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美關係
作為21世紀全球兩大強國,中美既是夥伴又是對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客座評論:中國在焦慮什麼?
沈凌
經濟學家沈凌認為,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早就超越了歐美且產業鏈完備,是時候推廣人民幣國際化,而不是繼續瞄準出口換美元,從而助美支持美元信用。
德語媒體:中國為何「不跪」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認為,早在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中國就已開始對貿易戰進行準備,這給了習近平「奉陪到底」的底氣。賓士、大眾和寶馬等三大德國車企在華營銷業績均直線下滑,《商報》疾呼,絕不能讓這種局面持續下去。
德語媒體:美國正在自毀高科技霸主地位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認為,美國即將生效的《人工智慧擴散框架》打擊面過大,最終將助力中國成為科技強國。《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川普的關稅政策最終只能由美國消費者買單,其中也包括離不開芭比娃娃的美國兒童。
終於要談了?美財長將赴瑞士會晤何立峰
經過一連串隔空交鋒,美中官員即將在本週於瑞士會晤。這也是自川普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以來,雙方高層官員首次公開證實針對貿易緊張局勢舉行會談。
德語媒體: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發表長篇報導指出,隨著同美國關稅戰的不斷升級,中國越來越將經濟合作和政治忠誠相互掛鉤,這一立場使一些國家陷入了兩難境地。《商報》報導稱,大眾中國正在不斷推動本土化進程,儼然變成了一家中國企業。
五一消費略有回升,中美貿易戰令服務業復甦承壓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中國國內旅遊消費同比增長8%,達1802.7億元人民幣,但人均消費仍低於疫情前水準。與此同時,中國服務業在4月增速降至七個月以來最低水準。關稅壓力、消費信心不足以及政策支持缺口,正制約著服務業的復甦。
英偉達CEO警告美國國會:出口管制或反促華為AI實力提升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近日在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的閉門會議上表達了對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人工智慧領域實力迅速增強的擔憂:美國對其晶片的出口限制可能反而令華為在人工智慧領域迅速崛起,填補英偉達留下的市場空白,甚至在全球範圍內提升市場份額。
美方正「通過多種渠道」尋求與中國就關稅展開對話?
中國官媒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美國官員「通過多種渠道主動與中方接觸」,希望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美國財長貝森特等高層官員表示,相信中國期待達成內容廣泛的協議。
德語媒體: 未富先衰–中國的棘手問題
媒體看中國
《世界報》評論指出,中國光鮮自信的表象之下,其實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房地產泡沫、增長乏力與對外關係緊張等諸多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在中美關稅戰問題上,一些金磚國家寧願選擇中立。
德語媒體:新冠溯源絕非兒戲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評論認為,白宮以「驚悚片廣告」的方式更新新冠訊息網站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因為「同缺失的訊息相比,錯誤的訊息更為可怕」。《法蘭克福匯報》則認為,中國電動車要想在德國市場立足,必須建立起廣泛的經銷商網路。
客座評論:警惕中美關稅戰北京拿台灣祭旗
鄧聿文
中國大陸鷹派人士利用關稅戰發表統一台灣的言論。本文作者認為,它們不是狂人囈語,不能等閒視之,要知道,這些言論有大陸強大的民意支持,也有可行性。
智庫:全球軍費增幅創冷戰後新高 中國居亞洲之首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從歐洲到亞洲,各國的軍費支出普遍呈上升趨勢。根據瑞典智庫報告,去年全球軍費增長9.4%,創下冷戰結束之後最高紀錄。其中,中國仍是亞洲最大軍費支出國,去年軍費上升7%。
中國否認習近平與川普通話 美財長也稱:不知情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稱接到習近平的電話,但遭到中國官方一再否認,重申「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美國財長接受訪問時也表示,他對於川普是否真的和習近平通話一事「不知情」。
德語媒體:歐盟會走「親華疏美」路線嗎?
