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春晚機器人熱舞甩帕出圈 網民辣評:為什麼不給穿褲子!
今年中國春晚上最吸引眼球,最引起熱議的莫過於機器人登台「扭秧歌」,台上動作絲滑順暢,而在後台顫巍巍走路的樣子也引起網友熱議調侃。看完這段AI高科技熱舞,你有什麼感受?
DeepSeek衝擊波:中國AI技術趕上美國?
中國初創公司推出的人工智慧應用DeepSeek被稱為功能不輸ChatGPT,而運作成本遠遠低於目前已有的人工智慧模型。這一衝擊讓科技行業開始懷疑人生。
媒體:微軟和OpenAI調查DeepSeek是否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數據
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微軟和OpenAI正在調查DeepSeek 是否以未經授權的方式獲取了源自OpenAI技術的數據輸出。
客座評論:通縮陰影下的蛇年新年
張俊華
過春節是中國人和華人一年中的重要事件。但在經濟緊縮的環境下,春節前的中國消費勢必受到負面影響。要改變這種情況,並非一件易事。
王星案關鍵人「顏十六」被遣送回中國
據中國媒體報導,王星案重要犯罪嫌疑人顏某磊被捕並被遣返回中國。中國公安部稱,將深化國際執法合作,全力緝捕從事電信網路詐騙的違法犯罪嫌疑人,全力協調解救被困人員。
為保護海底電纜 台灣海警報告52艘可疑中國船隻
台灣海巡機構周一(1月27日)報告,已發現 52 艘懸掛「方便旗」的「可疑」中國船隻。台灣海警表示,一旦在台灣附近被發現此類船隻,將進行密切監控,以保護台灣的海底電纜通信設施。
客座評論:如何理解王毅說的「好自為之」,中國會解除對盧比奧的制裁嗎?
鄧聿文
不久前中美外長通電話時,王毅對盧比奧說「望你好自為之」一時間成為熱議話題。西方媒體是如何翻譯和解讀這句話的?盧比奧目前仍在中國的制裁名單上,政治評論員鄧聿文分析認為,對於這個問題,中方可能有兩種解決方式。
中國製造業活動四個月來首次萎縮
隨著工人開始離開裝配線,返回家鄉過農歷新年,中國1月份製造業活動四個月來首次下降。
牆外文摘:TikTok事件,新時代的好萊塢冷戰片
有評論認為,跟美蘇冷戰時期相比,美國影視產業對中美冷戰的反應是一片空白。而仍在進行中的TikTok事件,則是新時代冷戰電影的最佳題材。
德語媒體:川普的這兩個決定對中國影響幾何?
德正
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對中國而言未必是壞消息?此外,在關注川普的「Stargate」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項目時,有德語媒體再提美國對台灣晶片的高度依賴以及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
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人口紅利即將耗盡?
在中美對峙的背景下,越南成為頗受西方資本青睞的替代選項。然而這個國家正在快步邁向老齡化社會,並且面臨著「尚未變富先變老」的風險。
菲律賓:因中方「騷擾」暫停科考任務 以漫畫書宣揚水域主權
菲律賓方面指控中國海警船和直升機騷擾菲律賓科考船,導致原定調查任務被迫中止。中方也對此事件作出表態。中菲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爭端再起之際,菲律賓推出一本介紹該爭端的漫畫書,遭中方批評。
川普称「寧願不必」對中國加徵關稅
有消息稱,川普有意在上任100天內訪問中國,在訪華之前不會想把中美關係搞僵。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四表示,他「寧願不必」對中國加徵關稅。
長平觀察:「中國正在營運巴拿馬運河」,川普可以用武力奪回嗎?
長平
為什麼川普要奪回「中國正在營運」的巴拿馬運河,卻要保護中國正在控制的TikTok?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如果以帝國擴張的方式讓某國更強大,誰都可能和專制國家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
美新任國務卿盧比奧變「魯比奧」?中國外交部回應
美國新任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一向以對華立場強硬著稱,並因此於2020年上了中國政府的制裁名單。近日,有媒體發現,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稿中,悄悄將這位共和黨政治家「改名」。
馮德萊恩:嚴酷競爭新時代來臨 也將與中國「建設性接觸」
在達沃斯論壇上,馮德萊恩強調歐美貿易關係重大,歐盟將盡早與美國新政府採取務實接觸。她同時重申歐盟推動貿易夥伴多元化,談及與中國有機會「深化關係」。
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 中國年輕一代熱衷「儲蓄」
由於新冠疫情後經濟陷入疲軟,以及房地產危機愈演愈烈,很多中國人變得越來越節儉。儘管政府在努力動員年輕一代多消費,但他們似乎還是對存錢更為熱衷。
川普上台 美中爭霸續演:歐洲何以自處?
