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北京首入列全球前十富有城市 深圳富豪增140%
依照常住的百萬富翁人數排名,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國大城皆名列全球前50大富有的名單上。另一方面,中國官方公佈4月的進出口數據,表現跟前一個月相比有所改善,但中國經濟長期的困境仍未解決。
德語媒體:習近平歐洲三國行暴露「歐洲在地緣政治上處於第二梯隊」
德國《商報》發表客座評論指出,習近平在歐洲之行中訪問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並非巧合,匈牙利就經常阻止歐盟就中國問題做出聯合決議,充當特洛伊木馬。因此「歐洲人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越團結,就越能影響北京的行動」。
塞爾維亞與中國簽署歷史性協議 構建「共同命運體」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期間,令其成為首個與中國簽署「新時代命運共同體」協議的歐洲國家。此協議預示中國和塞爾維亞將開展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
中國和塞爾維亞「鋼鐵般的友誼」是怎樣煉成的?
塞爾維亞對於中國來說,可以說是它在歐洲最好的「鐵哥們兒」。兩國的關係不僅體現在無數的大型基建項目上。在軍事上,政治上,塞爾維亞和中國的關係從歐洲大陸的層面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網民:還是買不起
中國省會城市杭州和西安市本周四(5月9日)先後宣佈全面取消住房限購,引起廣泛議論。有專家認為,此舉意味著除了京滬深,其他城市均有可能會取消限購。
尼加拉瓜收回給與中國企業的運河特許經營權
尼加拉瓜議會通過了一項由總統奧爾特加提出的廢除特許權的提案。12年前該國曾給與中國商人王靖經營的信威集團長達100年的特許權,建設和營運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尼加拉瓜運河」。
美國正權衡是否認定越南為市場經濟國家
周三(5月8日),美國商務部就是否認定越南為「市場經濟國家」舉行聽證會。美國政府需要拉攏越南制衡中國,同時也不能忽略來自捕蝦產業和鋼鐵製造商的反對意見。
德媒:AfD內部文件展現「對極權體制的熱情」
德國極右翼政黨選項黨歐洲議員克拉的布魯塞爾辦公室周二遭到搜索,原因是其前助手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與此同時,德媒披露出的選項黨內部文件顯示,該黨部分人士對極權主義懷有令人不安的熱情。
「習大哥來了」——塞爾維亞為何頻繁向中國「送秋波」
在塞爾維亞,習近平的國事訪問被視為對 「鐵鋼友誼 」的確認。中國已成為巴爾干地區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參與者。不過歐盟對此表示不快。
德國兩軍艦起航前往印太 穿越台海尚未決定
本周二(5月7日)德國向印太地區派遣了兩艘軍艦,以加強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應對台海和南海日益緊張的局勢。德國國防部長表示,目前尚未做出兩艦是否穿越台灣海峽的決定。
中國氣候特使赴美磋商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周二前往美國,與美國氣候特使波德斯塔會晤。世界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尋求加深合作。
停止烏戰、公平貿易:馬克宏、馮德萊恩向習近平施壓
周一,法國總統馬克宏、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巴黎與習近平會晤,呼籲習近平使用北京的影響力,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同時,二人還呼籲這位中國領導人接受公平的全球貿易秩序。
澳防長:中國戰機危險動作不可接受
澳洲表示,一架中國戰鬥機在黃海上空的一次「不安全」和「不可接受」的對抗中危及一架澳洲军用直升機的安全。這是六個月內發生的第二起此類事件,破壞了兩國在多年緊張對抗和貿易爭端之後日益緩和的關係。
不敵競爭 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面臨窮途末路
面對內燃機停產和中國競爭加劇的雙重衝擊,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紛紛宣佈減產計劃,裁員人數不斷攀升,給即將舉行的歐盟大選蒙上了一層陰影。
香車、美酒、化妝品:法中貿易的摩擦議題
習近平訪法,預期雙方談及的貿易爭端議題包括電動汽車、干邑、化妝品領域。
中國 vs. 美國:誰更獲支持?
美國民調咨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美國目前在世界大部分地區爭奪領導地位的競爭中擊敗了中國。在133個受訪國家中,美國在81個國家中佔據優勢,而中國在52個國家中佔據優勢。
客座評論:「勞動節」與"勞工節"之辯
呂恆君
從「五一」到「五五」(馬克思誕辰),中國的「勞動節」全民休假日剛剛結束。政府或忙於統計旅遊消費的同時,民間卻出現較為多元的討論之聲。這些不同層面的思辨,或從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人文思潮的點點蘇醒。
重振香港旅遊業 如何吸引內地遊客成挑戰
中國五一「黃金周」期間,位於香港邊境的羅湖關口入境大廳過去經常擠滿遊客,但隨著今年為期五天的旅遊盛宴在周三開幕,这裡排隊的人潮並不如以往。
德語媒體:德國人遲早也要996?
