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微軟:中國用網軍干預美選 針對反中候選人
距離美國大選倒數不到2週,美國微軟公司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俄羅斯、伊朗及中國都加大力道藉網路行動干預大選,包含駭客入侵、製作虛假影片、社群誹謗等做法,且越接近投票日,這些行動還可能進一步加劇。
親中國 疏西方?土耳其為何向金磚拋媚眼?
土耳其多次表示有意加入金磚國家組織,該國總統艾爾多安本周也到俄羅斯喀山,參加金磚國家峰會。中國和俄羅斯近年來逐步對金磚組織進行擴容。如果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加入,將是北京和莫斯科面對西方陣營的重大外交勝利。
IMF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稱刺激措施不足以提振消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周二(10月23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估。對美國的增長預期略有提升,德國經濟則將原地踏步。
大眾高管被中方驅逐出境 中國外交部:「因吸食古柯鹼」
多家德國媒體報導稱,大眾一名高管顯然已因「吸毒」被中國驅逐出境。受歐盟關稅以及中國電動車轉型的困擾,大眾公司在華業務遇到一系列困難。
德語媒體:梅賽德斯-賓士低估了中國競爭對手
以豪華和高性能著稱的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在電動汽車時代面對來自中國的嚴峻挑戰。《法蘭克福匯報》文章認為,這家德企低估了中國競爭對手追趕歐洲供應商的速度。《新蘇黎世報》文章關注了金磚國家的一體化趨勢以及在世界經濟中份量的增加。
中國稱已與梵蒂岡協商將秘密協議再延期4年
梵蒂岡與中共領導層於2018年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了一項秘密協議,並已於2020年和2022年兩次延期。中國周二稱雙方均對協議執行成效予以積極評價,決定再延期4年。
中國經濟拖累白酒巨頭茅台
茅台是中國的經典名酒,但該品牌如今卻在下降通道裡苦苦掙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的現狀,因為被視為「奢侈品」的這一佳釀早就不僅僅是用來滿足口腹之歡。
超越中國 印度在德留學生數量登頂
目前,大約有13.7萬印度人在德國工作。但是急缺勞動力的德國需要更多的外國年輕人。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印度學生來到德國留學,其總數已經超越土耳其、中國在德留學生,位居第一。德國聯邦政府也在今年10月出爐了吸納印度人才戰略。
德國總理肖爾茨:不應懼怕來自中國電動車的競爭
周一出席賓士首座電池回收工廠落成典禮時,德國總理肖爾茨表示,德國汽車製造商不應為來自中國的競爭而感到恐懼。
德語媒體:德國駐華大使眼中的中國
德國駐華大使傅融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談到,攝影頭在中國無處不在,中國當局總是確切地知道她在哪裡。《法蘭克福匯報》的署名評論認為,西方"不用害怕金磚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制度和自身利益有的相去甚遠。
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悄然形成邪惡新軸心?
根據韓國方面披露的情報,北韓方面可能已經為俄羅斯方面提供上千名士兵,投入烏克蘭戰場。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地緣政治局勢下,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正組成一個縮寫為CRINKs的新軸心,共同挑戰西方民主國家及其主導的國際秩序。
搶在金磚峰會之前 中印達成邊境巡邏協議
2020年,中印軍隊在邊境爭議地區發生嚴重衝突,一場冷兵器搏鬥造成雙方人員傷亡。由此帶來的緊張局勢至今尚未平息。
客座評論:南北韓會打起來嗎?
鄧聿文
世界不太平,東亞的三個火藥桶隨時處於點燃的狀態。不過,相對中菲的南海島礁之爭以及台海危機,南北韓這對同胞兄弟的對抗情形看起來更危險。
喀山金磚峰會將臨,印度如何制衡中國?
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將於10月22日至24日於俄羅斯喀山登場。作為唯一一個與西方結盟以圖制衡中國的金磚國家,印度將如何利用這次機會?
客座評論:習近平的退位和接班人問題
張俊華
最近中國境外的一些觀察家,似乎又興起了一輪對習近平前途的類似於算命佔卜的熱潮。有的甚至說,習近平的軍權已被剝奪,等等。筆者對此不屑一顧,因為很多所謂的事實,實際上大多是牽強附會的猜測。但他的退位和接班人問題確實值得探討。
專訪:譯者貝茨-讓德國讀者瞭解中國文學
她的辛勤筆耕之下,金庸、莫言等中文作家的作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德國讀者所熟知。她就是德國知名度最高的中文翻譯家之一:卡琳‧貝茨(Karin Betz)。
中國公佈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佈兩用(既有民事用途又有軍事用途)物項出口管制條例。本周美國宣佈對兩家中國公司和一家俄羅斯公司實施制裁。
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擬11月試營運
中國建設的秘魯錢凱港將從下個月開始試營運上海航線,然後可能根據需求向亞洲其他地點發貨。有分析稱,該港有望成為中國在南美洲最重要的樞紐。在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這一希望尤為強烈。
川普:若中國進入台灣 將征高額關稅
美國總統大選近在眼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將來中國「進入台灣」,他將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
德語媒體:為什麼柏林不願得罪北京?
