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穆斯林各國外長在華要求停火 王毅呼籲團結
多個阿拉伯國家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機構的外長到訪北京,要求立刻結束加薩地帶的戰爭。而中國外長王毅則呼籲穆斯林國家「攜手合作」,迅速為加薩地帶降溫,重建中東和平。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合代表團周一訪華
由沙烏地、約旦、埃及、印尼等國外長組成的一個聯合代表團即將訪問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表示,中國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訪問的第一站,旨在傳遞明確的訊息——「必須盡快結束加薩的戰爭」。
習近平告訴泰總理:對中國國足水準「不敢肯定」
雖然自稱足球迷,希望將中國建設成為「足球強國」,但是習近平似乎對中國國家足球隊也失去了信心。日前在與泰國總理賽塔聊天時,他聽說中國隊戰勝了泰國之後表示,可能「儌倖成分大」,並表示中國隊的水準「有起伏」。
勃肯鞋鎖定中國 計劃拓展亞洲市場
去年10月在美國上市的德國知名拖鞋品牌勃肯鞋將目光鎖定中國、印度等市場,希望提高在亞洲的銷售額,並強調產品將繼續維持「德國製造」。
解碼中國:北京與華盛頓為何互相需要?
習近平前往三藩市與拜登舉行會談之後,中國媒體一片歡欣鼓舞。兩位領導人相互示好,但對於兩國之間深刻的裂痕無濟於事。
澳防長:中國軍艦靠近致澳潛水員受傷
澳洲政府周六(11月18日)稱,中國軍艦在澳洲海军潛水員清除艦艇螺旋槳漁網作業時操作聲納,可能導致他們受傷。澳方已就中國海軍的「不安全和不專業」行為向中國政府表達了嚴重關切。
反叛武裝支持打擊電詐 緬甸軍方面對最大的民間武裝行動
緬甸反叛武裝三兄弟聯盟自今年10月27日對緬甸軍政府武裝部隊發動協同進攻以來,緬甸政府軍節節敗退。反叛武裝除了反對軍政府,還將打擊緬甸境內的電詐團伙及其庇護者做為目標。有分析認為,北京不滿緬甸軍政府打擊電詐不力,給予了三兄弟聯盟一定支持。
打擊芬太尼:中美成立工作組 專家稱不足以解決危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表示,對芬太尼對美國年輕人的毒害深表同情。這與今年早些時候中方表態的聲調有所不同。美國也解除了對中國相關機構的制裁,以促成與中方達成這項協議。
民調:「陣營劃分」思維已過時 各國民眾挺務實外交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發布的一項最新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界限分明的「選邊站」思維在非西方世界並不得到認同,大多數民眾認為自己的國家可以「看菜單點菜」,根據不同的議題和國家利益來選擇合作夥伴。
中美峰會與夾縫中的德國
中美之間的經濟戰已經全面展開,而且不斷加劇的冷戰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熱戰。而中美兩大國夾縫中的德國處境也變得更加艱難:一邊是最重要的天然盟友,一邊是最重要的商貿夥伴。
研究:中國對投資美元的興趣絲毫不減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近期已降至14年來的最低水準。不過,有研究認為,北京並沒有失去對美國債券市場的興趣。
消息人士:中國同意打擊芬太尼生產和出口
匿名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三藩市會晤時宣佈就中國打擊芬太尼的生產和出口達成協議。作為回報,美國將取消對中國警方鑑證機構的制裁。
"對中國的警訊":歐盟制定新規 確保原材料供應多樣化
在部分關鍵原材料的供應上,歐盟極度依賴第三國。如今,歐盟推出新規則,計劃在2030年以前根本改變這一局面。
以哈戰爭引發中國網路反猶太情緒
以色列和哈馬斯爆發衝突後,中國社交媒體成為輿論戰場,反猶太言論興起令以色列外交官直表失望。而在香港,雖沒有出現前者的激烈輿情,卻有大學自我審查;有當地學者奔走於不同群體之間,希望化解偏見。
德語媒體:中東衝突中的中國雙簧
以哈衝突爆發後,中國官方一方面拒絕譴責哈馬斯的恐怖暴行,一方面嚴格管控下的官媒和網路上,反猶言論卻在大行其道,有鑑於此,北京在這場衝突中的所謂中立立場也就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中美關係越發難搞 拜習會值得關注的五大看點
11月15日,習近平與拜登將在全球矚目之下於三藩市舉行會晤,兩人當面對談內容或將左右今後一段時間的中美關係走勢。DW整理五大看點,試圖梳理中美關係越發難搞之際,兩國元首怎麼談?
