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習近平結束訪俄,中國將成最大贏家?
習近平結束了對莫斯科的訪問,專家稱此行表明俄羅斯越來越依賴中國。如果烏克蘭戰事持續下去,中國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馬英九赴中會否接觸中共高層?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底赴中「祭祖」,是台灣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現任或前任元首。外界對馬英九此行多有猜測,面對DW詢問馬會否會見中共高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也做出了回應。他跟DW說了什麼?
岸田突訪烏 澤倫斯基讚:國際秩序捍衛者
正值習普會之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週二(21日)突訪烏克蘭,以行動表達對基輔的支持。作為最後一位訪烏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領袖,岸田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見面談了什麼?
東航墜機事件 為什麼「非常複雜 極為罕見」?
一年前的今天,東航MU5735航班從昆明起飛64分鐘之後突然從高空急速下降,在廣西一處山谷墜毀,全體人員遇難。中國民航局在該事故屆滿周年前夕發布了通報,稱該事故「非常複雜、極為罕見」,調查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宏都拉斯外長:美國尊重洪國尋求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
路透社報導稱,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納在與美國官員會面後表示,美國稱尊重宏都拉斯尋求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決定。台灣外交部次長俞大㵢表示,台外交部一再提醒、善意警告洪國「不要落入中國華而不實承諾的陷阱」。
客座評論:下次金融危機會有多深?
矽谷銀行和瑞信接連倒下,還會有其他金融機構步其後塵嗎?這一切和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有怎樣的關係?誰又能笑到最後?
亮相ProWein 中國葡萄酒邁向國際市場
隨著世界各地基本走出疫情,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展覽會之一的杜塞道夫ProWein展會(3月19日至21日)再現盛況,迎來了60多個國家的6000多家展商。十餘家中國葡萄酒莊也帶著自己的特色產品來到這一國際盛會,其中一些還是初次亮相。
酒業盛會ProWein重現盛況 中國酒莊嶄露頭角
2023年3月19日至21日,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展會之一ProWein在德國杜塞道夫举辦。隨著世界各地走出疫情,本次展會氣氛熱烈,迎來了60多個國家的6000多家展商。10多家中國葡萄酒莊也走出國門,到這一國際盛會上「嶄露頭角」。
抗衡中國 日本將投資印太地區750億美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週一(20日)訪問印度,於新德里會晤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並宣佈自由開放的印太新計劃,內容為何?
拜登簽署解密新冠溯源情報法案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一(20日)簽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解密相關情報,分享有關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與新冠疫情起源的資訊。目前新冠病毒的起源仍存在什麼疑問?
德語媒體: 中國不是值得信賴的和平使者
前不久,在伊朗和沙烏地恢復邦交的問題上,北京的外交努力收到了成效。而對於已經陷入僵局的俄烏戰爭,中國是否也能成功扮演居中調停的角色呢?
中國vs.芬蘭:世界上哪國人民最幸福?
聯合國在3月20日國際幸福日發布了最新世界幸福報告,芬蘭連續六年被評為最幸福國家。但國際民調機構益普索發布的報告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中國人民幸福感全球最高。
中非共和國金礦遇襲 九名中國人喪生
中非共和國境內一處金礦遭到襲擊,九名中國礦工在事件中喪生。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呼籲嚴懲凶手。
愛台還是賣台?國民黨「大佬」為何頻繁前往中國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台海兩岸關係持續冰凍惡化。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訪問台灣之後,兩岸關係更是跌入谷底,官方溝通幾近停擺。國民黨的一些代表性人物過去幾年間先後訪問中國大陸,但他們往往被民進黨抨擊為中國統戰的「棋子」。
北京拉近了柏林與東京的距離
德日政府在上周末舉行了首次政府間磋商。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德國這樣的傳統歐洲國家正在與日本這樣的西方盟友靠攏,背後包含著對於日漸強大的中國的擔憂,希望共同抗衡來自中、俄、朝等專制國家的潛在威脅。
中俄心思各異?國際媒體如何看習普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20日)赴莫斯科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國際間高度關注習普會,歐美媒體紛紛發表相關報導。歐美對中國抱持什麼隱憂?他們如何看待中國「和事佬」的角色?
英國會小組訪台 中國譴責「竄台」
英國國會代表團訪台,將於週一(20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見面,中國對此強烈反對、批評該訪團「竄台」。中方還說了什麼?英國國會小組訪台內容為何?