歐洲和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此消彼長,今後的歐洲人是否還能享有現在的福利水準?德國《不倫瑞克報》警告說,要想避免996的命運,歐洲人必須努力提高創新能力。奧地利《小報》則對此持強烈悲觀態度。
中國嘻哈音樂:成為主流的代價
2018年,中國廣電總局的一道禁令幾乎扼殺了中國嘻哈音樂。幾年之後,嘻哈音樂似乎在中國滿血復活,甚至登上了春晚舞台。但是,嘻哈音樂在中國成為主流的代價是什麼?
記者無疆界組織:全球新聞自由度仍在惡化
記者無疆界組織最新發布的新聞自由排行榜令人沮喪: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中,民眾無法獲得獨立新聞,其中36個國家的新聞自由度變得極為糟糕。
台灣稱多架中國軍機飛越台海中線
隨著5月20日台灣新總統就職儀式的臨近,中國方面針對台灣的軍事動作也變得更為頻繁。台灣國防部周五表示,偵測到多架中國軍機越過台海中線。
壓力太大 中國媒體對亞洲新聞獎「望而卻步」
《日經亞洲》報導,因擔心被指與外國勢力勾結,中國媒體不再報名參加亞洲新聞獎項。曾連續5年獲得非盈利組織「亞洲出版業協會」新聞獎項的「財新傳媒」近年來都沒報名參賽。有專家指出,中國媒體的這種態度凸顯出中國新聞自由空間進一步被收緊。
綠黨前主席:德國政府隱瞞來自中國的駭客襲擊
德國近來曝光了一系列同中國有關的間諜醜聞:選項黨歐盟議會首席候選人卡拉的一名助手涉嫌為中國蒐集情報,另有多名德國人也因涉嫌同中國情報部門合作而遭逮捕。
德語媒體:德國車商的喘息之機
德國《商報》注意到比亞迪電動汽車在德國銷售低迷,認為中國廠商只是遇到了暫時的困難,德國廠商很快就會重新面臨重壓。《日報》則抨擊德國政府正在坐視本國經濟再次陷入對專制國家的能源依賴。
選項黨歐洲議員克拉要求前助手退黨
據德媒報導,選項黨(AfD)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的首席競選人克拉要求因涉嫌為中國情報部門從事間諜活動、現已被拘捕的前助手Jian G."立即"退出選項黨,"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被囚作家排名 中國仍霸榜 以色列首入圍
5月1日,美國筆會發布了本年度的全球自由寫作指數:2023年,在納入統計的33個國家中,總共有339名作家身陷囹圄,比上一年猛增了62人。其中,中國連續第五年排名第一,以色列則首度入圍前十。
皮尤報告:連續五年 八成美國人對華持負面看法
皮尤研究中心周三(5月1日)發布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連續第五年,八成受訪美國人對中國持消極看法,對習近平的評價類似。
韓國考慮加入奧庫斯」第二支柱「 紐西蘭仍遲疑
韓國國防部長申元植本周三表示,韓國已就加入美、英、澳防務安全協議奧庫斯(AUKUS)第二支柱與澳洲举行了會談。數周前,奧庫斯成員國表示考慮接納日本加入該協議的第二支柱。
德語媒體:貿易爭端的背後是地緣政治較量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中國政府斥巨資補貼本國企業,其實是為全球地緣政治鬥爭進行投資,從而綁定歐洲依賴中國經濟,而德國太陽能產業則不幸成為了犧牲品。瑞士《新蘇黎世報》的一篇客席評論則反對唱衰中國經濟。
民調:多數美國人視TikTok為中國宣傳工具
路透社和益普索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國利用TikTok來影響美國公眾輿論。美國參議院此前剛通過新法案,限期TikTok「分家」否則將在美被禁。
德國另類選擇黨、普丁與中國:歐洲右翼面臨分裂
來自俄羅斯的非法資金、涉嫌間諜案——德國另類選擇黨目前面臨著很大壓力。在歐洲議會選舉前夕,這也給該黨與其歐洲夥伴黨的關係帶來沉重負擔。
被「趕出」實驗室的中國病毒學家回歸崗位
2020年最早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全球抗疫做出貢獻的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被從實驗室「驅逐」的消息在網路上引發關注。周三他的團隊得以重回工作崗位。
中國:法塔赫、哈馬斯在京對話並「取得進展」
中國外交部稱,巴勒斯坦兩個彼此紛爭的組織哈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舉行了對話,以推進巴勒斯坦內部和解。
德語媒體:德國車企面臨挑戰
正在舉行中的北京車展上,德國汽車品牌早已沒有了一枝獨秀的輝煌。而擁堵北京街頭的各色電動車中,唯獨看不到德國車的蹤影。
馬斯克突訪中國 印度「很震驚」
馬斯克本周突訪中國,為特斯拉贏得了一些讓步。但他此前取消了對印度的訪問行程,印度因此感覺備受冷落,有評論員稱馬斯克此舉是對印度的怠慢。
客座評論:中國當局對社會穩定的焦慮
鄧聿文
有權威學者透露,中國當局目前最關注的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社會穩定,穩定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比經濟情況更嚴重。政治時評人鄧聿文認為,如果這個訊息屬實,說明當局已經預感到社會大變革正在迫近。
美運動員團體呼籲對中國興奮劑事件進行獨立調查
美國兩個重要的運動員團體致信美國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主任, 呼籲對東京奧運會前23名中國遊泳運動員藥檢呈陽性卻未受處罰的事件進行「獨立」調查。
中國4月製造業成長走緩 十年目標將見真章?