川普开啟第二任期,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也正經歷深刻變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德國與歐洲如何定位自己的戰略角色?2025年1月20日,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參與一場討論,試圖就此給出答案。
調查:德國的TikTok用戶更容易對中俄有好感
德國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會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從TikTok獲得資訊的德國人,其中尤其是年輕人,更容易對俄羅斯和中國抱有好感。
川普说「中國在營運巴拿馬運河」 北京在當地影響力幾何?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表示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時,再次提到中國因素。北京在當地提升影響力的背景下,巴拿馬人民怎樣看待巴中關係?
歐盟就專利使用費糾紛向WTO發起對華訴訟
歐盟周一要求世貿組織 (WTO) 就高科技領域專利使用費糾紛對中國提起訴訟。歐盟委員會表示,中國授權其法院為歐盟高科技公司設定全球專利費率的做法不公平且非法。
中國兩起隨機殺人案兇嫌被處以死刑
中國周一(20日)針對2名在去年11月犯下無差別殺人案的兇嫌執行死刑,包含珠海駕車撞人的駕駛、62歲的樊維秋,以及在江蘇省無錫職校持刀殺人、21歲的徐加金。
美媒:川普计劃上任後訪問中國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川普有意在就職後100天內訪問中國。報導稱,川普与習近平已通過各自的代表討論了面對面會晤的可能性,另一個可能的選項是川普邀請習近平訪問美國。
牆外文摘:川普给了習近平入侵台灣的許可證?
有評論認為,川普关於佔領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的言論可不是玩笑。這是製造混亂的處方,它們造成的損害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如果川普坚持這些言論,「二戰」後美國參與建立的世界秩序將完全淪為笑柄。
中國藝術家雕刻「川普佛像」爆紅
福建陶瓷設計師洪金世以獨特幽默創作出的「西天懂佛川普”成為熱銷商品。然而,由於內容敏感,洪金世的作品已從中國電商平台下架,但在國際平台如亞馬遜和Temu上,仿品仍然熱銷。
美國將收緊小額豁免規則 或打擊Temu、Shein生意
美國周五(1月17日)公佈了一項新擬議規則,將收緊低價值進口商品的免稅規定,此舉被視為針對來自中國的低價貨物。這項建議取消了低價值商品的稅務豁免資格,即價值800美元以內的商品無需繳納關稅或某些稅款即可進入美國。
客座評論:中國經濟穩住了嗎?
沈凌
經濟學者沈凌認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去年中國GDP增長率在5%這個低水準上穩住了,這一方面來自9月底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緊急提振措施,另一方面源於GDP統計方面與國際接軌的修正。但真正水到渠成的增長率回升,還需政府打破「圍牆思維」。
中國經濟:2024年實現了官方目標 2025年挑戰更加嚴峻
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中國經濟在出口增長和刺激措施的推動下實現了政府給定的5%增長目標。但經濟發展整體不均衡的問題依舊嚴峻:出口強勁的同時,內需仍顯疲軟。
中國總人口第三年下降 出生率略升但難持續
中國人口連續第三年下降。世界人口第二大國面臨更為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短缺問題。
泰國總理要恢復中國遊客信心 坦承自己也曾遇到電詐
演員王星在泰國被綁架至緬甸電信詐騙園區的事件引起了輿論關注,為了恢復中國遊客對於泰國旅遊的信心,泰國總理許諾加強對遊客的安保。
中資收購將是大眾在德工廠新出路?
