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中國不是第二個日本
中國經濟是否面臨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的困境?《新蘇黎世報》分析認為,中國政府應有決心和手段扭轉局面。《南德意志報》注意到,碧桂園的債務危機也涉及到外國投資。
日中關係緊張 日防衛省提出增加13%的國防預算
日本防衛省確定2024年申請預算金額高達7.7兆日元,約合526.7億美元。日本共同社指出,考慮到中國和北韓都計劃加強軍事威懾力,日本防衛省提出2023至2027年5年期間防衛費總額約43兆日元。
英國議會報告:台灣是獨立國家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在周三公佈的一份報告中,首次稱台灣為「獨立的國家」。報告指出,台灣具備國家資格,缺乏的只是更廣泛的國際承認。
習近平或將前往新德里,印度抗議新版中國地圖
預計習近平將出席下周在新德里舉行G20峰會,而印度外交部在此時針對一張中國地圖顯示的領土主張提出抗議。印度外長蘇傑生說:「對印度領土提出荒謬的主張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中國的領土。」
英媒:高盛利用中國政府資金參投7家英美企業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利用中國政府出資設立的基金收購了一系列英、美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為英國政府提供網路安全服務的公司。
推動親中大外宣 逾7千帳戶遭Meta刪除
臉書的母公司發現了一個與中國執法部門有關的網路影響力行動,總計刪除了數千個帳戶。Meta公司稱,中國這波行動還針對YouTube和Reddit等其他平台。
颱風「蘇拉」撲向菲律賓及台灣
颱風「蘇拉」將於30日登陸菲律賓,接著前往台灣,並逐漸向廣東、福建靠近。台灣中央氣象局29日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中國中央氣象局也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研究:PM2.5仍是人類健康最大威脅 亞非空氣污染最嚴重
芝加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發表的最新空氣品質壽命指數(AQLI) 年度報告顯示,交通工具排放、工業排放、山火等帶來的PM2.5仍是人類健康最大的外部威脅。南亞是全球污染中心,中國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取得了進展。
日本東電福島核電站核廢水排海風波
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從8月24日起開始排放經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系統過濾過的福島核災廢水。此舉引發中國官方和韓國民間的強烈抗議與不滿。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呼籲中國保證在華日本公民安全且強烈敦促中方「就處理水發布準確的訊息」。
蘭伯特有望就任美國務院中國事務負責人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國務院正在討論讓資深外交官蘭伯特擔任去年12月新設立的對華政策協調辦公室負責人的可能性。一般認為,這一人事安排並不會改變拜登政府當前的對華政策。
「摜蛋」為何風靡中國金融圈?
近年來,隨著外國資金流枯竭,中國的金融圈和企業高管越來越依賴國內資本。而想要募資,想和掌握當地項目資金的官員交上朋友,則要學會「摜蛋」。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危機帶給西方的教訓
曾幾何時,中國經濟的迅猛騰飛曾令一些西方人對專制政權的超高效率羨慕不已。然而現如今,中國經濟又突然開始在多個層面陷入困境,西方是否能從中可以得到一些教訓呢?
日本外務省召見中國大使抗議電話騷擾
本周一日本外務省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指出關於日本的排海作業,日本國內接到了很多從中國打來的騷擾電話,提出抗議稱「極其遺憾」。有報導稱,在華日本人學校近日連遭投擲石塊和雞蛋等騷擾。
客座評論:金磚擴容 五國各自的考量與獲益
時評人鄧聿文認為,中國雖然在這次金磚峰會上表現相對低調,但獲益最大。 大量新成員國的加入,又是有怎樣的考量?誰又是此輪金磚擴容中的輸家呢?
入境中國旅客不再要求核酸或抗原檢測
從本周三(8月30日)開始,中國將不再要求入境旅客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檢測。本月發布的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清零」政策的突然取消可能導致隨後兩個月內近200萬人超額死亡。
中國房地產危機持續延燒 恆大復牌首日暴跌近九成
停牌近一年半後,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恆大復牌第一天,就在香港股市創下了暴跌記錄。陷入債務危機的恆大股票周一在香港股市一度跌幅高達近87%,跌至每股0.22港元,這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的最低記錄。
牆外文摘:中國經濟危機對美國影響不大
有評論認為,中國似乎正徘徊在一場危機的邊緣,看起來很像2008年世界其他地區所經歷一樣。但是,這場危機對美國金融或貿易的影響不大。
研究:美國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代價幾何?
