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主權
主權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台灣外長據報將訪歐 或與捷克總統同台
路透社引述匿名消息獨家報導,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下週將赴歐訪問,並突破性地與捷克總統同台出席外交活動,若成真料將再次引發中國不滿。捷克外交部則強調,捷克官員不會偏離既有的對台政策。
美中軍艦險相撞 白宮:中國侵略性日增恐致傷亡
美中軍艦週末險些在台海相撞,美國白宮週一(6月5日)表示,中國解放軍越來越具侵略性,恐將導致「有人受傷」。不過專家告訴DW,中國對此事的反應也許暗示著中美開啟討論的前奏。
涉嫌非法打撈二戰沉船 馬來西亞扣押中國船隻
因涉嫌在馬來西亞海域非法打撈二戰沉船,一艘中國船隻在馬來西亞被扣。英國國防部對這起"褻瀆"戰爭墓穴的行為提出強烈譴責。
越南指責中「向陽紅10號」科考船等船隻侵犯其主權
越南本周四(5月25日)指責一艘中國科考船及護衛海警船侵犯了越南主權,並要求中國政府將這些船隻撤離越南海域。
中國特使訪歐 烏外長:不接受失去領土的停戰協議
上個月中烏領袖通了電話之後,中國承諾派特使造訪烏克蘭,並與各方對話;烏克蘭17日稱,中國特使李輝已與烏國外長會面。李輝此行有助於實現俄烏和平嗎?
宣示主權 菲律賓在南海放置浮標
南沙群島的主權爭端未解,菲律賓14日再度採取行動宣示主權。隨著中國在南海的作為越發具侵略性,菲律賓正尋求與美國強化關係,其最新舉措也再度引發關注。
美菲公佈防務準則 小馬科斯:基地非進攻用途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4日表示,若台海爆發衝突,美菲防務協議下的軍事基地將能在民防方面派上用場。他還說,按照雙方協議範圍,這些基地並非為了「進攻」用途而設置。針對可能的台海戰爭,他還說了什麼?
德語媒體:「又一個試探性氣球」
德國《日報》近日發表專欄文章,聚焦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質疑前蘇聯國家主權的事件,表示這是中方「又一個試探性的氣球」; 德國《焦點》則關注德國哲學家普雷希特公開貶損德國外長一事,刊登客座分析,指出這位德國哲學家「並不瞭解中國」。
美國敦促中國停止在南中國海繼續挑釁
上周中菲艦只險些在南中國海發生撞船事件後,美國敦促中國方面停止在南中國海的"挑釁和危險行為"。周一,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將訪問美國,並將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
長平觀察:習仲勳「文革」受迫害是無稽之談?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最近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時評作家長平認為,盧沙野令人震驚的表述透露了中共兩大「玄機」。
中國不滿美韓聯合聲明 向韓國提出交涉
韓國總統尹錫悅26日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稱雙方將加強核武的合作與磋商,以嚇阻朝鮮的威脅。雙方聯合聲明內也提到了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但相關內容被中國稱為「涉華錯誤表述」。聲明內究竟說了什麼?
盧沙野質疑主權論令中歐關係再受「刺激」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電視訪談中發表質疑前蘇聯國家主權的言論三天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與該言論做了切割。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也發表聲明,定調盧沙野言論為「個人觀點」,並下架稍早發布的訪談全文。這場風波雖然開始平息,但已令本來就不穩定的中歐關係再受「
中美角力延伸至東南亞 各覓盟友聯合軍演
中美兩國的軍事對峙不斷升溫。中國宣佈將與新加坡舉行聯合軍演,此前美菲也已開始在菲國各島演習。夾在中美兩國的角力之間,菲律賓和新加坡如何周旋其中?
盧沙野有哪些引起西方震驚的言論?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4月21日在訪談中有關「前蘇聯國家不具獨立國家的主權地位」等言論引起歐美國家廣泛撻伐。2019年7月出任駐法國大使以來,盧沙野已多次因「戰狼言論」引起西方震驚。
中國軍演擴及台灣東部 或成圍台新模式?
蔡麥會結束後,中國對台展開一系列軍演,除將軍力部署延伸至原本被台灣視為「安全區」的台灣東部,開啟瞭解放軍包圍台灣的新作戰模式外,更引發美國軍方、日本政府的關注。中國此次的軍演有什麼意義?美、日方又如何反應?
