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主權
主權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日本護衛艦「誤入」中國領海?北京要求徹查
本月初,日本海上自衛隊罕見駛入中國領海,日媒消息稱可能是「誤入」。但另一方面,中國海警船也在主權爭議島嶼附近多次驅離日本船隻,中日之間的衝突熱點似乎仍暗潮洶湧。
菲律賓高級將領:今後將按照「比例原則」予以反擊
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表示,今後在南中國海將採取同等程度的武力進行自衛。他說:「如果對方使用刀具,我們的人員也會使用刀具。」他還要求中國為損壞菲律賓船隻賠償100萬美元並要求中方歸還7支步槍。
菲律賓向聯合國申請擴展南中國海大陸架
菲律賓已要求聯合國機構確認其在南中國海的海底大陸架主權範圍,並在該範圍內擁有開采資源的專屬權。
中國海警新規生效 可拘「非法入境」外國人
中國《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6月15日正式生效。根據新規,「非法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以內海域的外國船舶可以被扣留,有「非法出入境嫌疑」的外國人也可被拘留審查,時長可達60天。菲律賓總統已經譴責過這一新規。
北京背書阿聯酋島嶼訴求 再引德黑蘭不滿
伊朗外交部周日召見中國駐德黑蘭大使,對中國在波斯灣三個有爭議島嶼問題上的立場偏向阿聯酋表達不滿。這已是「三島」問題第二次引起中國和伊朗之間的外交摩擦。
美防長:與中國的衝突既非迫在眉睫亦非不可避免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周六強調他與中國國防部長恢復對話以避免「誤判和誤解」的重要性。他同時稱讚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如此有力地闡述了菲律賓是如何根據國際法捍衛其主權權利的」。
菲律賓抗議中國單方面年度禁漁令
菲律賓外交部表示抗議中國單方面在南中國海實施長達四個月的禁漁令,稱「單方面實施禁漁令加劇了西菲律賓海和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
菲律賓敦促中國開放黃岩島 允許國際監督
菲律賓認為,自2012年以來被中國實際控制的黃岩島的周邊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希望開放該地區以讓國際第三方介入調查與監督。
菲律賓民間船隊駛向黃岩島宣示主權
上百名菲律賓活動人士及漁民周三乘船前往由中國控制的斯卡伯勒淺灘(中國稱黃岩石島),向菲律賓漁民分送補給品,並宣示對該爭議水域的主權。中國外交部警告,若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及管轄權將依法反制。
中菲對峙繼續升溫 菲民間人士乘船前往爭議海域
本周三,在菲律賓活動人士率領下,一支由一百多艘小漁船組成的船隊駛向同中國存在主權爭議的淺灘。過去幾周來,中菲已在此發生過多次小型衝突。
布林肯會晤習近平 稱中國對俄軍工支持引憂
布林肯訪華行程尾聲之際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布林肯談及北京提供的物資支持了莫斯科軍工業,敦促中國應對這一問題。此外,他還談及台灣、南中國海、人權等議題。
劍指中國?美日澳菲在南海舉行「海上合作」
美國、日本、澳洲和菲律賓將於4月7日在南中國海開展「海上合作活動」,以示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四國都將派遣軍艦參加。
客座評論:藍營立委笑蔡英文不登太平島的盤算
詹威克
國民黨要求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卸任前登上1600公里外的南海「太平島」,但國安局評估飛航、維安與南海局勢,「不建議」蔡英文前往太平島。藍營為什麼此時提出這樣的呼籲?
