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川普称上任即對中國加徵10%、墨西哥加拿大25%的關稅
川普尚未就任已吹響關稅的號角,不僅狠罰中國,兩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沒放過。但專家指出,針對中國的關稅威脅在法律和政治層面更容易被接受。
中國——全球氣候政策的新領袖?
儘管中國政府在國內已經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但同時也嚴重依賴於煤電。隨著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如果美國退出國際氣候政策舞台。中國是否能填補這一空白?
反對中國向白蘭地加徵關稅 歐盟向世貿遞交訴狀
在歐委會啟動對中國的電動車加徵高達35%的關稅後,11中旬,北京宣佈對來自歐盟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磋商"即加徵關稅,為此歐盟在世貿狀告中國。
客座評論:川普会放棄台灣嗎?
鄧聿文
也許川普并不認為台灣很重要,甚至可以拿來與中國「交易」。但在美中關係日益趨向對抗的大格局之下,即便是川普也不能忽視台灣的戰略價值。
蘋果CEO庫克再度訪華 強調中國市場重要性
蘋果CEO庫克今年第三度訪問中國,並現身第二屆中國鏈博會。庫克再次強調了對中國合作夥伴的重視。此外,庫克也出席了李強與中外企業高管的閉門會議,會議內容涵蓋供應鏈及貿易問題。
巴庫氣候峰會就每年3000億美元氣候融資達成協議
在會期延長30個小時之後,COP29聯合國氣候大會在亞塞拜然閉幕。談判各方就發達國家每年至少提供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達成協議。發展中國家批評這一數額太少,根本不足以應對氣候危機。
研究報告:中國重新加大對太平洋島國的投資力度
澳洲智库最新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中國重新開始加強對太平洋島國的魅力攻勢,北京對上述地區提供的援助和基建投資「都已有所回升」。
歐盟調查之下Temu仍勢不可擋?
虛假折扣、非法進口產品:歐盟對低價電商平台Temu提出嚴厲指責並展開調查。但Temu在歐洲的攻勢還能阻擋嗎?
中國導演及演員橫掃台灣金馬獎三項大獎
儘管台灣金馬獎遭中國當局封殺六年,但是今年報名參賽的中國大陸電影作品數量達到歷年之最。其中《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和《漂亮朋友》分別斬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
美商會:拜登政府將在感恩節前公佈新一輪對華晶片出口限制
路透社獲得的一份美國商會發送給會員的電郵顯示,華盛頓下周將公佈新規定,將200家中企列入貿易限制名單,禁止美國供應商對其出口晶片及相關產品。儘管餘下的任期時間有限,拜登政府仍將繼續推進其限制中國科技領域的計劃。
德語媒體:中國催生出奇招
為逆轉生育率危機,中國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其中一些備受爭議的措施也引起了德語媒體的注意。相關報導中有專家分析相關措施的有效性,也有網民建議向台灣學習。
棋王賽史上首次!亞洲棋手的巔峰對決
現任世界冠軍、中國棋手丁立人即將迎戰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挑戰者、印度棋手古克什。這是138年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歷史上,首次由兩名亞洲棋手爭奪世界棋王頭銜。
德語媒體:歐洲需要去適應中國
過去一周來,中國在南美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攻勢,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先後出席了利馬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和里約熱內盧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
中國增加對9國單方面免簽 日本表示歡迎
中國本周五(11月22日)宣佈擴大免簽政策,在原有對29國實行單方面免簽的基礎上,新增對日本等9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並將免簽停留期限自現行15日延長至30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對此表示歡迎。
歐爾班邀請納坦雅胡访問 中國提醒不能搞雙標
國際刑事法院(ICC)對納坦雅胡等因涉嫌戰爭罪發布逮捕令引發不同凡響。作為該法院的成員國,匈牙利總理公開表示ICC的做法"厚顏無恥"。
Northvolt申請破產保護 歐洲電池產業遇挫
在亞洲主導的電動車電池市場上,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曾被譽為歐洲的希望。但由於出現巨額虧損且爭取救助資金失敗,該企業本周四(11月22日)宣佈根據美國法律申請破產保護,並尋找新的投資者。
川普二進宮:雙線作戰還是聯歐抗中?
川普勝選重返白宮後,外交政策的頭號對手無疑仍是中國。無論是軍事和經濟上,中國都對美國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專家認為,聯歐抗中對美國最為有利,但川普是否也這麼想呢?