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中國4月製造業PMI對比3月有所下滑,顯示第二季一開始的經濟動力走緩,但仍優於市場預期。與此同時,中國近10年前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時程將屆,在美國強力圍堵之下,能否順利達標?
中國銀行憂遭美國制裁 中俄貿易改走「地下渠道」
擔憂受到美國制裁,中國大型銀行開始限制涉及俄羅斯交易的款項。據路透社報導,部分中國公司嘗試通過邊境的貨幣經濟人或加密貨幣來結算貨款,也有公司完全退出俄羅斯市場。
德語媒體:Mr.Li救特斯拉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周日對北京進行了閃電式訪問,並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法蘭克福匯報》文章認為,無論對馬斯克還是李強,這次會面都立即帶來回報。《南德意志報》文章了關注了TikTok抵制美國新法律的前景。
中國輸出過剩產能?德中兩方怎麼看
中國製造帶給德國製造的壓力越來越大。在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我們看到在德國工業的傳統優勢領域,中國企業越來越能夠與其並駕齊驅。
民調:超半數德國人認為選項黨政客普遍不如其它黨政客可靠
據德國《明星》雜誌本周一(4月29日)發表的一項調查,54%的德國公民認為德國另類選擇黨政客普遍不如其他政黨的政客可靠。只有略超過三分之一的德國人認為選項黨歐洲議會選舉候選人克拉涉嫌收受中俄賄賂,其助手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事件是個別案例。
德教育部長敦促德國大學審查與中國的合作項目
鑑於接連發生涉嫌為中國情報機構從事間諜活動的德國人被逮捕的事件,德國教育部長施塔克-瓦青格呼籲德國大學審查與中國的合作項目。
牆外文摘:應對反戰抗議,勿要效仿鄧小平!
有評論認為,35年前中國六四運動和今天美國的反戰抗議有著發人深省的相似之處,呼籲道大學校長們不要效仿鄧小平通過武力鎮壓學生運動,而應該建立對話機制。
券商精英薪金縮水 中金公司降薪
中國經濟疲弱的背景下,一向豐厚報酬的高薪券商員工也面臨減薪。有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國最大券商之一中金公司宣佈削減薪水新規,基本薪水降薪幅度高達25%。
發力在華推「全自動駕駛」 馬斯克突訪北京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本周日突訪中國。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他此行主要是為了尋求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FSD)軟體。 特斯拉目前面臨銷量下降和價格戰日益加劇的困難局面。
德語媒體:德國社會嚴重低估中國風險
布林肯訪華,美中雙方似乎在各說各話,《法蘭克福評論報》就此點評說,中國與西方分歧進一步擴大之趨勢似乎難以阻擋。《萊茵郵報》則繼續關注德國本周曝出的多起中國間諜案件,認為德國各界依然沒有意識到中國首先應該是對手,而非夥伴。
布林肯離京前小插曲引關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結束訪華行程時造訪了北京的一家唱片店,分別購買美中兩大歌星的專輯。媒體分析此舉意義。此外,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標有多處「聽不清」的文字稿引起嘩然。
以舊換新!中國出大招推動汽車市場
為了刺激需求,中國商務部發布了汽車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補貼金額最高可達1萬元。
上一頁
第33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