習近平訪俄 外界關注中國微妙立場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在3月20日開始為期3天的俄羅斯之行。現在,各界都關心這次國事訪問是否會改變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訪問對於剛剛獲得連任的習近平來說「非常微妙」。
澳部長: 絕沒有承諾幫美國保衛台灣 以換取核潛艇交易
澳洲国防部長周日表示,澳洲“绝對」沒有承諾在任何有關台灣的軍事衝突中支持美國,以換取購買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協議。
中美關係進入新的惡性循環 北京加強外交攻勢
中國指責美國試圖「遏制」北京的發展,並且舉辦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峰會施展外交魅力。但專家表示,中國最近為促進全面關係所做的努力可能效果有限。
「武統」第一步:會是切斷台灣的海底電纜嗎?
烏克蘭戰爭給台灣提供了不少關於加強通信安全方面的借鑑,但是專家指出連接台灣與外界的14條海底電纜最容易成為中國發動全面攻勢之前的首要目標,而在這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安全隱患--2月份發生的馬祖斷網事件就是警示。
美國正在嘗試阻止宏都拉斯棄台投中
知情人士稱,美國正在嘗試阻止宏都拉斯放棄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轉而與中國建交的計劃,希望尚未達成正式協議的宏都拉斯為改變主意留出餘地。
德語媒體:德國部長訪台展現遲來的勇氣
時隔幾十年後,德國又有一名部長級高官訪問台灣,《每日鏡報》予以讚揚,並呼籲德台高官互訪常態化。《萊茵郵報》則關注了肖爾茨總理攜6名部長前往日本,認為德日兩國正攜手應對中國挑戰。
德日舉行首次政府間磋商 兩國關係提升到新水準
德日兩國周六在東京舉行首次政府間磋商,會談的重點是國際合作。在全球供應鏈緊張的情況下,柏林希望減少對中國原材料的經濟依賴。
預防潛在危機 歐盟制定計劃促稀土供應鏈多元化
為了確保未來的永續性,歐盟正在醞釀新計劃,希望使關鍵金屬的供應鏈多樣化,比如開采本土礦藏,以擺脫對中國稀土金屬的依賴。歐盟目前98%的稀土金屬都靠從中國進口。
德國聯盟黨對華政策綱領披露 強調競爭
和其他主要政黨一樣,在野的德國基民盟/基社盟聯邦議會黨團也在醞釀全面調整對華政策。在一份最新的黨團對華政策綱領文件草案中,該黨強調要摒棄梅克爾及之前多屆總理的對華「貿易促轉變」政策,以應對越來越激烈的中國與西方的競爭。
印度外長:中印爭議邊境局勢脆弱而危險
印度外長蘇傑生最新表示,中印兩國在有些地方的軍事部署非常接近,局勢脆弱而危險。他呼籲中國方面兌現所達成協議中的承諾。
中國車市燃起價格戰 德國車商面臨「大風險」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中國汽車市場掀起洶湧價格戰的新聞層出不窮。在這股降價大潮中,德國車商顯然也不能倖免。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登霍夫告訴DW,這對於德國汽車品牌而言是一個大風險。
晶片產業的未來什麼樣?
晶片產業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呢?全球正展開競賽,爭相研發最小、最強大的微晶片,投資數百億美元建設工廠。
德語媒體:中國挪移天平 德國勿自蒙雙眼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德國聯盟黨草擬的關於中國政策的立場文件。文件認為「以貿易換和平」的原則在中國問題上已經失敗。雖然與中國脫鉤既不現實也不可取,「但德國和歐洲應該在明確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制定一個新的工業政策行動原則」。
德勤會計所被中國財政部罰款超2億元
因華融醜聞,中國財政部對其擔任審計的德勤會計事務所做出關閉其北京分所3個月以及沒收並罰款超過2億元的處罰。
中國央行將降准0.25個百分點
中國央行宣佈,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以幫助保持流動性充裕並支持剛剛起步的經濟復甦。
中國黨政機構改革方案出爐 黨管一切?
經人大會議審議的中國黨政機構改革方案周四正式公佈。中共中央將新設負責金融、科技、社工及港澳台事務的部、委、辦,進一步直接掌控其認為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
客座評論:習近平與普丁會面意味著什麼?
中國官方確認習近平下周訪問莫斯科。按照中方渲染的氣氛,似乎北京是和平使者,去莫斯科給世界帶來福音。但旅德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習近平此行將給本來就未知的烏克蘭戰爭的最終結果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澳洲计划從美國購買22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繼日本上個月宣佈升級其軍事力量以遏制中國的計劃之後,澳洲宣布將從美國購買多達22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這項購買計劃也遭到澳洲前总理基廷的猛烈抨擊。
美菲聯合軍演四月登場 意圖為何?