一項研究顯示,拜登和川普的貿易政策導致美國從中國的直接進口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相關供應鏈的依賴隨之減少。此外,消費者還面臨更高的成本。
日本呼籲中國保證在華日本居民的安全
日方表示,正式開始排放經處理的核廢水引發一波來自中國的針對日企的電話騷擾。日本官方呼籲中國政府確保在華日本居民的安全。日本環境省周日稱,采樣檢測顯示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均低於能檢測出的下限數值。
眼看A股3000點快失守 中國當局祭出大招
隨著滬指接連下挫、跌破3100點,「3000點保衛戰」的呼聲愈加響亮。中國當局在周日宣佈,將於周一開始實施印花稅減半徵收,以「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政策只能很短期地提振市場。
朋克搖滾在中國:被馴化的叛逆
即便在中國最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朋克搖滾還是受到嚴格的文化審查,但這種為年輕人提供宣洩互動的音樂依然火爆。德廣聯記者來到了一場音樂會現場。
「春節到現在沒發過薪水」困境中的中國房地產業
路透社上周走訪了碧桂園在天津的兩處工地,發現工地靜悄悄,工人們抱怨幾個月沒領到薪水。碧桂園面臨的財務困境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債務危機的一個縮影。這個曾經中國的支柱產業正成為中國的經濟症結。
中國沒有解決經濟放緩的無痛方案
刺激經濟,誰來買單?有專家認為,中國當局與地方政府之間可能會就如何分配各種調整成本發生衝突,這將成為未來兩年最具爭議的政治難題之一。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降溫 德國需要擔心嗎?
德語報刊持續關注危機四伏的中國經濟。《巴登報》認為,西方曾經擔心日本崛起,後來又擔心中國,但是中國經濟也很可能像當年日本那樣陷入長年停滯。《經濟周刊》則指出,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曾讓許多沒什麼能力的德企高管也取得輝煌業績,但這種好日子到頭了。
金磚新成員「入圈」 西方真的淡定嗎?
金磚集團宣佈吸納6名新成員,自明年起,將有11個金磚成員國。許多西方國家看起來對金磚的擴員反應淡定。不過也有歐洲政治人物擔憂地表示,金磚國家之前就並不和西方站在一起,現在則轉向了與西方對抗。
美商務部長訪華在即 中國將放低姿態?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受中方邀請,於周日開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有評論認為,目前面臨經濟停滯的中國可能會請求雷蒙多幫忙度過難關。這兩個昔日貿易的夥伴能否借此機會改善關係?
中美博弈 「棋子」義大利很為難
出於對經濟依賴、地緣戰略、貿易平衡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義大利正在猶豫是否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但是,退出過程的艱難以及之後的後果,也讓羅馬方面舉棋不定。
日駐華使館發警告 香港壽司店長龍依舊
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發聲明告誡在中國居住的公民保持低調,外出時盡量不要大聲講日語。隨著北京「戒掉日本海鮮」,對日水產品祭出禁令,俄希望能夠能填補市場空白。與此同時,香港日本壽司店依舊生意興隆。
「一盆冷水」 德國經濟恐又將陷入衰退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說,「限制性的利率環境和疲軟的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的發展狀況——使我們作為出口國舉步維艱。」專家預測,德國經濟將在今年最後兩個季度再次陷入衰退。
中國又刮搶鹽風 老百姓為何總恐慌?
日本8月24日正式開始向太平洋排放經處理的核廢水後,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颳起食鹽搶購風。令官方不得不出面介入,平息一些居民的恐慌情緒。
德語媒體:中國為首的威權者俱樂部
本周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閉幕的金磚國家峰會得到了德語媒體的廣泛報導和評論。對於該組織的擴大,《柏林報》認為是現有國際秩序的改變;《南德意志報》則指出,無序擴大可能產生「怪胎」。
賴清德:堅定支持兩岸現狀 不願與中國為敵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近日做出對兩岸關係的表態。除了重申支持兩岸現狀,稱台灣從現行制度而言就是一個主權國家之外,他也表示不願與中國為敵。他還提到,與中國交流合作的前提是保有台灣自身的主權。
為施壓美國,沙烏地核電站承建打起中國牌
沙烏地知情官員稱,沙烏地正在考慮讓中國承建其核電站項目,借此促使拜登政府在防止核擴散要求上作出妥協。
研究:突然終結「清零」或致近200萬人超額死亡
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去年底中國突然防疫政策大轉彎、取消「清零」政策可能導致近200萬人超額死亡。
擴員後的金磚國家集團有望重塑世界秩序?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金磚國家峰會的講話上對該集團擴員表示肯定,也呼籲對不合時宜的國際機構進行改革。不過,金磚國家集團成員無論是在經濟或政治方面都存在差異,他們能順利合作嗎?