美國德克薩斯州切斷與中國的投資關係
共和黨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以金融和安全風險為由,下令禁止州政府將公共資金用於在中國投資,已持有的投資應盡早出售。
客座評論:北京的四條紅線——習近平的「熱戰」訊號
張俊華
習近平給美國劃的四條紅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台灣問題。這意味他要動真的。這也意味著北京已經開始準備從「冷戰」升級到「熱戰」。
中企參加競標必須分享技術?專家:須審視合法性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歐盟12月一項10億歐元的電池開發項目補貼,可能要求中國企業參與競標的前提是必須分享其技術。專家指出,若消息得以證實,其合法性須受到檢驗。
中國拒絕會晤美防長 奧斯汀表示遺憾
本周,東南亞聯盟(ASEAN)在寮國舉行國防部長會議,美國曾提議與中國舉行雙邊防長會談,卻遭中方拒絕。
德語媒體:黃之鋒被判刑 中國淪為西方之敵
黃之鋒、戴耀庭等40多名香港民主派人士被判刑,引發了德語報刊高度關注。《新蘇黎世報》指出,北京指望在打壓政治自由的同時保持香港經濟繁榮,這是不現實的。《世界報》社論則立場鮮明地將中國定性為西方的敵人、不配當任何領域的夥伴。
為躲避關稅 軒尼詩考慮將裝瓶工序轉往中國
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的軒尼詩公司正在研究一項在中國境內為其干邑白蘭地裝瓶的計劃,以應對中國的反傾銷措施。但這一計劃已經引起了軒尼詩法國工人的罷工抗議。
又是中國商船損壞海纜?已被丹麥海軍攔截
11月18日波羅的海海底通信電纜因「外力作用」斷裂一案,現在有了最新進展:一艘中國籍貨船被發現事發時形跡可疑,現已被丹麥海軍攔截。德國防長已經明確表示,此案「顯然是蓄意破壞」。
國際組織擬禁「捕鯊割鰭」遭中國日本阻攔
在一次海洋資源保護會議上,中國和日本再次阻止了禁止在大西洋「捕鯊割鰭」(Shark finning)的協議。此舉激怒了生態保護人士。
G20現場:「聯巴制美」 習近平給川普下馬威?
G20峰會落幕,各國通過的宣言強調反貧窮、維護多邊主義、因應氣候變遷等,與主辦國巴西和中國的態度不謀而合。中國屢屢強調「全球治理」與「公平世界」,佔盡鋒頭。如果巴西是本屆隊長,中國可謂是這屆掌旗手。
德國指中國助俄羅斯生產無人機 貝爾博克:"必將引來後果"
相關機構正在調查中國與俄羅斯在軍事裝備領域是否存在直接合作。如果這一情況屬實,可能會對中國實施制裁。
客座評論:川普2.0對中國是否會超級強硬
鄧聿文
如果在和中國打新一輪貿易戰的同時,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發難,很可能會引發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而這將不符合川普任內沒有對外打過一戰爭的人設。
一週兩起無差別殺人案件 中國怎麼了?
繼上週珠海汽車撞人致35死後,江蘇一所職業學校16日傳出校園持刀殺人,造成8死17傷。兇嫌犯案動機引發中國職校學生實習「潛規則」討論;而這也是中國一週內發生的第二起致命攻擊事件。
德語媒體:中國會想念拜登嗎?
拜登與習近平進行卸任前最後一次會談受到德媒關注,有德國媒體指出,川普将重返白宮:「北京很可能很快就會帶著懷念回想起拜登的執政期。「而《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評論則聚焦中國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指出,真正的中立從來就不存在,北京是俄緊密的政治盟友。
分別會見中國和美韓領導人 日本首相都談了什麼?
在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對面會談中,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表達了對中國軍事活動增加的擔憂。美、日、韓領導人會後的聯合聲明中也專門提及南中國海和台灣議題。
APEC秘魯現場:中國的「實質影響力」究竟做到何種地步?
在APEC峰會期間,中國展示了其在東道國秘魯的影響力。專家分析指出,長期博弈是中國的地緣政治與商業哲學。南美棋盤上勝負還未到最後,但中國佔的面積只會愈來愈廣。
德語媒體:美國關注中國 歐洲將被冷落?