《南德意志報》認為,中國對德國企業一直持「用完即棄」的態度,而且習近平也越來越重視安全而不是經濟,但是德國政界商界迄今不願正視這一點。《商報》的客席評論則抨擊柏林依然將對華關係置於對美關係之上。
巴黎車展:中國車商被嚇退了嗎?
從今年的巴黎車展上可以看出,歐盟剛剛靴子落地的懲罰性關稅並沒有嚇退中國車商,反而助推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IMF總裁:中國經濟已經龐大到不能繼續依靠出口拉動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必須從出口導向型轉為消費導向型,否則將面臨危險的增長放緩。
中國第三季GDP成長4.6% 保五挑戰大
中國18日公佈今年第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GDP年增速為4.6%,略高於市場預測。儘管官方稱「經濟回升向好」,但分析認為,中國房地產及消費低迷問題繼續拖累經濟,北京想達成「保五」目標,面臨不小挑戰。
解碼中國:迫在眉睫的全面貿易戰威脅
歐盟決定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中國則對歐洲的白蘭地、奶製品祭出反制措施。歐中貿易戰還會繼續升級嗎?歐洲汽車廠商對此憂心忡忡。
台灣官員:此次中國軍演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在評估本周中國環台軍演的幕後戰略意圖時,一名台灣安全事務高級官員表示,中國方面正在演練將軍事演習快速轉變為全面進攻的能力。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不排除中共利用任何時機、時間點,找任何藉口從事對台軍演。
川普、哈里斯會如何對待中國?
川普和哈里斯都視中國為美國的頭號挑戰者。但他們在對華貿易和台灣問題上有著不同的行事方式。
台灣在印度孟買開設辦事處 中國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
台灣在印度孟買市開設了新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周三(10月16日)晚間,該辦事處正式揭牌,從而成為繼新德里和清奈之後,台灣在印度設立的第三個駐外機構。
中國房地產急需強心針 住建部宣佈擴大「白名單」
中國政府宣佈了一系列旨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復甦的政策,包括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兆元人民幣,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以及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等。
客座評論:中國議題為何沒成為美國大選焦點?
鄧聿文
為什麼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及其候選人在這大半年選舉時間裡沒有拿中國說事,敲打中國?是他們的選舉策略原本就沒有這種打算和規劃,還是另有原因讓他們不想炒作中國話題?
巴黎車展 中歐車企擺擂台
儘管面臨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許多中國車企依然高調參加本周的巴黎車展。與此同時,歐洲廠商也在努力迎合那些對高價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消費者。法國總統馬克宏也現場參觀了巴黎車展。
分析師: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幅將創今年新低
本周五,中國即將發布第三季度經濟數據。法新社進行的問卷顯示,由於房地產危機和內需不振的情況仍在持續,儘管當局出台了一系列提振措施,第三季度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斯里蘭卡打擊網路詐騙,逮捕230多名中國嫌犯
在中國政府派出的安全官員協助下,斯里蘭卡警方已逮捕230多名中國嫌犯,他們被指控以國際銀行為目標進行網路詐騙活動。中國公民和台灣公民落入「電詐網賭」陷阱,前往斯里蘭卡從事犯罪活動,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老大難」問題。
上合組織巴基斯坦峰會召開 安全陰雲籠罩
中國總理李強10月14日在巴基斯坦為中資修建的瓜達爾新機場舉行了竣工啟用儀式。該機場是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遭到俾路支省分裂武裝分子的反對。李強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參加10月15日開始的上合組織峰會。
創單日新高:台軍方稱偵獲153架次中國軍機