菲律賓官方14日表示,將在4月和美國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屆時將動員超過1萬7千名軍人,專家怎麼看?
百度發佈「文心一言」 創辦人坦言不完美
百度16日發佈了中國版ChatGPT「文心一言(Ernie Bot)」,因發表會上沒有現場示範環節,結果不如市場預期,但17日股價卻逆勢上揚。為何情況會突然逆轉?「文心一言」究竟表現如何?
美要求TikTok與中資分家 北京:無理打壓
拜登政府要求TikTok與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分家,否則或面臨在美被禁的命運。中國外交部週四(16日)反批,美國至今沒拿出國安被TikTok威脅的證據,其他還說了什麼?TikTok還面臨什麼挑戰?
蔡英文會見美國跨黨派眾議員訪團
美國又一個跨黨派議員訪團本周到訪台灣,於周四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此次訪台的議員來自眾議院撥款委員會。
德語媒體:對華政策上歐洲艱難尋找戰略自主
《柏林日報》指出,發生在歐洲土地上的俄烏戰爭應該有人斡旋實現停火,而中國對此有一個"好計劃",應當認真對待。《新蘇黎世報》認為,尚未成熟的歐洲對華新政,應該踩出一條獨立於美國的戰略自主道路。
美加印日韓舉行「海龍23」聯合軍演
為應對來自中國和北韓的威脅,美加印日韓五國軍隊周三開始舉行「海龍23」反潛聯合演習,美國第七艦隊未透露聯合軍演的具體地點和持續時間,但強調會「定期與盟國以及夥伴進行互動操作,以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
涉嫌詐騙被捕 郭文貴庭上不認罪
中國富商郭文貴因涉嫌欺詐、洗錢等多項罪名在紐約被警方逮捕。他被指以虛假投資承諾欺騙社群網站追隨者,卻挪用資金過奢華生活,買豪宅、名車和遊艇。郭文貴短暫出席了法庭。
從流亡美國到被捕:爭議不斷的富商郭文貴
以「爆料」走紅的中國流亡富商郭文貴曾高調披露了多位中共權貴涉嫌貪污腐敗的醜聞,遭到中國官方通緝。 2023年3月,郭文貴在美國紐約因詐欺、洗錢等12項罪名遭到逮捕。
有意放棄歷史恩怨 韓總統時隔4年首度訪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日本解除對韓出口管制強化措施後,韓國據此撤回之前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的申訴。這表明韓日兩國有意放棄歷史恩怨而共同應對日益加深的安全威脅。
中國兩會討論度高 哪些新詞被審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0日在兩會上以2952票「全票當選」引發正反討論,會中許多發言也備受關注,就在中國網友熱烈討論時,他們發現有關敏感詞條已經遭到過濾。
中國富豪郭文貴被捕 真相未完全揭開?
美國15日逮捕中國億萬富翁郭文貴,指他涉嫌策劃投資詐騙,從大票粉絲中騙取高達十億美金,震驚外界。然而,明鏡集團的創辦人何頻向DW獨家透露,先前郭文貴開直播爆料的內容及諸多行徑,已令他有所警覺。
數週前已知宏中建交情事?台灣外交部反駁
宏都拉斯有意與中國建交,為該國跟台灣外交關係投下震撼彈。有消息人士向DW透露,台灣4週前已得知相關消息卻「未有任何反應」。台灣外交部16日發聲明反駁,稱已數度向宏方表達願協助該國發展。
中國、俄羅斯、伊朗在阿曼灣舉行海上聯合軍演
中國、伊朗和俄羅斯海軍3月15日至19日在阿曼灣舉行「安全紐帶-2023」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白宮將密切關注此次演習,但對中俄和伊朗的聯合軍演並不感到擔憂。
德語媒體:中國打破美國在中東的壟斷勢力
《明鏡周刊》撰文分析沙烏地和伊朗在北京的幫助下解決兩國間長期存在的恩怨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後果。《法蘭克福匯報》發表文章,評論習近平的「新長城」存在潛在的危險。
客座評論:一個平庸的寡頭集團出現了
在經歷了十年的動蕩清洗之後,在經歷了將近半年的權力過渡期之後,剛剛結束的人大會議產生出了一個怎樣的權力體系,將對未來中國政治有著如何影響,是最近幾天各界都關心的問題。
上一頁
第7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