川普上任後,美國的地緣政治注意力必然聚焦於中國。德國《商報》擔心,歐洲將被冷落,沒有努力擺脫對華經濟依賴的德國更有可能遭到美國的打擊。奧地利《標準報》則分析認為,美國可能會試圖離間中俄關係,而歐洲在中美俄三角博弈中會有獨特作用。
中國十月工業產出增長放緩 零售超預期
10月份中國工業產出增長放緩。受危機影響的房地產行業仍未出現明顯轉機。儘管消費者的購買活動有所回升,但要求中國政府加強近期刺激經濟的的呼聲仍在持續。
鎖定在德華人女性犯案 連環強姦案嫌疑人落網
德國警方周五通報,一名中國籍男子因涉嫌連環強姦案周四在黑森州被捕。該名43歲男子被指控佯裝看房進入公寓後制伏受害者並實施性侵。
客座評論:報復社會何時休?
張俊華
政治學者張俊華分析認為,習近平對珠海事件下的指示強調的是「堵」,而不是追根溯源,從制度上、信仰上去尋找原因,重建傳統。這將意味著珠海事件今後依然會層出不窮。
媒體:賴清德將出訪太平洋 過境夏威夷或關島
據路透社獨家消息,台灣總統賴清德計劃在未來幾周訪問太平洋邦交國,可能會在夏威夷以及關島過境。
大英博物館獲得價值10億英鎊中國瓷器藏品捐贈
一批價值10億英鎊的1700件中國陶瓷私人收藏品被捐贈給大英博物館。這筆捐贈從價值和數目上創下大英博物館受捐的歷史紀錄。
FBI:中國駭客入侵美「多家電信公司」
美國聯邦調查局周三稱,調查顯示,與中國有關聯的駭客竊取美電信公司的用戶通話記錄以及數目有限的政界人士的通訊訊息。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在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也將提及美國對據信為中國駭客行動的調查。
00後女孩代孕流產 黑產鏈再引倫理熱議
中國一名00後女孩被誘騙進入非法代孕產業,懷孕5個月後流產的經歷在社群網站上並迅速轉載,引發了有關女性權利和社會不平等的激烈討論。
這一次,中國還能應對川普的關稅戰嗎?
川普在競選中威脅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60%的關稅。他在上一任期內,也曾對中國揮舞過關稅大棒,但與那時相比,中國經濟目前面對更棘手的問題。
與中國在南美的貿易戰 川普已經輸了?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齊聚秘魯首都利馬之際,中國在該國以及南美的經貿影響力引人關注。習近平前往秘魯與會,預計將為中國在該國修建的巨型港口錢凱港剪綵。無論在川普第一任期還是拜登任期內,中國都進一步擴大了在這一被視為美國後院的地區的投資。
BioNTech將斥巨資收購中國公司 以期推進抗癌藥研發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宣佈將收購中國生物醫藥公司普米斯生物技術(Biotheus),以加強其抗癌類藥物的研發。
德語媒體:川普上台 中國經濟難上加難
北京上周通過10兆元的拯救方案,但不是用於消費,而是消化地方債。《明鏡周刊》作出分析,認為中國的經濟困境在川普上台後可能更是難尋出路。此外,德語媒體也關注中國鄭州大學生的「夜騎開封」。
衛星圖像顯示中國為製造核動力航母做準備
美聯社報導引用一份調查稱,中國在四川省樂山市郊區興建的一座核反應堆設備將很快投入運行。從收集到的資料判斷,該設備與製造核動力航空母艦有關。
紹伊古會王毅:中俄須對抗美國「圍堵」
俄羅斯高級官員紹伊古周二向中國外長王毅表示,兩國最緊迫的任務是應對美國的「圍堵」。二人在北京出席安全對話。
日本眾院選舉 石破茂得以留任
第二屆石破內閣須應對日本國內物價上漲等問題,以及國際上川普即將重返白宮、日本與中國、北韓關係緊張等挑戰。
雙十一購物節:中國消費者不再狂歡
從「光棍節」到「剁手節」,「雙十一」在過去十多年演變為中國電商的巨大商機和消費者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不過在經濟下行的陰影下,企業和民眾已經熱情不再。
聯合國氣候峰會:補償多少才是公正?
本屆世界氣候大會COP29上,一個焦點是,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時,應當從發達工業國、氣候危機的責任國獲得多少資金支持。
消息人士:台積電周一起停止向中國提供7納米及更先進製程晶片
路透社引述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從周一(11月11日)開始,台積電將不再被允許向中國客戶供應通常被應用於人工智慧(AI)領域的高階製程晶片。
上一頁
第18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