中國去年持美債呈12年來最低
中國在去年大量拋售了美國國債,其幅度高達17%。除對美債和美元信心不足之外,中國也在汲取俄羅斯因發動戰爭受到制裁的教訓。
菲總統:雷射照射事件不足以觸發美菲共防條約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表示,中國雷射照射事件不足以讓他援引與美國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但警告停止這種侵略行為。美國認為中國的「危險行動行為直接威脅到區域和平與安全,侵犯了國際法所保障的南海航行自由」。
新債務圓桌會議將登場 G7:中國是絆腳石
國際債務問題遲遲未解,IMF發言人日前向媒體透露,首場新債務圓桌會議將於17日登場,出席國包含G7、中國、印度等。作為重要債權國之一,中國的立場成為了會議的焦點。在解決債務問題上,各國為何無法達成共識?
菲律賓海警隊指責中方使用雷射照射導致船員短暫失明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表示,一艘中國海警船近日在有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向一艘菲律賓船隻使用「軍用級別的雷射」,導致菲律賓方面船員短暫失明。中國外交部則回應表示,中國海警船現場操作專業、克制,是在「依法維護中國主權和海上秩序」。
長平觀察:對台軍演是毫無意義的巨大浪費
美國眾議院新任議長麥卡錫據稱正在準備今春訪台,中共可能會再次大規模軍演。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和佩洛西一樣,麥卡錫不會在訪台之前寫好遺書,中共對台軍演是毫無意義的巨大浪費。
菲律賓總統訪華將談及南海主權爭端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對中國展開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馬科斯在啟程前表示,「南海主權爭端的問題是不屬於像菲律賓和中國這樣兩個友邦之間的問題」。中國一直期待達成的「南海行為準則」也成為外界對馬科斯訪華的關注重點。
IMF總裁:中國同意組建全球主權債務「圓桌會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官員已同意參加一個全球主權債務「圓桌會議」。擬議中的圓桌會議提供了一個框架,有助於改善債務處理程序和避免系統性債務危機。
中國漠視伊朗的主權完整?
中國在海灣國家領土糾紛問題上的立場讓伊朗民眾憤怒,不過專家指出,中國並非反對伊朗,中國所有重要決策的中心因素都是圍繞經濟。
伊朗召見中國大使 抗議中國-海合會聯合聲明
習近平上周拜訪沙烏地阿拉伯期間發表的中國-海合會聯合聲明引起伊朗政府和民間不滿,伊朗外交部因此召見了中國駐伊朗大使。中國外交部對此則稱,海合會國家和伊朗都是中國的朋友,並證實了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本周展開對伊朗的訪問。
德語媒體:美國要幫菲律賓制止"南海霸凌"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訪問菲律賓期間,於11月22日訪問了位於該國西南端的巴拉望島,宣示美國對加強美菲盟友關係的決心。
FBI局長:對中國在美國設立「警察站」深感擔憂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對中國警方在沒有適當協調的情況下試圖在紐約設立分支機構感到無法容忍,認為這種做法侵犯了美國主權。
澳洲總理: 不太可能支持台灣加入CPTPP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稱,不太可能支持台灣加入CPTPP,因為該協議只針對「公認的國家」而非經濟體。有學者指出,阿爾巴尼斯會晤習近平不久後發表此番言論,可能被視為對中國的一種讓步。澳洲政府已向台灣作出澄清。
拜習傳通話前夕 美高官批北京南海挑釁變本加厲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出雙方預計週四(7月28日)進行通話前夕,美方官員公開批評北京在南海對其他國家的挑釁舉動,「咄咄逼人」。
美驅逐艦接近南海爭議島嶼 中國稱「警告驅離」
一艘美國驅逐艦周三在南海進入主權爭議島嶼附近水域,中國軍方稱驅離了這艘「非法闖入中國領海」的軍艦。美國海軍則表示,中國關於這次任務的聲明是「錯誤的」,並宣佈「羅納德-雷根」號航母正在南海展開安全行動。
美呼籲中國遵守南海仲裁 重申對菲協防承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中國遵守2016年海牙國際仲裁庭就南中國海爭議的裁決,並警告,如果盟國菲律賓的艦船或飛機在爭議水域受到攻擊,美國將有義務保衛盟國的安全。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 官方熱民間冷成對比
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同時也是香港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國家主席習近平一連兩日訪港,親自參加新任特首李家超宣誓就職儀式。不過官方在官方試圖營造歌舞昇平、普天同慶的景象,民間反應普遍極為冷淡,形成強烈對比。
主權移交25年:習近平稱「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五在香港出席香港政府的宣誓儀式,並發表演說,他再稱「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理由改變,香港在經歷風風雨雨後,「不能亂、也亂不起」。此外,他還說了什麼?