媒體看中國
歐盟和德國一直在呼籲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自從川普挑起關稅戰以來,歐盟內部有關調整對華關係的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多。對於歐盟的這一變化,北京顯然樂見其成。
德語媒體:中美關稅大戰 印度處境微妙
媒體看中國
本周,美國副總統萬斯對印度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訪問。《新蘇黎世報》評論認為,萬斯之行,同中美關稅之爭不斷升級有著密切的關聯。《南德意志報》評論則認為,亞洲將成為中美對決的主戰場。
川普下調中國關稅到50%?白宮否認單邊退讓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釋出調降對中國關稅的訊號引發各界關注;美媒則引述消息稱,川普有可能將當前145%的關稅大砍至50%。不過白宮隨後稱這「純屬臆測」,美國不會單方面降低對中國關稅。
對習近平「服軟」? 川普稱將大幅調降關稅
美中關稅戰衝擊全球市場,雙方互相施加超過100%的關稅。不過川普週二釋出有意降溫的訊號,表示將以「非常友好」的態度與北京談判,並透露對中國的關稅會「大幅下降」。
劍指「中國製造」?越南擬嚴打非法轉口貿易
路透社獲得的一份越南政府文件顯示,該國工業與貿易部4月15日發布指令,要求嚴厲打擊向美國等貿易夥伴非法轉運貨物的行為,從而避免被美國加徵高額關稅。越南的最大進口貿易夥伴是中國,最主要出口目的地則是美國。後者指責大量中國商品非法通過越南轉運。
中國股市現愛國投資風潮 散戶爭相「為國抄底」
在中美關稅戰持續升溫之際,一股愛國熱情正湧入中國股市。從普通散戶到專業投資人,越來越多中國人選擇「為國抄底」,用真金白銀力挺A股,資本市場儼然成為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德語媒體:中國民眾為何支持對美「硬剛」?
媒體看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駐華記者觀察到,民族主義情緒在中國社媒上蔓延,在街頭受訪的民眾也大多支持對川普关稅戰不退讓的強硬立場。然而經濟上越來越自給自足帶來的底氣卻並不能促使中國人消費。
中國警告:若以犧牲中國為代價與美達成協議將遭反制
中國本周一強烈警告各國,不要為獲取美國關稅豁免而犧牲中國利益,否則將面臨中方堅決反制。此前有消息稱,美國正計劃施壓他國減少與中國貿易往來,北京對此表態強硬,稱「與虎謀皮」的做法注定「兩頭落空」。
波音飛機再被退貨?美中關稅戰衝擊航空業
航班追蹤數據顯示,第二架原本預定交付中國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機周一正飛返美國,顯示該機可能也成為川普发起的全球貿易攻勢中,美中互征關稅的最新受害者。
媒體:川普擬大幅改組國務院 盧比奧否認
美媒《紐約時報》近日報導稱,川普有意大幅改組美國國務院,將裁撤非洲事務局,同時也會大幅縮編駐加拿大的外交人員,進一步削弱美國對外軟實力。不過,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及白宮否認改組說法。
中國網民嘲諷美國離不開「中國製造」
川普的強硬關稅政策不但沒有嚇退中國,最近在中國社媒平台上更掀起花式嘲笑美國「離不開中國貨」的熱潮。有專家認為,此現象也與民族主義有關。
中國造船業怒批美方港口費政策
針對川普政府對中國船隻徵收新港口費用,中國造船業界和官方發出強烈反對,批評美方做法為「短視之舉」,並警告此舉將擾亂全球航運秩序。
北京舉辦人機共跑馬拉松 機器人冠軍「技不如人」
專家認為,這場比賽更像是一場技術公關秀,在中國政府提振國內經濟和與美國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引人注目。
關稅不再加 TikTok再緩緩 川普示好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4月17日忽然表示,美中之間針鋒相對的互加關稅可能即將結束。與此同時,他又表示,有關社媒平台TikTok的交易可能還要暫緩。此外,針對「中國製造」船舶徵收高額停靠費的計劃現在也有所軟化。
美國擬利用關稅談判逼迫全球「脫鉤」中國?
《華爾街日報》日前援引美國政府圈內人士稱,華盛頓正試圖利用與世界各國的關稅談判來迫使他們限縮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從而打擊中國的經濟、減少習近平的談判籌碼。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對這一計劃高度懷疑。
德語媒體:5%的增長目標懸了?