「拜習會」將促成中美經濟關係緩和?
為期一周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在三藩市開幕。11月15日即將登場的拜習會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期待,華盛頓和北京至少能夠在經濟領域緩和關係。
破冰之旅50年後 費城交響樂團「回歸」中國
費城交響樂團1973年9月14日首次在中國舉辦音樂會,開創美國交響樂團訪華演出的先河。為紀念訪華50周年,費城交響樂團的14名音樂家於11月9日至18日在中國巡演,其中包括50年前參與首次訪華的大衛‧布斯。
解碼中國:習近平和拜登如何找到共同點?
中美兩國領導人將於下周在三藩市舉行面對面會談。專家稱,這兩個敵對大國需要找到共同點,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
愛沙尼亞:中國貨船是電纜受損重點調查對象
據調查,上個月在愛沙尼亞、芬蘭和瑞典之間的受損管道旁的錨可能屬於在香港註册的貨船「新新北極熊號」,且管道上還發現了該錨的油漆。為了進一步調查,愛沙尼亞準備向中國提出法律援助請求。
記者親歷:中菲公海追逐對峙
一艘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橡皮艇飛速賓士,三艘中國快艇在後面緊追不捨。這樣的緊張場面周五在南中國海再次上演。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面對中國的「一再騷擾」,美國與菲律賓「肩並肩站在一起」。
今年雙十一不 「剁手」 中國消費者捂緊錢包
一邊是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的各路電商,一邊是經濟疲軟大環境下缺乏購物慾望的中國民眾:走過十餘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似乎已經不再具備過去的光彩。
布林肯訪印度 談中國、以哈衝突
作為美印「2+2」部長級對話的一部分,本次布林肯訪印度的會談重點在於印太地區和中國、以哈衝突以及烏克蘭局勢等。
北韓抨擊布林肯 籲適應「朝俄關係新現實」
北韓外務省周六抨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有關北韓與俄羅斯關係的言論,稱這些言論「只會使朝鮮半島的政治和軍事緊張局勢升級」,呼籲美國適應北韓-俄羅斯關係的新現實。
圍繞爭議島礁 中菲再起衝突
周五,中菲兩國海警船隻再度在南中國海發生衝突。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南中國海一處島礁的主權爭議,以使北京和馬尼拉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分析:英偉達將發布面向中國市場三款新晶片
在美國政府收緊向中國銷售高端人工智慧晶片的限制不到一個月後,英偉達(Nvidia)計劃面向中國市場發布新的人工智慧晶片。這些晶片包含了英偉達最新的人工智慧功能,但為了符合美國的新規則,削減了部分計算能力。
布林肯:朝俄「武器換技術」 中國應「出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警告說,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聯繫「不斷增加且危險」。他呼籲中國克制平壤。
客座評論:人工智慧全球同盟能建立起來嗎?
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人工智慧(AI)雖然是一個全人類的話題,但在AI安全治理方面,中國和西方世界的合作雖然不是不可能,但絕對不會是全面敞開的。
網路舉報販賣出生證明 中國調查民營醫院院長
中國國家媒體周二報導,湖北一家醫院院長因"販賣出生證明"而受到調查。該院婦產科已停業整頓。
里程碑:台灣與英國正式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
台灣與英國本周三(11月8日)正式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這是台灣首次與歐洲國家簽署經貿相關協議。台灣外交部稱其標誌著台英經貿關係進入新的里程碑。台北方面希望此舉將有利於其加入CPTPP。
美國未認定任何主要貿易夥伴操縱匯率
美國財政部周二表示,看起來沒有主要貿易夥伴在操縱本國貨幣。目前,中國、德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位列美國的外匯「監測名單」,同時瑞士和韓國從該名單中除名。
深鐵「全力支持」萬科 平安或控股碧桂園?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本周三表示,央行將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近日,深圳國資委和深鐵集團表示將全力支持股價下行的萬科。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政府正在促成平安保險救援碧桂園。
德語媒體:來自中國的汽車海嘯