數字圖表中看香港25年的變化
1997年後的香港在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變化。香港從中國飛速增長的經濟中受益的同時,當地人也感受到這些變化所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例如自由的減少和高昂的房價。
習近平訪港稱「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搭乘廣深港高鐵抵達香港西九龍站。這是時隔5年後,習近平再次訪港。這同時也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首次離開中國大陸。
主權移交25周年:海外港人的無奈與鄉愁
25年前,香港主權移交北京前夕,曾有大量港人移居海外。而過去幾年,隨著北京對香港管控不斷收緊,選擇移民的港人又變得越來越多。
承諾還是欺騙? 香港迎來主權移交25周年
1997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正式移交中國。中國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劍指北京?拜登邀台灣及越南打擊非法捕魚
美國簽署首份「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捕魚活動」的國家安全備忘錄,旨在與國際機構和政府共同打擊非法捕撈活動。白宮進一步表示,未來將與台灣和越南就對抗非法捕魚活動上展開合作。外界解讀,該行動是衝著中國而來。
逆風下的狹縫:香港記者覓劫後新生
自《蘋果日報》停刊後一年來,香港多家具影響力的獨立媒體不堪高壓而倒下,數百新聞工作者離散。即將迎來主權移交廿五周年、國安法實施兩周年的香港,其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暴跌80位。親歷新聞界最動蕩的一年,去或留成為許多記者心中最大的疑問,部分人正在開拓第三條路——德國之聲記錄了兩位香港記者,在歷劫後如何以不同方式獨立前行。如雨後春筍的獨立媒體平台,面對什麼挑戰? #香港 #記者 #新聞自由
習近平將出席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典禮
中國官媒確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暨新任港府就職典禮。如果成行,這將是他自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半以來首次離開中國大陸。
卡達世界杯主辦單位簽證申請系統加入「台灣」選項
卡達世界杯主辦單位在入境簽證申請系統中去除「中國台灣省」選項,更改為「台灣」。台灣外交部對此表達感謝與肯定。
德語媒體:危險的舉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本周一宣稱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有關國家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意在為其操弄涉台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製造藉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專訪:中國對專屬經濟區不擁有主權
台灣海峽的法律地位如何?中國是否對其享有主權?軍艦能否開入一個沿岸國家的專屬經濟區?漢堡大學國際海洋法教授普洛斯(Alexander Proelß)就以上問題接受了德國之聲中文網專訪。
菲律賓當選總統:維護南海國際裁決
新近當選菲律賓下屆總統的小費迪南德‧馬科斯( Ferdinand Marcos Jr )周四(5月26日)明確表示,他將維護有關南海問題的不利於北京的一項國際裁決,不會任由中國侵犯菲海洋權益。
將歷史作為政治工具:俄中大同小異
為了確保他們的統治和政策實施,普丁和習近平都不憚於歪曲本國歷史。對於他們而言,為了確保自己的權力地位以及為政策辯護,本國歷史可以隨意「裝扮」,任意扭曲。
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船近距離靠近其海巡船隻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3月27日通報,中國海警船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逼近菲律賓海警船,「限縮」了一艘在附近活動的菲律賓船隻的活動,此舉違反了國際規則而且可能發生碰撞。
俄羅斯:再製裁!我就用盧布還債
因發動烏克蘭侵略戰爭,遭受國際制裁重創的俄羅斯如今警告稱,如果制裁繼續,俄羅斯將用盧布支付原本應該用美元和歐元償付的主權債務。這樣的情況,哪怕是蘇聯解體時期都沒有出現。
「九段線」又惹禍了!好萊塢新片在越南被禁
由「荷蘭弟」湯姆‧霍蘭德主演的好萊塢動作冒險片《神秘海域》在越南遭禁,原因是影片中出現了南中國海「九段線」的地圖。之前已經有多部影視作品出於同樣的原因被越南當局禁止。
蔡英文要求強化軍事因應整備 北京:台灣不是烏克蘭
在全球輿論關注烏克蘭局勢激化的背景下,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將強化台海軍事因應整備。中國政府則批評這是「蹭熱點」。
菲律賓2022大選:聚焦南海爭議、美中角力中心?
南海爭議使馬尼拉與北京關係緊張。菲律賓半年後將選出下屆總統,中國議題在菲律賓總統選舉中扮演何種角色?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拜習會落幕,拜登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彭帥究竟在哪裡?各國球星齊聲援;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在立陶宛揭牌;本周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國際大事?
上一頁
第3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