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新時代的上山下鄉運動
失業率創歷史新高,青年一代普遍對前景感到迷茫的大背景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有關"新時代年輕人應當走進鄉土「的號召,令人不禁想起了毛澤東時代的上山下鄉運動。
人權組織起訴法國時裝集團涉維吾爾強制勞工
多家人權組織周三宣佈,將在法國對製衣業巨頭優衣庫和Inditex提起新的訴訟,因其涉嫌從維吾爾人的強制勞動中獲利。
客座評論:習近平能穩住歐洲嗎?
中國要在和美國的對抗中不處下風,除了拉攏發展中國家「抱團」之外,還需要盡量讓歐洲保持與美國的距離,不完全倒向華盛頓一邊。最近以來,北京政府頻頻與歐洲互動,但效果如何,值得分析。
海參崴成為中國內貿跨境中轉港 如何解讀?
中國官方近日發布公告,將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为内贸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中國媒體表示,這將大大方便吉林、黑龍江的貨物運輸。如今的海參崴正是曾经的海參崴。有網友說,「在時隔163年之後,中國人重新擁有了這個重要的出海口」。
美公佈五起訴案 控中國公民竊敏感技術
美中科技戰持續,一位中國籍前蘋果公司工程師,因涉嫌竊取高端科技、使中俄企業受惠,遭到美國司法部起訴。案件詳情為何?還有多少人涉案?
全球死刑數量創五年新高,在中國仍是國家機密
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顯示,2022 年全球至少有883人被執行死刑,是五年來的最高數字。統計數據不包括中國執行的死刑人數——估計每年高達數千。
青年失業率創記錄 中國"後新冠"復甦難
4月,中國工業生產和消費的增長速度低於預期,令人對中國經濟的復甦力度有所憂慮。
北京同志中心宣佈停運 中國LGBTQ運動何去何從?
國際不再恐同日前夕,中國最大的LGBTQ組織「北京同志中心」週一無預警社交媒體宣佈終止營運。中國當局近年加大力度打壓,LGBTQ組織相繼關閉中國LGBTQ運動者說對結果並不意外,但相信LGBTQ社群有辦法延續運動能量。
美官員:G7成員將團結一致應對中國
G7峰會將在19日登場.有美國官員提前向路透社透露,包括美、英、法在內等七國領導人,將以相同的指導原則與中國建立關係。在這當中,東道主日本為何扮演關鍵角色?各國對半導體出口中國的限制,又有何共識?
德內政部:相信中國在德國仍有兩個警僑服務站
德國安全當局認為,中國仍然在德國領土上進行警察活動,儘管北京2月份向柏林保證這些活動已經停止。
漢堡港年初利潤銳減 「福地」碼頭來幫忙?
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減少、利潤大幅下滑。該公司表示,其貨櫃吞吐量明顯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業務的下降。目前,漢堡港正在向中方出售一貨櫃码頭的部分股份,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中國業務。
飛越俄空域爭議 抑制歐美往返中國航線的復甦
目前,歐美往返中國的航班數量對比疫情前還遠沒有恢復。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一些西方航空公司不滿意「不公平競爭」:由於繼續使用俄羅斯空域,中方航班的飛行時間要比其西方競爭者短不少。美國最大的幾家航司希望政府出手解決問題。
「愛國僑領」梁成運被中國以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
中國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5月15日以間諜罪判處78歲的美國及香港公民梁成運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人民幣。梁成運是美國德州和統會主席,被稱為「愛國僑領」。
美國多地限制中國人買地買房?不全是真相
美國多州政府計劃立法限制中國政府乃至個人購買土地,在美國華人圈中引起不少討論,很多人已採取行動。同時,網上傳播的相關訊息中參雜著大量的假新聞。
加拿大部長:中國警察站數量或比預期多
加中關係近來惡化,先前才因互相驅逐外交官而針鋒相對,14日又有官員針對中國「海外警察站」提出質疑,稱其營運數量可能比原先預期得多。加拿大官員表示,將持續展開行動打擊「外國干涉」,以防當地華裔公民遭到騷擾或恐嚇。
中朝威脅下,日韓如何深化關係?
由於共同擔心來自北韓和中國的威脅,韓國和日本的領導人正試圖通過頻繁訪問加強雙邊關係。然而,專家認為,來自韓國國內的批評可能會對此發展構成阻力。
中國對歐投資規模減小 「綠地投資」佔比激增
同2021年相比,中國去年在歐投資減少了22%。但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歐洲電池行業的投資卻在急劇增高。
告別《明報》40年政治漫畫 尊子:希望就在轉角位
香港《明報》週六刊載政治漫畫家尊子在該報的最後一期專欄,劃下連載40年的時代句點。尊子漫畫停刊再次引發香港新聞與創作自由收窄的討論,停刊前夕,尊子接受DW採訪,談及他的心境與未來打算。
德語媒體:中國特使能為烏克蘭帶來多少和平希望?
