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新房價格呈9年最大跌幅
中國8月新房價格同比下降5.3%,創9年來最快跌幅。儘管政府出台支持措施,房地產市場仍低迷,連續14個月下滑,投資和銷售持續萎縮。市場期待更強有力的政策干預。
德軍艦22年來首次穿越台灣海峽 意義何在?
德國國防部長正式確認有兩艘軍艦正在穿越台灣海峽,這是22年來的首次。面對中方抗議,分析人士指出:德國如今注重突出穿行台海的「慣常性」,並將以「放鬆的心態」面對來自北京的抗議。
罰沒4.41億,停業半年:普華永道受中國「頂格」處罰
周五(9月13日),中國財政部和證監會公佈了對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的「頂格」處罰決定:罰沒4.41億元,暫停業務資格半年。專家認為,與國際同行相比,中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合規性等方面仍存在顯著差距。
德語媒體:正在破滅的歐企「中國夢」
在本周發布的立場文件中,中國歐盟商會宣稱,由於北京遲遲不肯履行改革諾言,以及中國經濟形勢總體疲軟,中國市場對歐洲企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63+55/58:中國延遲退休政策落地
一項從官方正式提出到公佈實施歷時長達11年的政策終於出台:9月13日,中國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
籲車企不投資海外 北京稱電動車談判不讓步
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案即將表決之際,中國官媒對於雙邊談判強硬表態,稱中方絕不會在「核心利益」上退讓一步。有消息另稱,中國政府建議車企儘量不要在海外投資,不要「盲目」相信外國政府招資的呼聲。
大眾在中國電動車市場艱難求生
中國本土電動車大舉征服國內市場。而大眾這樣的外國汽車製造商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
在中國的信心降至最低點——歐盟商會警告中國或失去吸引力
市場準入困難、規則不透明、需求疲弱:在華外企也問題重重。中國仍是個好選擇嗎?歐盟商會發出警告。
德語媒體:中國市場正在失去吸引力
歐盟駐華商會發布的最新立場文件中稱,由於中國政府未能履行改革諾言,中國市場對歐洲企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對一些企業而言,在華投資的風險與收益已經不成比例。
願看到「祖國母親成功」前CIA特工對華洩密獲刑十年
前CIA華裔特工馬玉清因向中國出售大量國家機密,被判10年監禁。他利用曾在CIA和FBI工作的身份竊取敏感情報,並頻繁與中國情報人員接觸。理由是,他願意看到「祖國母親」的成功。
長平觀察:中國脫口秀演員講川普段子
長平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沉寂之後,中國線上脫口秀高調復活,並有人講起有關川普的段子。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嘲諷和惡搞政治人物,是一種叛逆和抗議,專制國家尤其需要。
菲律賓海軍:最近一周監測到207艘中國船隻
據菲律賓通訊社報導,菲海軍在9月3日-9日期間,在該國宣稱的南中國海領海發現的中國船隻增加到207艘。其中,許多海事民兵船隻聚集在薩比納礁。
中國人大審議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案
在國務院提出、黨代會決議,現在又有人大常委會審議之後,中國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事宜該是板上釘釘了。預計數天內相關的法律草案將公佈徵求意見。
歐洲競爭報告中的中國因素
歐洲怎樣在同美國和中國的競爭中不至於敗下陣來?歐洲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領銜撰寫的歐洲競爭報告提出很多建議,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聯合融資並大舉投資。對於同中國的競爭關係,德拉吉德報告也有自己觀點。
德語媒體:拐賣兒童犯罪依舊猖獗
從八十年代以來,拐賣兒童的犯罪活動在中國變得日益猖獗。而養育院則常常是這些被拐兒童的重要買家,因為這些「孤兒」一旦被境外父母收養,養育院就會得到一筆豐厚的報酬。
0比7之後 中國足球界開始新一輪整肅
中國男國足0比7輸給日本隊再一次將足球界黑幕後的腐敗問題推到前台。周二,中國體育總局和公安部再對43人做出嚴厲處罰。
客座評論:電動車關稅 中歐「最後沖刺」結果如何?
張俊華
今年十月底歐盟成員國將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草案進行表決,儘管其批准的可能性高於其他的選項,但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歐盟既無法改變中國非市場化的政策,也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內部存在的問題。
中國為何要叫停涉外收養?
