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人民幣
人民幣,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世界相信5%-且看人民幣走向
由於世界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投機分子」們相信中國人民幣即將升值,歐元的壓力減輕了。西方的專家機構都相信人民幣將在年中升值5%。專家們還認為,中國必須逐漸地甩開美元包袱,目前主要的辦法之一是跨國投資。
人民幣-估計2005年升值5%五年脫鉤
國際外匯市場猜測,2005年人民幣將會升值。專家們認為幅度將為5%。而人民幣與美元脫鉤需要幾年時間,但即使這麼幾年,對美國來說可能還太快。
不顯山不露水——北京依靠人民幣成為「亞洲盟主」
過去一年,全球經濟界精英討論最多的話題非中國莫屬。幾乎所有重要的國際會議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談及這個欣欣向榮的亞洲大國。無論是美國的巨額赤字,還是美元的持續疲軟,無論是不斷上漲的原油價格,還是世界經濟的未來展望,如果不把中國的發展也考慮進來,對所有這些問題的討論就是沒有意義的。
2005前瞻:人民幣可望彈性美元更弱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周在荷蘭首都海牙參加第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時宣佈:隨著市場的變化,中國將逐漸實行人民幣彈性匯率機制。西方政界、經濟界以及分析家把這一消息看作是年終一份美好的聖誕禮物。與此同時,專家們分析,明年美元將繼續走弱,可能達1歐元兌1.50至1.60美元的「北極低溫」。
軟著陸,硬著陸,還是乾脆不著陸?
儘管中國行政手段與市場手段並施,試圖為過熱的經濟降溫,但是中國的經濟像難以馴服的野馬,2004年仍大步伐奔騰而去。中國目前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又會高達9%。
蒙代爾:要求人民幣自由浮動是錯誤的
為期3天的首屆「中歐論壇」上周末在漢堡落下帷幕時,東道主漢堡商會主席德萊爾發出呼籲,希望歐洲在同中國的經濟合作發展中,統一意志,統一思想,統一行動。論壇結束前的高潮是被稱為「歐元之父」的蒙代爾教授對人民幣的分析報告。
APEC展望:人民幣還將盯緊美元嗎?
亞太經合年會即將於這個周末在智利召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將首次以真正強人的姿態亮相亞太地區首腦峰會──一方面是因為他已真正執掌黨政軍大權,另一方面,他還將舌戰群儒,繼續捍衛人民幣的固定匯率政策。
中國央行突然加息,牽動世界經濟神經
周四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加息,消息之突然和時機之選擇引起不少國內外經濟觀察家的種種猜測。中國經濟正在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引擎,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上的微調已經足以對世界經濟產生實際上的和心理上的影響。
配額制廢除後,遏制中國紡織品的合法武器何在?
十年前世界紡織品協議規定的進口配額制度今年年底到期,星期一世界貿易組織開會討論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對紡織品生產國的影響。商報說,毛裡求斯、孟加拉國等一些以紡織為生的小國將難以抵擋中國和印度的競爭:
貶值的可能性至少同升值一樣大
自1995年人民幣掛靠美元、固定兌換率以來,中國經歷了外界要求下調兌換率的呼籲,那是90年代末亞洲經濟危機之後;而目前,還是來自外界的壓力,卻是要求上調兌換率。
人民幣:七國財長峰會的重要議題
西方七國經濟首腦會議將於本周五在華盛頓召開。中國財經部長金人慶和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將出席會議。這兩位中國財經高官是首次參加這一所謂「富人俱樂部」的會談。會上,人民幣匯率政策和石油價格問題將成為重要議題。
中國近期不打算提高人民幣匯率
中國近期不打算提高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將很快與美元脫鉤
美國財政部官員稱,中國終於將放棄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而且這一匯率機制改革將很快付諸實施。在越來越大的金融壓力下,中國正醞釀著一輪金融體制大變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經濟軟著陸前景尚不明
*
中國計劃放寬資本流動的限制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魏本華近日透露,中國近期將要出台放寬包括資本流出在內的資本流通政策,但是沒有給出政策實施的具體細節和時間表。
人民幣升值,歐美利弊各半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將改變一成不變的匯率體系,並繼續採取措施,防止經濟過熱。
金人慶:兌換率的評估需要時間
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周四在同德國財政部長艾歇爾會晤時表示,人民幣兌換率今後是否可以浮動將會做一評估。但會談之後,金人慶告訴媒體,不要對立即引入兌換浮動制抱以過高的希望。評估是需要付出時間的。
人民幣將由於中國國內因素升值?