即將訪問烏克蘭等國的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曾是駐俄羅斯大使,他的和平使命究竟有幾分勝算?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調解努力又有多少誠意?
面對中國潛在攻擊 台灣做了多少準備?
前陣子洩露的美軍機密文件使人們對台灣的防空能力起疑,認為它無法抵禦潛在的攻擊。然而,專家們指出,台灣仍握有一些強大的防禦系統。
為什麼說中國不太可能再次拯救全球經濟?
2008年,中國政府以龐大的經濟激勵計劃幫助西方國家度過了金融危機。然而這一次,中國在新冠疫情之後的復甦步履蹣跚,加上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升級,意味著它在阻止全球經濟衰退方面不大可能有所作為。
郭飛雄一家「妻離子散」傳體重降至45公斤
中國維權人士郭飛雄遭判刑8年後,他姊姊向DW透露,郭飛雄因長期絕食,體重已降至45公斤,而他被捕的結果,也對他的兒女造成重大打擊。雖然中國近來加大打擊公民社會力度,六四學運領袖周鋒鎖表示,中國公民社會仍有很多人嘗試尋求自由。
前高管指控字節跳動充當中國政府宣傳工具
一名被解僱的字節跳動美國業務前高管對這家中國科技巨頭提出訴訟,並指控該公司在旗下社群網站平台上對不同內容進行壓制或者推廣,以服務於中國政府的政治宣傳。他還稱自己任職期間,某些工程師擁有訪問用戶數據的「後門」。
歐盟希望「重新校準」對中國立場
歐盟外交政策主管波瑞爾周五表示,歐盟外長同意有必要「重新校準」對中國立場,減少依賴並勸誘北京,在俄烏戰爭中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立場。中國外長秦剛則在訪問挪威時呼籲歐中共同反對「新冷戰」。
G7財長談供應鏈多樣化 未如預期提中國
為期三天的七國財長會議今天閉幕,根據聯合聲明,與會的財長們承諾將在控制通貨膨脹、增加供應鏈多樣化、解決銀行系統漏洞等方面合作。不過,聲明中沒有具體提到中國,也沒有提到所謂的「經濟脅迫」。
國際體育賽事重返中國 蘇迪曼杯周日開打
疫情過後,世界各體育組織都渴望在中國重新舉辦賽事,贏取豐厚利潤。蘇迪曼杯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將於周日(5月14日)在蘇州開幕。
俄烏戰況:基輔稱烏軍繼續在巴赫穆特推進
烏克蘭國防部表示,烏軍在巴赫穆特又向前成功推進了兩公里。而俄羅斯方面則對此予以否認,宣稱前線走向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降薪招致抗議、中央抓就業——中國經濟的艱難日子來了?
一則有關上海浦發銀行門前出現抗議人群「討薪」的消息在中國社群網站引起熱議,人們關注到國有銀行員工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在經濟景氣不振的情況下,中國的就業市場,特別是青年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德語媒體:誰在阻遏中國崛起?
中國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令大多數市場觀察者大感失望。叫停"清零政策"後,中國經濟曾一度快速復甦,但四月開始,外貿和內需的數據都不容樂觀。
如果沒有台灣的半導體生產,世界怎麼辦?
台積電被稱作台灣的「護國神山」,擁有台積電的台灣是全球晶片最重要的生產地。然而這也意味著,如果中國攻台,全球高科技供應鏈都將遭遇毀滅性打擊。
中國特別代表李輝下周訪問烏克蘭等國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前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將從下周一(5月15日)開始訪問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李輝與俄羅斯關係親密, 曾於2019年被普丁授予「友誼勳章」。
4月通膨繼續放緩 中國經濟復甦堪憂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上個月的居民消費通膨率創下了兩年多來的新低。有關數據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界對中國通貨緊縮的擔憂。而此前公佈的外貿數據也顯露出中國疫後的經濟復甦乏力。
霍華德稱台灣為「國家」惹怒中國網民
前美國NBA球星霍華德近日與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合拍宣傳短片,片中他稱台灣為「國家」引起中國網民不滿,「霍華德台獨」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霍華德周五為其言論道歉,解釋「country」並不一定指國家,但中國網民並不買賬。
義大利傳將與中國談判退出「一帶一路」
義大利是七國集團(G7)中,唯一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的成員國,其總理梅洛尼卻有意終止合約,並稱簽約是個「大錯誤」。她為何這麼說?義大利退出的可能性有多少?