媒體看中國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挑起了貿易戰,但截至目前,形勢似乎對他並不樂觀。《新蘇黎世報》分析稱,中國今年實現5%增長目標的計劃恐怕會落空。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威脅和訛詐" 指責關稅戰失控升級
川普本周宣佈的新關稅將部分中國產品的進口稅率推高至245%,白宮表示這是「中方報復行為的結果」。中國商務部隨後發表聲明稱「美方已將關稅工具武器化、泛政治化至完全荒謬的地步」,中方將「無視美方毫無意義的數字游戲」。
中國一季度經濟超預期增長 對美出口激增前景仍暗淡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超出預期,得益於製造商在美國加徵關稅前加速出貨。然而,隨著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分析人士警告稱,出口強勁可能難以為繼,中國經濟面臨新的重大挑戰。
中美關稅戰:中國任命李成鋼為新貿易談判代表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中國於本周三突然宣佈更換貿易談判代表。前駐世貿組織(WTO)代表李成鋼接替2022年起擔任該職的王受文,並兼任商務部副部長。專家解讀此舉可能意味著中方希望以新面孔打破中美談判僵局。
加州拿起法律武器 向川普关稅說「不」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宣佈將提起聯邦訴訟,挑戰總統川普对外國商品徵收全面關稅的合法性,稱其行為對加州經濟造成巨大損害。
中國通緝三名美國國安局駭客
中國方面周二表示,正在通緝三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特工,後者被指控在今年2月的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之前和期間攻擊了賽事的訊息系統、試圖竊取運動員個人隱私。哈爾濱警方還指責美國加州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也參與了網路攻擊行動。
德語媒體:誰為關稅買單?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最終為川普高額關稅買單的,將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商報》評論認為,即將就任的新一屆聯邦政府的對華政策務實而合理,因為對抗並不是德中關係的全部。
到底脫不脫鉤?美財長要和中國簽「大協議」
川普4月14日表示,可能會暫時免除此前對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以便相關企業有時間調整供應鏈。但華盛頓也啟動了針對藥品、半導體等產品的特別關稅調查。與此同時,美財長貝森特表示,最終會和中國達成「大協議」。
北京和川普:從禮遇有加到「奉陪到底」
川普上任時,中國派出了國家副主席韓正領銜的高規格代表團觀禮。然而,中美關係此後卻並沒有出現分析人士預測的改善,而是在貿易戰中針鋒相對。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如今中國商務部、外交部的官員已經被要求取消休假,積極拉攏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美國。
中美貿易戰中國民眾不擔心 專家:中國商品轉向歐洲或如海嘯
中美關稅升級到驚人的程度。受訪的中國民眾表示不擔心。專家稱,中國商品轉向歐洲如同海嘯;關鍵看,歐中如何溝通。
德語媒體:川普的關稅豪賭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同川普达成「卑躬屈膝」式的協議,對習近平來說完全不可接受。《法蘭克福匯報》稱,川普的關稅政策矛盾重重、舉棋不定,這不僅削弱了美國的全球信譽,也讓談判對手看穿了白宮缺乏戰略定力的現狀。
電子產品關稅僅短期豁免 川普:沒人逃得過
上週,美國政府出人意料地宣佈,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部分電子產品將不受高額關稅的影響,雖讓企業暫時鬆一口氣,但隨後川普和多位美國官員表態此舉只是暫時的,而且接下來還會針對半導體展開國安調查。
中美博弈加劇之際 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三國
周一開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將開始為期五天的東南亞訪問行程,這也是今年習近平首次出訪。中國正在努力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以應對美國高額關稅帶來的衝擊。
德國Ifo所長警告:美中貿易戰或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德國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所長福斯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不斷升級,目前已無法排除爆發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研究機構:中美打架 德國遭殃
德國經濟研究機構最新發布的模型推演顯示,川普加征關稅的政策,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德國數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並使經濟增長受到顯著的抑制。
中國商務部長:美關稅將對貧困國家「造成嚴重傷害」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批評美國關稅政策,稱其將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引發人道主義危機。與此同時,台灣也開始與美展開關稅談判,力圖保護其出口商免受32%關稅。
關稅大戰 美國能把生產線搬回國內嗎?
中美兩國各自都將關稅上調到超過100%,一些庫存較低的進出口企業已經受到了衝擊。川普希望,能夠以此來迫使製造業將產能搬回美國。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願望不會實現。
德語媒體:川普败局已定
媒體看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几乎每天都會發布新的對華關稅政策,中國也絲毫沒有示弱,不斷發布「以牙還牙」的反制措施。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正在不斷升級。《日報》認為,習近平比川普更聰明。《商報》則指出,關稅已經讓中國產品失去競爭力。
中美脫鉤 北京做好準備了嗎?
根據美國方面的最新說法,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稅率總計並非125%,而是145%。中國方面也在4月11日宣佈將對美反制關稅全面提高到125%。在這場關稅亂戰中,中國經濟將向何處去?全球經濟又遭到怎樣的衝擊?
受川普关稅衝擊 中國亞馬遜賣家被迫漲價或撤離
川普将對華關稅提高至125%,令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面臨巨大成本壓力。眾多亞馬遜賣家已漲價應對,甚至考慮撤離美國市場。業內人士警告稱,這將對中國中小企業帶來沉重打擊,或將導致大規模失業。
暫停關稅後川普将貿易戰火聚焦中國,習近平會打電話嗎?
川普宣布對高額關稅按下暫停鍵,全球股市應聲上漲,但唯獨對華關稅不降反至145%。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國商務部長表示「兩國領導人可電話溝通共同解決」,但專家認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
德語媒體:貿易戰已經爆發
媒體看中國
過去幾天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几乎每天都會就其關稅政策發布最新指令。中國方面剛剛宣佈要對美方的霸凌行為「奉陪到底」,而川普就立即將對華關稅提升到了125%。
上一頁
第3 頁,共6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