星期三,美元對歐元的匯率一度跌到新的最低點,看來美元下滑的趨勢將持續下去。星期四,南德意志報就匯率問題發表了兩篇文章,談的都是人民幣可能升值的問題。商報認為,人民幣將不是由於國際壓力,而將由於國內經濟金融發展的必須而升值。
中國擴大外行業務-2006總開放能守時嗎
2月11日,中國宣佈對四家外國銀行開放中國內地非外企人民幣對公業務。這是中國走向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的又一個步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有一個承諾,即在2006年對外國銀行開放金融市場。我們在此回顧一下中國加入世貿以來在這方面邁出的步子。
中國應當承擔匯率責任嗎?
七國集團財長博卡拉頓會議結束後,一些德語媒體的評論認為,會議在貨幣匯率問題上達成的共識是,匯率既不能大幅波動,也不能綁死。德國金融時報認為,會議發表的聲明不過是「口頭表白」而已,它並不能阻止美元的繼續下跌:
各報評七國討論的人民幣與美元問題
上星期五,七大工業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聚會美國弗羅裡達州的博卡拉頓,會議的中心議題之一是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貨幣匯率問題。德語各大媒體在報導博卡拉頓會議時,把重點放在人民幣掛靠美元的問題上。
中國官方:今年內不升值人民幣
中國國家統計局高級經濟師姚經源(音)認為,中國在今年內不會對人民幣重新計值,由此,投資商若在這一領域投機的話,可能會蒙受損失。
人民幣匯率改革:放棄美元改掛「貨幣籃」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準備在人民幣與美元聯繫匯率問題上做出讓步,步驟之一首先是引入貨幣籃。這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人民幣何時才會實現與美元的徹底脫鉤?德國之聲記者就此對漢堡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瑪格特.許勒博士進行了採訪。
人民幣正在成為亞洲通用貨幣
在香港和東南亞,人民幣早已是重要的支付手段。星期二,香港特首董建華宣佈,中央政府將允許特區銀行開設人民幣儲蓄帳號並開展轉帳、接受人民幣信用卡及人民幣兌換港元等業務。法蘭克福匯報就此決定寫道:
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做出讓步
中國沒有人為地操縱人民幣匯率。這是美國財政部向國會呈交的一份報告中做出的結論。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在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也說了同樣內容的話。
美國商務部長離京,貿易不平飛機來頂?
美國商務部埃文斯部長於10月29日離開北京,結束了為期五天的中國之行。他至少在一點上感到滿意:中國政府也希望縮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亞太峰會:胡錦濤不作人民幣升值承諾
星期日,美國總統布希在曼谷與前來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布希表示,他將為保持美元的堅鋌而努力並希望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建立在市場原則的基礎上。胡錦濤回答說,這也是中國的目標。但是中國不想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步伐邁得太快,否則不僅會威脅到中國的經濟穩定,而且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穩定都將受到威脅。
中國出口強勢並非因為人民幣弱勢
商報駐北京記者在該報發表的一篇長篇報導的標題下寫道:「美國在咒罵,中國應該讓自己的貨幣升值。但是,走訪長江三角洲後,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興旺,完全有其它的原因。」我們在這裡摘錄其中一些段落:
美國總統大選與中國人民幣匯率
南德意志報說,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杜拜會議上,儘管開始時有反對意見,但是美國財長斯諾仍然成功地將一個相應的提法寫進了會議公報:公報中雖然沒有要求中國放開人民幣匯率,但提出中國的貨幣匯率應有更大的靈活性。南德意志報接著寫道:
德國財長談人民幣
德國財政部長埃歇爾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杜拜會議回答了法蘭克福匯報記者的提問,在談到中國的匯率政策時,埃歇爾說:
七國公報-對人民幣不同立場的結晶
今天(9月20日),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杜拜開會,併發表了聯合公報。由於歐、美、日三方立場不同,最後對中國人民幣政策採用的是溫和的言辭。也可以說是接受了歐盟的中間立場。
工業七國難以統一「人民幣立場」
如同一次家長會,在阿聯酋杜拜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年會上,中國這個「壞孩子」成為眾矢之的。各國紛紛指責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給國際貿易製造混亂,為中國外貿帶來不正當的優勢。但是西方七國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卻很難達成一致。