台灣富士康第一季度利潤暴跌56%
台灣富士康公司周四(5月11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利潤暴跌56%。富士康表示,全球經濟低迷導致了智慧型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下滑。
擊落間諜氣球後 美國為何推遲對中國的制裁?
今年二月發生間諜氣球事件後,一些美國官員確信這將刺激美方採取一系列行動對抗中國。但消息人士稱,美國國務院實際暫緩了針對中國的人權相關制裁、出口管制等行動,以防美中關係進一步受損。
澳洲贸易部長今起訪華 恢復貿易是會談重點
澳洲贸易部長周四抵達北京,將同中國商業部長舉行會談。澳洲方面正在努力讓中方消除貿易壁壘,並恢復雙邊外交關係的穩定發展。
德國政府批准中遠入股漢堡港 最高參股24.99%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周三(5月10日)晚間表示,柏林政府批准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參股股份最高為24.99%。圍繞這樁收購案德國政府內部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
維權人士郭飛雄"煽顛"罪名被判八年監禁
據悉,維權人士郭飛雄(本名楊茂東)在廣州因煽動顛覆國家罪名被判處八年監禁。他不服判決,將提起上訴。2021年初,郭飛雄希望赴美看望重病的妻子,但被阻止出境,後再次繫獄。他的妻子則在此期間病逝。德國、美國等外交官被阻止旁聽5月11日的庭審。
防備中國 拜登將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防衛合作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訪問南太平洋地區人口最多的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該國外長透露稱,雙方將簽署防衛合作協議和監視協議。除了對台海緊張局勢的擔憂之外,華盛頓方面正尋求阻止太平洋島嶼國家同中國建立起安全關係。
領英宣佈8月關停中國版應用
微軟旗下社交平台領英宣佈調整中國業務戰略,將於今年8月關閉在中國僅存的應用程式「領英職場」,停止在中國設立產品和工程團隊,以及縮減職能、業務和營銷部門的崗位。與此同時,領英強調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客座評論:向西轉的中共外交
這段時間習近平的「外交路」可謂顛簸不平。東亞、南海局勢的發展與中共的設想背道而馳,於是北京決定往西發展:中國跟巴基斯坦、阿富汗三方會談就是一個例證, 似乎中南海那裡要再創造一個類似於「沙烏地阿拉伯跟伊朗和解」的案例。
成蕾遭捕逾千日 伴侶:她最牽掛骨肉分離
澳籍華裔記者成蕾本週遭中國逮捕關押逾1000天。她的伴侶向DW透露,雖然成蕾努力維持正常的身心狀態,但她對於與孩子分離太久感到擔憂。專家示警,成蕾案將對在中國生活或工作的外國人帶來寒蟬效應。
德外長會秦剛:中國中立等於支持俄羅斯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9日會晤來訪的中國外長秦剛,兩人談及烏克蘭危機與台灣問題。雙方都說了什麼?
中國、加拿大針鋒相對 杜魯多:不會被嚇倒
莊文浩事件持續發酵,中國、加拿大互相驅逐外交官。加國總理杜魯多9日表示「知道會有報復,但不會被嚇倒」,中方同日也針對「中國干涉加拿大內政」之說展開強力反擊。
肖爾茨:歐盟不應成為美、中之外的第三強權
德國聯邦總理肖爾茨周二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21世紀的世界秩序將會是「多極」,而不只是「兩極或者三極」。他強調美國依舊是歐洲最重要的盟友,而中國也越來越多地變成歐洲的「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
客座評論:美國合圍第一島鏈
隨著韓國和菲律賓公開選邊站隊美國,華盛頓將中國圍困在第一島鏈的部署已經完成。
中國進口萎縮,出口放緩意味著什麼?
周二(5月9日)發布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4月進口大幅收縮,而出口增速放緩,這強化了內需疲軟的跡象。
德國財長遭遇中國「閉門羹」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將無法按原定計劃與本周三前往北京,中國政府臨時取消了他的訪華行程。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則臨時宣佈到訪柏林。
曾稱新疆政策「種族滅絕」 維族二代進軍日本國會
維吾爾裔日本人英利阿麗菲亞日前成功入主日本國會,成為首位該族裔的國會議員。作為維裔日本人、女性、移民二代,她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認同?又是如何走入國會殿堂?DW整理她一路到從政的歷程。
上一頁
第69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