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全景觀看「習馬會」
2015年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台灣總統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會晤,被視為兩岸關係一大突破。2024年4月11日,已經卸任總統多年的馬英九在訪問中國大陸期間再次與習近平會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陸客赴台中轉 重慶等三市展開試點
兩岸自2月1日起啟動「陸客中轉」業務,大陸遊客可經由台灣桃園機場前往第三地旅遊,南昌、昆明、重慶為首批試點城市。
台灣新國會上任 民進黨人首任立法院長
台灣新一屆立法委員周一上任,在大選中取得國會過半席位的民進黨,首次成為立法院「龍頭」。同日,馬英九政府的「看守內閣」周一宣誓就職。
馬英九登上太平島 強調和平發展
台灣總統馬英九周四登上具有主權爭議的太平島,為其即將結束的任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英九赴太平島理所當然?
馬英九總統將登太平島,引發爭議,台灣學者認為理所當然。
馬英九將登太平島宣示對南海主權
台灣總統馬英九計劃周四前往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視察,宣示對南海的主權。這將是他任內第一次,想必也是最後一次登上這座南海島礁。
專訪:蔡英文為何不接受「多數黨組閣」?
台灣政治學者張亞中認為,台灣下任總統蔡英文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在新國會2月上任前向馬英九提議新閣揆人選,否則內閣將陷入4個月空窗期,形同「僵屍內閣」。
台灣大選
不出外界所料,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宣佈參選失敗,熱門侯選人蔡英文獲得勝利,她將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跟蹤報導:台灣大選投票結束 蔡英文暫時領跑
台灣大選已經結束投票。根據《壹電視》報導,目前的開票結果顯示,蔡英文得票數暫時領先。
台灣選前「黃金周」 各黨參選人積極拜票
台灣總統選舉的造勢活動進入最後一個"黃金周",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展開最後沖刺,在各地進行大規模拉抬聲勢的拜票活動。
"國會多數黨組閣" 國民黨的救命戰術?
國民黨拋出"國會多數黨組閣"議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認為是政治操弄。
馬英九元旦文告 朝野隔空交火
台灣總統馬英九任內最後一次元旦文告,將矛頭對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呼籲繼任者不該讓人民回到動蕩恐懼的時代,而蔡英文則是隔空反駁,鋒火外交是國民黨貼的標籤。
兩岸設立「熱線」 夏張互祝新年
台海兩岸啟動首個高級別官員熱線電話。雙方稱,此舉為11月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面的成果。
兩個換一個 兩岸互換被俘間諜
中國與台灣進行換俘行動,分別釋放了已經關押了近10年的特工人員。台灣總統發言人陳以信表示,這是基於"習馬會"兩岸互表善意所致。
馬英九擬登太平島
台灣媒體披露,馬英九總統將於12月12日登上太平島,主持新碼頭的啟用儀式,並宣示太平島的主權。專家解析其意義和影響。
副手就定位 民調無變化
台灣朝野三個主要政黨的總統參選人本周公佈了副手人選,首度出現總統大選史上各組競選搭檔,都分屬不同黨籍的情況。不過根據最新媒體民調,各參選人支持度變動不大,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仍然維持顯著領先。
德語媒體:「只有傻子才會相信北京」
德國媒體從習馬會的角度關注習近平最近的功績,指出改革停滯不前讓許多人感到失望。
馬英九向全民報告 朱立倫對美國溝通
兩岸領導人"馬習會"落幕後,馬英九總統因在野黨抵制無法去立法院國情報告,周五特別召開記者會,直接向全民報告。而出訪美國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藉"馬習會"穩住兩岸與外交的戰略優勢。
德語媒體:最後一刻的握手和習近平只贏不輸
周六的「習馬會」上演後,周一的德語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文章,解讀這一歷史性的會晤及其釋放的訊號。
馬習會:馬英九「飛彈言論」引發在野黨不滿
在上周六台灣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台灣政府公佈了20分鐘馬習會的內容。而多個民調結果顯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民調在馬習會後不跌反升。
馬習會 習近平最大贏家
馬習會上進一步鞏固「九二共識」和「一中框架」,台灣反對黨批,限縮台灣人民未來在兩岸政策上的選擇。專家分析解讀。
習馬會:「兩岸不再處於衝突對立」
備受各界關注的「馬習會」周六上演,兩人公開握手後,習近平和馬英九先後表了講話。習近平表示,他相信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堅持92共識,增進兩岸同胞福祉。馬英九在講話中提出5點主張,其中包括鞏固兩岸共識、降低敵對狀態和擴大兩岸交流。
兩岸雙方再次強調「九二共識」
習近平和馬英九舉行會議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行記者會,他說,習馬兩人都認為這次會面對兩岸關係長遠發展都重要意義。馬英九也舉行了記者會,他說會談的時候氣氛融洽,他還發現:"習先生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相當務實"。
全球媒體關注「馬習會」
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進行了舉世矚目的會晤。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媒體在內的全球報刊如何看待這場「馬習會」?
評論:一場不能稱作「峰會」的見面
Matthias von Hein
德國之聲評論員馮海音認為,這場會談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但仍然至關重要。
歷史性的握手
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對於兩岸來說是第一次最高領導人會面,儘管雙方僅是互以「先生」為稱呼。
穿越時空的握手
2015年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台灣總統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舉行「習馬會」。這是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也是海峽兩岸關係66年來的重大突破。
''馬習會''寫下歷史新頁
海峽兩岸領導人馬英九、習近平7日下午3點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飯店握手會面,寫下歷史新頁。馬英九表示,雙方握著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習近平指出,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馬習會 馬英九登峰造極之作?
學者解讀馬習會的意義,以及對兩岸關係和台灣選舉的影響。
澤林視點:習先生見馬先生
本周六,中國的國家主席將同台灣的總統握手,這是66年來的第一次。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北京方面的一項禁忌被打破,但也僅限於此。
習近平抵新 「習馬會」準備就緒
習近平周五抵達新加坡,開始為期兩天的訪問行程。而外界關注焦點則全部聚集於周六舉行的兩岸領導人首次峰會。
德語媒體:經濟與政治的算計
周四的德語媒體,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即將在新加坡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會晤,指出「馬習會」是國共內戰結束60多年來的最高級別會談。
馬英九願做搭橋人 望領導人會面常態化
台灣總統馬英九周四表示希望「馬習會」成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第一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就此表示,若順利當選,任內不排除與習近平會面。
專訪:「北京領導人不再矜持」
馬英九與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面引起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德國墨卡托基金會中國問題研究中心(MERICS)的學者龍納誠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提供第三方視角。
專訪:"習馬會是雙方棋盤上的棋子"
台灣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的會面,將是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中國政治和歷史學者章立凡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兩岸破冰大事記
兩岸破冰大事記
"馬習會"周六上演 雙方將互稱"先生"
台灣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六將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及名義在新加坡進行歷史性會晤,並商定在見面時互稱"先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強調,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前提是不能被犧牲的底線。
重大突破:習近平與馬英九將在新加坡會晤
據台灣總統府證實,台灣總統馬英九預計將於本周六(11月7日)前往新加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將是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對該消息,白宮方面表示審慎歡迎。
上一頁
第3 頁,共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