?本文回答了有關歐盟憲法的八個重要問題。
法國周日歐憲公投,歐盟有種不祥感
如果歐盟的支柱之一法國對首部歐盟憲法說不,那就可能產生一場政治危機。至少對那些希望繼續加強一體化進程的政治家們來說是一場危機。不過對於布魯塞爾的日常工作倒是不會產生什麼直接影響。
法國說「不」是宣判歐盟憲法的死刑
本周日(5月29日),法國將對歐盟憲法舉行全民公投。按照最新的民意調查,反對歐盟憲法者略佔優勢。現在,人們不得不對一個問題作出回答,即法國公民對歐盟憲法說「不」之後怎麼辦,它將連帶出怎樣的後果?
法國公民投票與歐盟前途
離法國公民投票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法國反對和支持歐盟憲法的人數仍然不相上下。雖然大多數民意調查顯示,對歐盟憲法說「不」的人仍佔多數,但整個氣氛正在朝著贊同歐盟憲法的方向轉變。
台獨其實很簡單,去掉「中國」變「台灣」
台灣立法院委員大選將於本周日進行,由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組成的泛藍陣營與民進黨和台聯黨組成的泛綠陣營再一次激烈交鋒。陳水扁12月5日在民進黨新聞會上提出為台灣正名,主張台灣在國際社會中去掉「中國」名分,而以「台灣」取而代之。泛藍陣營批評陳水扁是「柔性政變,目標就是走向台獨」。
白俄羅斯的「白色恐怖」
白俄羅斯就總統大選以及總統可以第三次連任問題的全民公投中,現任總統盧卡申科如願以償,使其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但與此同時,白俄羅斯也加大了對新聞自由,對民眾的壓力,如今敢於直言,針砭時弊的人越來越少。就連該國僅存的少數政治或援救組織也面臨被迫關門的危險。德國的弗里德里希-埃伯特基金會也將難以倖免。
中國政府警告香港民主派不要玩火公投
*
台灣周六大選:李遠哲上陣,地下賭選活躍
1986年的化學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在「320公投」即將到來之際表態支持陳水扁,但同時也批評民進黨隊執政經驗不足。本周六的大選競爭激烈,分析認為無論哪一方勝出,都將只是靠微弱多數勝出。充滿懸念的大選使得台灣地下賭選活動猖獗一時。
對西方批評台灣公投的反批評
在台灣公投問題上,陳水扁遭到了西方大國的批評:布希指責他想「單方面改變現狀」,希拉克批評他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施羅德影射陳水扁說,「誰是挑釁者,已經很清楚了。」上周周末南德意志報輿論園地的一篇文章就此寫道:
扁連電視辯論,凸現公投議題
2月14日下午2到4時,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選舉電視辯論,陳水扁和連戰之間圍繞公投、一國兩制和島內經濟、教改、和其它公共政策進行了激烈辯論,公投似乎成為總統選舉的最重要籌碼。請看以下本網綜合報導和評論。
陳水扁像在補一張破網
陳水扁周二向台灣行政院提交了和平公投咨文,提出兩岸和平互動 - 一個原則和四大議題。就此本台記者電話採訪了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
美國副國務卿譴責台灣公投
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本周五(1月30日)譴責了台灣的公投計劃。他說:「我認為應當對推動公投者的動機提出質疑。」阿米蒂奇先前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中國領導人舉行了會晤。
台灣代表團到歐洲解釋公投主張
台灣總統選舉期間,選民將就台灣是否應「加強導彈防衛」和台灣政府是否應「與大陸就改善關係進行談判」兩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北京把此舉視為台獨的重要一步,對台灣當局發出了嚴厲警告。最近,陳水扁派出了一個由總統資政組成的代表團到歐洲解釋他的公投主張,代表團到了柏林,並與法蘭克福匯報進行了交談。為此,法蘭克福匯報發表文章介紹了台海形勢,該報寫道:
就台灣公投問題採訪默勒博士
台灣總統陳水扁宣佈的公投真的是向台獨邁進的一步麼?還是民進黨的一項重要競選策略?美國在北京和台北之間扮演著怎樣的關鍵角色?台海之間是否真的會發生軍事衝突?德國之聲記者張曉穎帶著這一系列問題電話採訪了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亞太問題專家凱-默勒博士。
圍繞台灣公投的兩岸衝突(報導與廣播錄音)
1月16日,台灣總統陳水扁公佈了3-20公投的兩個題目。周一中國再次警告台灣,公投將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的邊緣。而台灣方面也予以回應,反駁大陸的指責是顛倒是非,錯誤解讀。除以下報導外,我們同時發表對德國之聲駐台特約記者李正純的廣播採訪錄音(點擊鏈接收聽)。
台灣公眾對公投懷遲疑態度
根據「中國時報」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計劃中的今年3月的公投一案仍表現著遲疑的態度。他們擔心的主要原因是公投一事重新激化同大陸之間的衝突。
從防禦性公投到和平性公投:陳水扁改換說法
陳水扁在提出公投之後受到的壓力不僅來自中國大陸。美國總統布希明言指出華盛頓無意改變台海兩岸的現狀並對台灣總統公投計劃提出批評。為了化解來自這方的攻擊,台灣於本月10日派遣一個宣達團也就是游說團,前往美國、歐洲和日本解釋公投的含義。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寇建文先生。
向溫布叫板:陳水扁堅持公投
周三,台灣總統陳水扁表示,他將繼續推動明年3月20日台灣總統大選時就「反對飛彈和反對戰爭」舉行全民公投。此舉不僅激怒了北京,也招致華盛頓的譴責。
陳水扁提出公投議題:要求大陸撤除導彈
本網12月6日綜合電,台灣總統陳水扁12月5日接受美國『紐約時報』專訪時,提出兩項「防禦性公投」議題,要求大陸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並撤除部署在台海對岸的約500枚導彈。這則消息今日引起國際各大媒體密切關注,在台灣島內也引起軒然大波。中國政府以及即將踏上美國大陸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將作出何種反應,還不得而知。
陳水扁:中國的戰爭游戲在威脅台灣
台灣總統陳水扁在選戰中透露說,大陸已針對台灣部署了近500枚彈道導彈,因此,來自大陸的武力威脅越來越大。
台灣通過公投法草案
台灣立法院於11月27日以114票對96票三讀通過了公投法草案。根據該項法律,「國旗、國歌、國號、領土」的變更不列入公投範圍,從而避免了一場海峽兩岸箭在弦上的正面衝突。
波蘭公投:加入歐盟,別無選擇
波蘭將於周六和周日兩天(07/08.06)就是否加入歐盟舉行全民公決。一般認為,波蘭的多數公民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成為歐盟大家庭中的一員。儘管如此,因為波蘭是本次歐盟擴展候選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又在不久前的伊拉克危機中站在美國一邊,是拉姆斯菲爾德所稱的「新的歐洲」的一員,所以本次公投格外引起「老式歐洲」國家比如德國和法國的關注。
上一頁
第11 頁,共1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