人民幣固定匯率杜拜遭指責
星期四,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在杜拜開幕。會上,首要討論的是貨幣匯率問題。為此,法蘭克福匯報寫道:
七國峰會可能與中國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
歐盟也對人民幣匯價感到憂慮
歐盟也對人民幣匯價感到憂慮
人民幣-布希唱、歐盟和、世行吟反調
人民幣匯率問題越炒越熱,不斷升級。現在,乾脆布希自己站了出來,威脅中國。繼日美之後,歐盟也開始發出了聲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話審慎,而世界銀行在唱反調。
美國經濟狀況與人民幣匯率無關
美國財政部長斯諾的北京之行引起了德語媒體的極大重視。商報的一篇文章在分析了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形勢後認為,把本國的經濟問題全部歸罪於中國是不公正的,在報導的美國和日本失業數字方面也欠真實。文章在談到中國的形勢時寫道:
人民幣必須保持穩定
人民幣必須保持穩定
中國拒絕升值人民幣
明鏡周刊報導說,中國人民幣的低價位尤其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在國際壓力下,北京沒有讓步的跡象。明鏡周刊寫道:
人民幣的匯率真的能和美元脫鉤嗎?
西方又有人開始談黃禍。「中國製造」的產品充斥國際市場。中國以其廉價勞動力和低廉的成本使工業國家陷入壓力。人民幣由於與美元密切掛鉤,也隨著美元貶值,這更使中國的出口如虎添翼。發達國家於是紛紛要求中國對人民幣升值。不久前,中國商務部長呂福源在亞歐經濟部長會議上說,中國暫時將保持人民幣的穩定,但不排除未來將調節匯率的可能。
南德報:中國不會讓人民幣升值
最近幾天,德國不少大報都以人民幣匯率為題發表了評論文章,南德意志報認為,儘管國際壓力日益增大,但中國政府不會使人民幣升值。
香港:人民幣的「離岸金融中心」
一個中國銀行和財務專家小組將於8月底參觀香港,探討香港成為人民幣 「離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據估計,在97回歸之後,已經有700億元人民幣在香港流通。人民幣在香港已經成為繼港幣之後的第二大貨幣。在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已經成為一種必然。
毋望人民幣升值,工業國需自救
商報報導說,繼日本、美國、韓國和國際貨幣組織指責中國以人民幣低匯率獲取外貿實惠之後,歐洲中央銀行總裁杜森貝格最近也指出,中國的匯率政策是歐洲經濟復甦的最大障礙之一。
人民幣要穩定,但不排除今後調整
人民幣要穩定,但不排除今後調整
壓力頻增-人民幣匯率機制思變
7月16日,美聯準主席格林斯潘講話,7月17日,美國一些參議員給斯諾部長寫信,人民幣匯率面對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是否頂得住呢?中國官方的說法已經有所鬆動。荷蘭集團預計明年中國會有較大動作。
人民幣升值的風險
最近,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再次要求中國使人民幣升值。南德意志報說,由於中國的人民幣自1994年起就與美元掛靠在一起,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從而加大了美國國內生產和就業的壓力。南德意志報的文章也認為,人民幣的匯率確實過低,但文章同時指出了問題的另一面:
亞洲各國對人民幣的低價位憂心忡忡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說,歐洲和亞洲各國財政部長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開會討論了弱勢美元和中國人民幣的低價問題。會議上亞洲各國財長向中國代表對低價人民幣造成負面後果表示了擔憂:
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
法蘭克福匯報金融版上的一篇文章引用國際金融批評家的話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低估了20%至30%,美國和日本加大了對中國的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文章接著寫道:
人民幣為什麼不能升值?
數月來,美元對歐元的貶值,也影響到同美元掛鉤的中國經濟。去年底時,一歐元等於8.4人民幣元,目前,一歐元卻等於9.7元。今年的頭四個月裡,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增長了大約48.6%,比預測的快了一倍。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從中國的進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專家認為,這一趨勢繼續下去的話,用不了兩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將超過其它任何國家。
中國向外資開放人民幣證券市場
繼外匯股市向境外開放後,現在中國又向外資開放了人民幣證券市場。在中國金融資本業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上,應該說又邁出了一步。
上一頁
第11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