《新蘇黎世報》刊出對前中歐商會主席伍德克的採訪,他指出,由中國汽車製造商帶動的殘酷價格戰遲早會到來。 《世界報》的分析文章寫道,目前歐盟除了德國在內的四個國家以外,其他國家大多沒有明確的中國戰略。
皮尤調查24國:公眾對拜登的信心遠超習近平
皮尤研究中心的發布一項新研究對比了24個國家的公眾對美國和中國的看法。該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地區對美國的總體看法比對中國的看法積極;公眾對拜登的信心高出習近平近三倍。
阿爾巴尼斯結束四天訪華之旅 專家:進展順利
澳總理阿爾巴尼斯為期四天的中國行突出了在穩定雙邊貿易關係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以及通過對話改善整體關係的重要性。分析人士稱,此次訪問總體基調是積極的,但澳洲将在公開支持中國加入CPTPP方面繼續保持謹慎。
客座評論:中國財政政策轉向擴張
時評人鄧聿文指出,放棄過去謹守的穩健財政政策,而轉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的背後,當然是中國經濟的不樂觀和解決地方債的需要。
德語媒體:抗衡中國 需要勇氣
中澳關係出現了回暖的跡象:11月6日,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這也是過去近八年來,澳洲总理首次訪華。
以哈衝突:解密中國立場
中國希望調解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戰爭。中國政府譴責雙方的暴力行為。但與此同時,不少中國公眾對以色列存在敵意。
反常寒冷天氣和暴風雪襲擊中國東北地區
在一個不同尋常的暖秋之後,中國東北地區從近日氣溫驟降。吉林、黑龍江、內蒙、遼寧等地發布暴雪橙色預警,黑龍江發布最高等級的暴雪紅色預警。
中國敦促緬甸共同維護邊境穩定
中緬邊境一帶,緬甸軍政府同反叛武裝不斷發生激戰,反叛武裝已經控制了多座城市。中國官方呼籲緬方為維護邊境穩定付出更多努力。
外資撤離潮正在上演?兩家美企告別中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六報導,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正在退出中國市場。彭博社也於近日報導,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集團正在邁出撤離中國的最後一步。它們成為北京收緊對企業的國安審查以及地緣政治日益緊張下撤出中國的最新外企。
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要「與中國開展建設性合作」
在澳中尋求關係回暖之際,阿爾巴尼斯對中國開始了高調的國事訪問。他稱將與中國開展「建設性合作」。這位澳總理將於周一與習近平會面,除了會提及一些爭議與人權話題之外,他也表示會爭取讓熊貓「網網」和「福妮」繼續留在澳洲。
應對外資批評 李強承諾擴大市場準入
在歐洲企業批評中國商業環境需要更多實質性改善之際,中國總理李強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並保護外商投資權益。
"新冷戰"外交?北韓大規模關閉駐外使館
從安哥拉到香港,北韓正在迅速關閉其海外大使館和領事館,其原因是該國經濟陷入困境,同時轉變外交戰略,更多地與中國和俄羅斯結盟。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困境難解 「良藥」不再靈驗
《慕尼黑信使報》分析認為,中國經濟的問題來自深層次的結構弊病,而北京慣用的以基礎設施投資來刺激景氣的手段,已經不再適用於當下。《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到,比亞迪正準備在歐洲設廠,選址鎖定匈牙利。
加拿大指中國軍機發射照明彈「不安全攔截」
加拿大指責中國殲-11戰鬥機10月底在南海國際水域上空兩度「不安全」攔截加拿大艦載直升機並近距離發射照明彈。中國國防部則回應稱,加方行為是「別有用心的惡意挑釁」。
「一帶一路」重塑寮國小鎮磨丁
磨丁(Boten)曾經是寮國北部一個破舊的小鎮。由於中國政府「一帶一路」中的高速鐵路投資,這個小鎮已經被徹底改變。
AI安全峰會:中國代表出席 但只去了一天
路透社報導指出,儘管中方代表沒有出現在主辦單位發布的握手或全家福照片中,但中國代表出席了一天在英國舉行的人工智慧安全峰會。不過,第二天的峰會,中方缺席了。
岸田文雄: 日菲美正合作維護南中國海自由
岸田文雄說,日本同意向菲律賓提供海岸監視雷達,這是日本官方安全援助計劃下的全球首個合作項目,旨在幫助提高東京夥伴國的威懾能力。菲律賓和日本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並與中國有著長達數十年的海洋主權爭端。
中國歐盟商會:上海進博會是「政治櫥窗秀」
中國歐盟商會周五(11月3日)批評即將在中國舉行的進口博覽會更像是 "政治櫥窗秀",而不是做生意,並呼籲中國採取更多切實措施來恢復歐洲企業的信心。
上一頁
第49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