布林肯飛抵韓國出席民主峰會
三月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韓國首都首爾,他將出席周一開始的民主峰會,這是他此次亞洲之行的第一站,稍後他還將到訪菲律賓。
東協澳洲呼籲南海和平 北京提「棋子說」
東協十國和澳洲在召開峰會之際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在南中國海實現和平與穩定。中國則「奉勸美方不要將菲律賓作為棋子攪亂南海地區局勢,菲方也不要任由美國擺布」。
菲律賓指責中國船隻進行危險行動
菲律賓海警隊周日發布聲明,指責中國船隻在爭議島礁附近進行為期九天的巡邏時採取了「危險」的阻攔、跟蹤行動。
中菲兩國同意"妥善管控涉海矛盾分歧"
中國外交部周四發表聲明稱,中菲雙方通過會談已達成共識,"同意進一步完善涉海溝通機制,繼續通過友好協商妥善管控涉海矛盾分歧,處理好海上緊急事態。"
美菲軍艦展開南海聯合巡邏 中國同步巡航
菲律賓軍方稱,菲律賓和美國周三開始在南海進行為期兩天的聯合巡邏,而中國軍方也宣佈同步於南海進行例行巡航。
菲律賓尋求在南海勘探能源 謀求日本駐軍
正在東京出席日本東協峰會的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表示,該國正在尋求啟動新的南中國海勘探項目,從而滿足能源需求。他還透露,與中國就共同勘探南中國海能源的對話「進展甚微」。與此同時,菲律賓與日本正尋求相互駐軍。
日本東協峰會:維護印太「基於規則國際秩序」
為慶祝日本和東協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五十周年而舉行的特別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就加強安全合作達成了共識。中國近年在南中國海的一系列強勢行為,引起了周邊國家的強烈不滿。
解碼中國:南中國海攻勢
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不時在國際舞台上作出咄咄逼人的姿態。專家認為,北京的做法將對自身目標造成損害,適得其反。
消息人士:中國將明年預算赤字率設為3%
三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透露,中國領導人在本周的年度經濟會議上同意,2024年將預算赤字控制在GDP的3%。路透社指出,該數字低於預期。這顯示出北京明年可能不會考慮大規模的財政手段,但可能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加大刺激力度。
難做好鄰居的中國與菲律賓
中國目前是菲律賓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因兩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的巨大爭議,也被菲律賓視為一大威脅。而菲律賓傳統上與美國的聯盟關係,也被北京視為心頭之患。
南海撞船事件: 菲律賓召見中國大使,中國反駁「抹黑」
在菲律賓和中國船隻在南海爭議水域發生衝突碰撞後,馬尼拉周一再度指責中國的「嚴重升級」行動,並召見中國駐菲大使抗議。北京則反指菲律賓「挑釁、抹黑」,並警告美國不要介入。
中國阻菲律賓補給船?菲方:非法且不人道
中國和菲律賓之間再次出現摩擦:菲律賓譴責中國海警船攻擊其給漁船運送物資的政府補給船。菲律賓官員表示船隻是給貧困漁船運送燃料和聖誕食品禮包的,中方阻止人道援助的行為非法且不人道。美國駐菲大使也發出譴責。
打造命運共同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訪問河內
由於越南地處東南亞戰略要地,中美兩國都在努力擴大在越南的影響力。不過,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美兩國就越南展開的爭奪戰中,中國至少在經貿領域佔據了上風。
菲律賓和澳洲在南中國海開啟首次聯合巡邏
澳洲和菲律賓周六在南中國海啟動了首次聯合海空巡邏,旨在深化兩國的防務合作,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強硬態度。就在幾天前,美國與菲律賓在南中國海進行了類似的演習活動。
記者親歷:中菲公海追逐對峙
一艘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橡皮艇飛速賓士,三艘中國快艇在後面緊追不捨。這樣的緊張場面周五在南中國海再次上演。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面對中國的「一再騷擾」,美國與菲律賓「肩並肩站在一起」。
圍繞爭議島礁 中菲再起衝突
周五,中菲兩國海警船隻再度在南中國海發生衝突。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南中國海一處島礁的主權爭議,以使北京和馬尼拉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岸田文雄: 日菲美正合作維護南中國海自由
岸田文雄說,日本同意向菲律賓提供海岸監視雷達,這是日本官方安全援助計劃下的全球首個合作項目,旨在幫助提高東京夥伴國的威懾能力。菲律賓和日本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並與中國有著長達數十年的海洋主權爭端。
中國海警稱驅離菲律賓炮艇 菲軍方反駁
中國海警宣稱於黃岩島附近驅離了一艘菲律賓炮艇,但菲律賓軍方批評中方所言並非事實,而是中國方面的「政治宣傳」。