如何救經濟?專家: 中國政府應加大財政刺激力度
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目前國際投資者正在撤離中國市場,這是在向中國領導層傳達一個簡單的訊息:要暫停小心謹慎的步伐,開始大手筆增加政府支出,以拯救經濟下滑。
愛國主義教育法擴海外青年 專家:曝北京焦慮
中國有意透過立法,將「愛國主義教育」擴大實施至港澳台及海外僑胞。旅居他鄉的中國異議人士告訴DW,隨著極端聲音激增,海外可能出現更多訴諸暴力的「小粉紅」;專家則認為,該法凸顯了北京的不安全感。
客座評論:與黑幫合夥很難有好結果
普裡戈津專機的墜毀,實在是一件不少人已經預料的事,所以一般瞭解俄羅斯的人都會說「不足為怪」。 但這件事對習近平的影響,輿論界顯然談得很少。 而這一點,卻對今後的地域政治發展有著很現實的意義。
習近平會莫迪談邊境爭端 中印能否克服分歧?
在本周的金磚國家峰會上,中國帶頭呼籲擴大該集團的成員和影響力。然而同屬該集團的中國和印度仍存在重大分歧。24日,印度外長表示兩國領袖已在金磚峰會場邊會晤,談到了邊界問題,且雙方同意應盡快降低邊境衝突。
德語媒體:同中國打交道要多些自信
雖然德國政界在不斷呼籲經濟界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現實卻呈現出另外一番畫面:去年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達到創紀錄的115億歐元,而中國在德投資也比疫情前高出了三倍。
《美中科技合作協定》到期 美國希望續簽六個月
美國本周三表示希望延長《美中科技合作協定》,但只延長六個月,其間美方將尋求對協議內容進行修改,但不承諾更長期的延期。
緬甸網路詐騙 中國:全力協助解救求助者
中國、泰國、寮國駐緬甸大使舉行三方會晤,稱該地區賭詐問題猖獗,將全力協助緬方搜查解救求助者。據報導,緬甸北部和東部邊境一些地區如同法外之地。其中一處名為水溝谷的開發項目是非法賭博和網路詐騙活動地點,而其資助者是中國人。
西安衛健委七夕傳簡訊「催生」
西安衛健委和計劃生育協會在七夕情人節時向市民發布簡訊,祝民眾「愛情甜蜜、適齡婚育、優生優育」,希望借此促進生育率。
官媒呼籲降價促銷 房產「限跌令」要松綁?
「不準開發商降價賣房」是中國政府多年奉行的政策。然而,隨著中國樓市危機加劇,房企銷售額大幅下降,官方的態度似有鬆動。《中國房地產報》近日發表文章,呼籲「允許開發商以降價促銷的方式展開自救,以盡快回籠資金」。
德語媒體: 金磚各國要與同西方分庭抗禮?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五個新興經濟體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第十五屆峰會8月22 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開幕。有德語媒體認為,金磚國家的迅速崛起,正在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構成挑戰。
德國企業:中國比德國更具吸引力
最新調查顯示,許多德國工業企業認為中國比德國更具吸引力。專家分析,能源價格和供應、監管環境及專業人才短缺使德國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
中國異見人士騎摩托艇從山東逃亡韓國
據媒體報導,中國異見人士權平騎水上摩托攜帶燃料耗時14個小時,從山東偷渡至韓國仁川,尋求避難。權平曾穿諷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T恤衫自拍上傳至網上,後被拘捕。
雷蒙多下周訪華 美取消對27中國實體的限制 傳遞何種訊號?
美中關係緊張、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之際,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將於下周訪華。同時,美商務部將27個中國實體移出「未經驗證清單」。這都受到外界關注。雷蒙多此行能否改善中美經貿關係?有美媒分析認為,雷蒙多此行或陷入「尷尬的境地」。
中俄盼金磚擴張 其他成員各有算計
南非金磚峰會8月22日召開,規劃這個發展中國家集團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各國也有自己的算盤。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缺席了當天的金磚工商論壇,原因不明,令外界感到意外。
打擊西藏強迫同化政策 美國停發中國官員簽證
美國國務院宣佈對涉及西藏同化政策的中國官員開鍘,將停止發放他們的簽證。於此同時,中國學者在上週呼籲,應該更改西藏的英文譯名,從英文慣用的Tibet,改為漢語拼音的Xizang。
上一頁
第5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