面對人口下滑的困境,中國政府宣佈不再允許海外家庭收養中國兒童,不過,此舉卻讓許多收養申請尚未獲得批准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不能輸給中國:美國採取了哪些限制措施?
美國視中國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國會兩黨在對華政策上保持高度一致,均表示不能輸給中國。拜登政府出於國家安全以及經貿利益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與措施。
招手外商救經濟?中國放寬製造與醫療業限制
過去幾天內,中國政府先是宣佈部分城市開放設立外資獨資醫院,又公告稱「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清零」。外商對中國的投資信心衰退的趨勢仍在持續,北京吸引外資的舉措是否有用?
美媒:秦剛被任命出版社低階職務
《華盛頓郵報》引述兩名美國前官員稱,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名義上被任命為世界知識出版社的一個低階職務。該出版社為中國外交部主管。
牆外文摘:當中國製造的「奶頭樂」風靡全球
有評論認為,相比中共在海外各國設立的「孔子學院」,快手、抖音、微短劇,這些民間野生的東西,取得的大外宣戰果遠遠超越所有人最狂野的想像。這讓中共當局既開心又尷尬。
監視和監控:在歐洲求學的中國學生
恐嚇、監視和林林總總的法律條文——中國和香港政府日益頻繁地針對在西方學習的學生採用這些手段施壓。 而各所大學則缺乏確保學生安全和反對鎮壓手段的機制。德國之聲記者Akanksha Saxena在阿姆斯特丹採訪了兩名面臨跨國鎮壓的學生。
德語媒體:在非洲「一呼百應」的中國
豐富的原材料、潛力巨大的市場、地緣政治——對非洲影響力的爭奪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從這次中非論壇的盛況來看,北京在這場競賽中佔據了上風。《商報》則關注德國工廠生產成本高昂和中國市場風險上升使大眾汽車面臨「有毒
德國軍艦會否穿越台灣海峽?軍方諱莫如深
在太平洋巡航的德國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目前停靠韓國仁川,下一站是馬尼拉。該艦是否會取道台灣海峽?——德國海軍少將拒絕透露具體航線,強調首要任務是維護通航自由。
中國綠能產品產能過剩?非洲正需要
清潔能源項目正在中國與非洲的經貿關係中扮演越發重要的角色,北京希望此類「小而美」的項目能夠避免以往大型工程帶來的債務風險。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綠能產品在歐美市場受阻,亟需拓展包含非洲在內的新市場;而非洲也迫切需要改變電力緊缺的現狀。
涉嫌參與在中國的欺詐項目 德國環境局拒發德企氣候證書
因涉嫌欺詐,德國聯邦環境局拒絕向德國石油企業頒發8份氣候證書。這些企業稱其通過在中國的氣候保護項目減排溫室氣體 215,000 噸。但德國聯邦環境局認定其中存在造假等違規行為。
德語媒體:中國的非洲戰略正在發生變化
同以往一樣,本屆中非合作論壇上,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再次向與會的50多個非洲政府首腦做出慷慨承諾:中國將在今後幾年後,向非洲投資510億美元,並將在當地催生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德企在中國投資研發熱情不減
儘管有關「脫鉤」和「去風險」的討論在德國政治和經濟界成為持續不衰的話題,但數據顯示,多數在中國的德國企業更看好研發創新的本地化。
超強颱風「摩羯」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陸 強度直逼「威馬遜」
超強颱風颱風「摩羯」的中心已於當地時間9月6日16時20分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以上。這是自2014 年颱風「威馬遜」之後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
中國國足:辜負了總書記的期望
周四,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中以0:7敗給日本,令中國球迷又一次大感失望。事實上,足球運動在中國很受重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曾多次就發展中國足球做出指示。
中國男足對戰日本史上最慘敗 實力差距多大?
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預選賽18強賽,9月5日中日之戰在東京開踢。現場湧進超過5萬人熱情加油觀戰,90分鐘左右,日本以7比0「血洗」中國,歷史性地贏得大比分。中國前國足隊長甚至說看得他想跳黃浦江,現場發生了什麼?DW記者帶來深入觀察。
「潤學」的盡頭是美國?還是日本?