菲律賓稱中國設浮動屏障阻攔菲漁民
中國同菲律賓之間的關係去年以來再度惡化。在南海黃岩島(菲律賓稱斯卡伯勒淺灘)水域,兩國近日又出現糾紛。
疑主權爭議 印度運動員入境中國受阻
今年度的亞運會本周在杭州登場,不過最近卻傳出三名印度運動員由於簽證問題,無法入境中國參加亞運會比賽。印度對此提出譴責,稱不承認中方發放的「另紙簽證」,中國官方則表示:歡迎持合法證件的運動員參加杭州亞運會。
東協在南中國海附近舉行首次聯合軍演
本周二,東協國家在南中國海舉行首次聯合軍演。隨著中國在地區內日益強勢的活動,東協成員國正採取更強烈回應。
路透社記者親歷菲中海警「貓鼠追逐戰」
在經歷了中國海警船和海上民兵船的圍追堵截之後,菲律賓海警又一次成功完成了為駐紮在南中國海仁愛礁「坐灘」軍艦上的部隊提供補給的任務。在場的路透社記者也經歷了菲律賓海警船與中國船隻之間常見的貓鼠追逐戰。
日美澳三國海軍將舉行南海聯合演練
中國海警船水炮襲擊菲律賓船隻的事件發生後,南中國海局勢進一步趨於緊張。有消息稱,下周日美澳三國海軍將在爭議海域舉行聯合演練,宣示捍衛"航海自由"的決心。
賴清德低調過境美國 「疑賴」或更「信賴」?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再遭中國抨擊「竄美」,台灣部分輿論亦喊出「疑賴論」。作為台灣總統大選候選人,賴清德的美洲行傳遞了什麼訊息?DW訪問3名專家,解讀美、中、台的各自盤算。
美媒:中國疑似正在南海爭議島嶼上建機場
據美聯社分析衛星圖片稱,中國看起來於近期開始在一個有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島嶼上修建簡易機場,越南和台灣也對該島嶼提出主權要求。
賴清德欲登台灣總統大位 道阻且長?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近日接受彭博社專訪,重申他對「台灣獨立」和兩岸關係的立場。作為民調領先的2024年台灣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走中間路線,會贏得更多選民支持,還是丟失民進黨基本盤?
王毅批美「煽風點火」 籲菲律賓致力化解南海局勢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訪問新馬時談及南中國海局勢,批評美國借仁愛礁爭議「煽風點火」,「在中菲之間挑動是非」, 破壞南海和平。他呼籲菲律賓尋求化解南海局勢的有效途徑。
南海再起爭端:中國海警水炮攔截菲律賓補給船
本周六,中國和菲律賓船隻再次在南海仁愛礁附近發生衝突。中方對菲律賓補給船發射了水炮,阻止其卸貨。馬尼拉稱這是違反國際法的危險舉動,中方則稱菲船隻「非法闖入」領海。
中美高層罕見對話之際 美據報擬再軍援台灣
美國國防部與中國外交部高層2日展開會談,這是中美防長對話破局後,兩國罕見的安全有關對話。同時,《金融時報》報導稱,白宮擬再藉外國軍事融資對台提供軍援。
美總統候選人:若當選將取消中國優惠貿易地位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佛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31日稱,他若當選美國總統,將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也會阻止中國武力犯台。
要求虛化爭議地圖後 菲律賓准許《芭比》上映
在對影片《芭比》進行了「細致」審查後,菲律賓審查人員確信這張「卡通地圖」未描繪出「九段線」。在要求模糊掉地圖上的線條後,他們已准許《芭比》在菲律賓影院上映。而目前正值南海仲裁案七周年。
"九段線"又惹禍 越南審查Blackpink音樂會公司網頁
《芭比娃娃》剛剛因場景出現反映中國對南海領土主張的「九段線」而在越南遭禁映,韓國當紅天團Blackpink越南巡演的主辦公司又因同樣的問題受到越南文化當局審查。
指控地圖「辱越」 越南禁映《芭比娃娃》
越南禁止華納兄弟公司備受期待的電影《芭比娃娃》在該國上映,因為其中一個場景的地圖顯示了中國在南中國海單方面的領土主張。
他們為什麼從香港來到德國?
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移民潮中,許多人選擇去英語國家。來到德國的不多。德國之聲採訪到的兩位港人,他們因自己生活中的契機而選擇德國,但香港政治環境的因素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鄺頌晴:最大的改變是不再有表達的自由
香港主權移交26周年、國安法實施三年之際,在德留學的活動人士鄺頌晴向德國之聲表示,她發現在德國的香港學生對於發表政治言論比以前要小心很多。她還觀察到港人回歸"去政治化"的生活。與此同時,她認為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並未徹底想清楚如何面對中國
拜登:「獨裁者」言論不影響中美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間接稱習近平為獨裁者,據報中方已要求美方採取行動化解此事,拜登22日則表示他拒絕收回該說法。此外,本週有一艘美國海警隊船隻行經台海,中方如何反應?
中國軍艦罕見訪問菲律賓
搭載數百名海軍學員和官兵的中國海軍訓練艦 「戚繼光」號周三抵達菲律賓馬尼拉港。這是北京方面為修補地區關係,對越南、泰國、汶萊和菲律賓四國進行友好訪問的最後一站。
上一頁
第2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