由於營銷業績不佳,大眾公司正在考慮關閉部分在德工廠或實施大規模裁員。有消息稱,中國汽車廠家有意接盤,而大眾員工和管理層似乎對中資收購也並不排斥。
「獵狐行動」與跨境脅迫:一中國男子在美被判兩年監禁
一名中國男子因參與脅迫一名前中國官員回國,在美國被判入獄兩年。這名男子被判犯有跟蹤、充當非法外國代理人等罪名。
盧比奧:美國必須改變方向以避免對中國的依賴更深
被川普提名為美國國務卿的盧比奧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強調,美國必須改變自己,「否則不出10年,我們連看什麼電影都將由中國決定」。
拜登卸任前夕對中俄等國的最新制裁措施或將助力川普
拜登政府正在為共和黨人唐納德‧川普1月20日就職新一任美國總統做準備,宣佈了不少新的政策。分析人士和官員們表示,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舉措將使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受益,為其提供針對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新談判工具。
格陵蘭與台灣:川普言論引中國社媒熱議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有關為了國家利益,不惜以武力手段佔領格陵蘭的言論,在中國社媒引發熱議。有人說,既然美國人可以這樣做,「我們為什麼就不可以收復台灣呢」?
從出口冠軍到歐洲病夫 德國經濟怎麼了?
面對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德國經濟明顯招架乏力。高企的能源價格、高昂的稅負、官僚主義頑疾,讓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逐漸失去了國際競爭力
美國商務部禁止從中俄進口聯網汽車軟硬體
美國商務部1月14日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宣佈將禁止銷售及進口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和俄羅斯的聯網汽車硬體和軟體系統,以及聯網汽車成品。中國媒體稱,這相當於禁止這兩個國家的所有智慧型乘用車進入美國市場。
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25%
根據英國咨詢公司RhoMotion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25%。不過,就地區而言,中國銷量大幅攀升的同時,歐洲的銷售增速卻在放緩。
德國經濟連續第二年負增長 2024年萎縮0.2%
消費者因對物價和就業前景感到不安而不願花錢,機械、汽車、化工等重點工業備受打擊,「出口大國」的出口額下降——這些都導致德國經濟2024年出現衰退。歐洲最大經濟體2025年的前景也十分脆弱。
媒體:TikTok準備周日關閉美國境內服務
「不賣就禁」大限將至——據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如果1月19日美國的禁令如期執行,TikTok將在這一天關閉其美國用戶的應用服務。
歐委會稱中國限制採購歐盟醫療設備 或予以反制
歐委會發布最新報告稱,有明確證據顯示中國在政府招標中,對歐盟醫療設備存在歧視性對待。按照歐盟相關法規,若符合歐盟利益,歐委會或對中方參與歐盟政府競標也予以限制。
調查預測:受美國關稅影響 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料放緩至4.5%
路透社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率可能在2025年放緩至4.5%,2026年進一步降至4.2%。中國的決策者準備推出新的刺激措施,以減輕美國即將上調關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
關稅威脅助推中國出口貿易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2024年的出口貿易額以及出口順差均創下了歷史新高。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少西方企業正在加緊囤積中國商品,以免在即將到來的貿易戰中被加徵高額關稅。
五年來首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訪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代表團成員自1月13日至17日罕見訪問日本,是五年來兩國首次恢復軍隊間交流。中國外長預計下月受邀訪日為習近平出訪日本鋪路。
自評外交政策 拜登稱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4年任期即將告終,他自認替川普留下了「一手好牌」。
中國富裕消費群體猶豫不決 德國豪車在華銷量下滑
保時捷、奧迪和寶馬等德國主要汽車製造商去年在其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中國市場都遭受了重大損失。受房地產危機和經濟疲軟的雙重打擊,中國富裕消費群體在購買奢侈品方面變得猶豫不決。
趕在川普上任前 美日菲承諾深化三方合作
川普上任在即,美、日、菲三國領導人線上會晤承諾深化三方合作。與此同時日韓外長舉行會談,圍繞與美三邊合作展開。此外日相還將訪菲,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存在與影響力。
川普上台前 中國全球貿易順差創紀錄
2024年中國出口勢頭強勁。特別是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即將上台前,中國出口再次發力。不過,接下來中國將面臨何種挑戰,以及與德國的貿易走勢如何?
牆外文摘: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破壞美國經濟
有評論認為,雖然賺錢的慾望是貿易和資本主義的根本驅動力,但對中國來說,它是第二位的。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破壞美國經濟,為中國成為世界頭號力量鋪平道路,其政策和項目的設計甚至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
德國基民盟主席梅爾茨強調德美共同點遠多於衝突
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前夕,德國基民盟主席、總理候選人梅爾茨呼籲歐洲應該團結起來,並強調德國與美國的共同利益遠多於衝突。德國現任總理肖爾茨則對川普的「擴張主義言論」表示擔心。
上一頁
第14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