「聯合利劍-2024B」軍演當日至次日的25個小時內,中國擾台軍機達到創紀錄的153架次。日本表達 「關切」並緊急起飛戰鬥機,美菲「海上戰士合作」年度軍演照例舉行。
中國9月出口遠低預期 貿易壁壘恐有長期影響
中國14日公佈9月進出口數據,顯示出口成長大幅放緩,進口也受內需疲軟影響,持續低迷。隨著西方國家持續對中國施加貿易限制,有分析指,相關措施可能會抑制中國長期出口成長。
菲律賓稱中國民兵船「故意側撞」菲方船隻
菲律賓漁業和水產資源局(BFAR)表示,一艘中國民兵船上周五在南海的派格阿薩島(中國稱中業島)附近「故意側撞」在那裡巡邏的一艘菲律賓船隻。
中國稱軍演圓滿落幕 歐美譴責籲克制
於周一展開的中國軍方「聯合利劍-2024B」軍演在同一天傍晚落幕,解放軍稱演習「圓滿完成」,台灣軍方表示本次偵測到解放軍比過往更大規模的空軍部署。美國和歐盟對此都呼籲克制並避免採取可能升高局勢的行為。
德語媒體:中美貿易戰威脅全球
《法蘭克福匯報》刊登客席評論,指出全球貿易正在受到中國以及西方國家的雙重威脅,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今後將越發艱難。《時代周報》則呼籲中美兩國盡早擱置貿易爭端,從而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人類共同挑戰。
連環強姦犯針對中國女性 德國警方發布中文警示
德國警方同時以德語、英語和中文發布警示,呼籲年輕中國女性謹防連環強姦犯。此連環案件至少已有4名受害者,均為中國女性。此人慣用的作案手段是通過網路,特別是「小紅書」或「微信」上的廣告,有目的地尋獵年輕的中國女子。
從伊朗導彈襲擊看如何防禦中國的轟炸
中國的導彈比伊朗的射程更遠但精度較低,美國及其盟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也和以色列不同,但專家認為伊朗對以色列大規模的導彈襲擊仍然提供了對印太地區類似衝突進行分析的依據。
中國舉行「聯合利劍B」圍台軍演 稱震懾台獨
中國解放軍14日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組織陸海空及火箭軍等兵力。中方稱,此舉為針對「台獨」勢力的震懾行動。台灣國防部譴責中國挑釁,重申兩岸互不隸屬。
中國總理周一開始訪巴行程 將出席上合組織會議
巴基斯坦外交部證實,中國總理李強將於周一開始訪問該國,並出席周二在伊斯蘭堡召開的上合組織峰會。
台灣國防部:中國遼寧號航母編隊駛入巴士海峽
在美國警告北京不要對台灣採取「挑釁」行動後,台灣國防部周日發現中國遼寧號航艦編隊駛入巴士海峽附近海域。同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枕戈待旦」戰訓影片,外界關注中國是否將發動對台軍演。
客座評論:金磚組織面臨「成長的煩惱」 中印俄各打算盤
鄧聿文
金磚國家組織是否會繼續接納新成員?這關係到該組織今後的國際定位和政治能量。上次擴員之後,阿根廷的事後退出讓金磚頗為尷尬。中俄印度等金磚大國今後要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繼續發生?
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否推動德國經濟增長?
多年來,來自中國的工業訂單為德國創造了成千上萬個高薪崗位。然而中國經濟放緩導致對進口德國商品的需求下降,並抑制了德國經濟的增長前景。中國政府近來宣佈了多項刺激經濟計劃,能否帶動提振德國經濟?
德國藥品短缺問題嚴重:為什麼會這樣?
多年來,德國以及歐盟一直面臨特定藥品的供應瓶頸問題:從抗生素到退燒藥,甚至連生理鹽水都出現短缺,而找到解決方案並非易事。
客座評論:如何判斷習近平的下一步經濟政策
張俊華
中國政府的政治不透明,使得國內和國外的觀察人士對中國目前經濟走向很容易感到迷茫。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習近平上台後在關鍵時刻的幾次表現,以及目前的跡象,已經告訴了我們他在下一階段會如何擺脫困境。
賴清德雙十演說後 中國或對台灣實施經濟施壓
台灣總統賴清德發表雙十演說兩天之後,中國商務部表示考慮對台灣採取進一步貿易限制措施。路透社指出,這可能預示著,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或對台灣實施關稅或其他形式的經濟施壓。
解碼中國:德國外長與北京打交道時的麻煩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即將前往北京進行訪問。這也是柏林出台中國戰略後,貝爾博克的首度訪華。目前,北京和柏林之間存在著諸多爭議話題。
中國財政部記者會無驚喜 專家:措施缺乏具體數字令部分投資人失望
中國財政部長在周六的新聞發布會上並未公佈投資人熱切期待的大規模新刺激計劃。有分析人士指出,財政部表明提供支持的決心,但缺乏具體數字或令部分投資人失望。
上一頁
第20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