中國新移民正流向世界各地,日本以其寬松的移民政策,便利的生活條件以及較少的反移民情緒成為知識分子、投資商等人士「潤」的首選地。
世界氣象組織:中國和歐洲PM2.5指標有所改善
聯合國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由於同人類活動相關的廢氣排放減少,去年歐洲和中國的空氣微顆粒物污染有所改善。
前幕僚遭控效命北京 紐約州長要求驅逐中國總領事
41歲的華裔女子孫雯涉嫌接受中國政府指示,在紐約州政府內暗自從事有利於中國政府的行動,並藉此獲得數百萬美元的不法所得。紐約州長霍楚爾回應此案,認為應該驅逐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美國國務院表示,黃屏確實已離任,但並非遭到驅逐。
中國對非洲貸款七年來首次增長
中國對非洲貸款額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增長,這表明中國似乎正在非洲大陸上尋求一種更可持續的貸款方案。
非洲在中國之手?
中國與非洲國家每三年會晤一次:第九屆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自2000年以來,中非關係迅猛發展:中國投資數十億用於基建,成為許多非洲國家最重要夥伴。不過,最蓬勃的時期已過。
約會新潮流 中國年輕女性委託女Coser扮「夢中情人」
一種被稱為「Cos委託」的趨勢正在中國興起。年輕女性委託女Coser扮演動漫或電玩中的男性角色,與二次元中的「夢中情人」在現實中約會。心理學家分析二次元約會流行的原因稱,這樣的服務有一定的療愈效果,不失為一種情感寄託。
土耳其高官證實該國希望加入「金磚」集團
土耳其執政黨發言人9月3日證實土耳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集團,但沒有說該國已正式申請加入。金磚國家集團將於10月下旬在俄羅斯喀山舉行峰會。普丁提議在這次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
日本限制出口晶片製造設備恐遭中國報復
彭博社本周一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警告稱,如果日本進一步限制向中國企業銷售和提供晶片製造設備,中國將對日本採取嚴厲的經濟報復。
德語媒體:莫迪基輔之行中的中國因素
俄羅斯發起侵烏戰爭兩年半之後,印度總理莫迪對烏克蘭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分析家們認為,作為俄羅斯的傳統盟友,莫迪的此次基輔之行,同微妙的中印關係也有直接關聯。
中國批評歐盟在南海問題上炒作、拉偏架
中國同菲律賓在南海不斷發生衝突,最新一起發生在上周六。美國、歐盟均發表聲明譴責中國的行為危險,中國指責歐盟不是海南問題當事方,因此無權指手畫腳。
希臘9月1日起大幅提高「黃金簽證」門檻
希臘推出的買房「黃金簽證」,吸引了大量包括中國買家在內的投資移民湧入該國。但如今,希臘政府大大提高了這一獲得歐盟國家長居許可渠道的價碼,漲幅超過三倍。
德國與菲律賓尋求在印太加強防務關係
柏林與馬尼拉希望盡快達成一項防務協議,以便開展聯合軍事訓練並促成潛在的德國對菲律賓軍售。
俄羅斯領空禁令幫助中國航空公司贏得競爭
俄羅斯因為入侵烏克蘭遭到西方國家制裁之後,禁止多家歐洲航空公司使用其領空。這一措施讓中國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得以提升,但這並非西方航空公司面臨困境的唯一原因。
新核時代:中美可能簽訂軍控協議嗎?
沙利文本周進行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八年來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中國不是任何雙邊核軍控協議的簽署國,而且正在大幅增加其核武器庫存,它有可能和美國進行軍控談判嗎?
又雙叒叕出撞船事件 中菲再次互相指責
中國和菲律賓再次相互指責對方在南中國海爭議水域故意衝撞對方船隻。馬尼拉與北京近來在該水域的對抗事件頻發,緊張局勢不斷升級。
中國施壓太平洋島國論壇 台灣譴責「蠻橫介入」
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公報刪除提及台灣的內容後,台灣外交部周六指責中國 「蠻橫介入」,並譴責中國「破壞區域和平及穩定的無理行為」。
中國海軍測量船進入日本領海 日方提出抗議
日本防衛省表示,一艘中國海軍測量船8月31日短暫進入日本領海。日本外務省已通過中國大使館對中方提出正式抗議。
上千項中國專利曾獲美國政府資助
美國專利局的數據顯示,總共1020項由位於中國的研究者申報的專利項目曾獲得過五角大樓、NASA等美國政府部門的研發資金,再次引燃了有關《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爭議。批評人士認為,中國方面正憑借該協定在生物科技、半導體等敏感領域獲益。
上一頁
第23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