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產業界:今年本國增長預期僅1.5%
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和新冠大流行瘟疫雙重打擊,德國經濟前景堪慮。周二(6月21日) 「德國工業日」 之際,該國最大經濟組織——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宣佈下調2022年經濟增長預測值一半以上。
歐洲能否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歐盟日前出台了行動綱要,旨在減低對單一國家原材料的依賴性。目前,歐洲的稀土供應絕大部分都來自於中國。
中國為何頻發極端天氣事件?
中國南部本月發生創紀錄的洪水災害,導致50多萬人流離失所。環保人士警告說,中國的碳排放量很有可能在2030年前持續增長。中國政府公佈的最新線路圖稱,到2035年,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可望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準。
德語媒體:危險的友誼
德國《世界報》關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緊密」的中俄關係及其給西方世界帶來的挑戰。《威悉信使報》則援引一名經濟界領袖指出:「以貿易促改變已失敗」。
中國:美軍機飛越台灣海峽威脅地區和平
中國軍方周六表示,美國軍機飛經台灣海峽,美方破壞地區局勢,危及和平穩定。美國媒體援引美國印太司令部聲明稱,一架美國海軍巡邏機飛越台灣海峽,以此表明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
上海禁堂食 餐館絕境求生轉「地下戰」
上海宣佈放鬆嚴格防疫措施近一個月後,一些禁令仍然沒有解除,大部分餐廳仍不能恢復堂食。絕望之下,有不堪重負的飯店暗中提供堂吃。而店主和食客花樣躲避巡查的囧境也引發網民的感嘆和吐槽。
專訪:金磚國家不會成為和西方抗衡的政治力量
第十四次金磚峰會周五閉幕,各國領導人通過線上會談達成了一份《北京宣言》。作為主辦單位,中國希望利用峰會達到什麼政治目標?和北京一直關係冷淡的印度在這次峰會上起到了什麼作用?而金磚國家是否能像普丁聲稱的那樣,構成和西方工業國家相抗衡的力量?
德語媒體:擺脫對華依賴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後,德國正在努力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同時,德國政府也在反思其迄今為止的對華關係,畢竟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層面上,中國的影響力都遠遠超過俄羅斯。
俄中瞄準「北約的阿喀琉斯之踵」?
俄羅斯將北約東擴作為入侵烏克蘭的理由之一。其實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才是北約和俄羅斯最「接近」的地方。雖然這裡主權上歸屬於挪威,但一份特殊的國際條約卻使得它幾乎成為俄羅斯人的天下。而中國也對它有著濃厚興趣。
中國「律師界良心」張思之去世
2022年6月24日,中國律師界「泰鬥級人物」張思之逝世,享壽95歲。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江平評價張思之是中國律師界「最能體現批判精神和獨立精神」的代表。
研究報告:新冠疫苗施打頭一年挽救生命2000萬
這份研究報告認為,如果世界衞生組織在2021年底前實現40%的疫苗覆蓋率的目標,另外60萬例死亡本可以避免。
戈爾巴喬夫前顧問:中美兩國將主導全球
格林貝格(Dr. Ruslan Grinberg)曾常年擔任戈爾巴喬夫的顧問,現在仍是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這位目前生活在德國的學者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了他對俄烏戰爭以及世界局勢走向的看法。
中國房市困境尋出路 誰在「惡意不買房」?
中國房地產市場近一年以來走向低迷,讓本已放緩是經濟增長缺失動力。中央政府放寬管控後,地方為救房市推出的刺激、甚至硬性措施,開始讓人大跌眼鏡。
中國駐澳大使:中澳關係惡化是澳洲先開「第一槍」
中國駐澳大使肖千週五(6月24日)稱,中澳關係惡化早在2018年,澳大利亞下達華為禁令就已開了「第一槍」。肖千發表演說的同時,也遭人權抗議者多次打斷。中澳年底將迎來建交50週年,墮入冰點的雙邊關係可能修復嗎?
準備開放邊境?台灣、香港各有顧忌
在世界多國逐漸開放邊境之際,中國、香港和台灣都尚未解除國際觀光客禁令及入境隔離的相關防疫規定,但最近香港及台灣似乎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開放邊境?
德國男排為何拒絕參加與中國男排23日的比賽?
因德國男排拒絕參賽,原計劃6月23日下午3時在菲律賓奎松站舉行的世界男排聯賽德中男排的比賽取消。中國男排被判3-0取勝。「德中男排之戰取消中國獲勝」在中國社群網站登上熱搜。德國男排為何拒絕參加這場比賽?
德語媒體:台灣的軟實力
俄烏戰爭的爆發,對台灣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一方面,台灣所處的危險境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國際關注,另一方面,台灣對烏克蘭慷慨的人道援助,也贏得了眾多中東歐國家的尊重和認同。
千萬畢業生湧向職場 最大畢業潮遭遇最嚴峻就業環境
中國就業市場今年夏天將迎來超過一千萬大學畢業生。但在經濟增長放緩、疫情封控前景不明的陰影下,他們的人生規劃能實現嗎?
客座評論:中德政治互信的崩潰
人與人之間需要信任,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不免是這樣。信任的前提就是誠實、透明、遵守規則。而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自2012年起,習近平領導的中國,顯然在與他國尤其是西方各國間互信方面虧損日趨嚴重。
加快電動車轉型 寶馬沈陽裡達新工廠開業
德國豪車品牌寶馬在中國的第三個汽車組裝廠正式投入生產,主要用於生產電動車。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動車市場上,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等品牌正在失去競爭力。
台美展開國安對話 商會籲加速自貿談判
台灣與美國本週展開國安高層對話,聚焦如何抗衡中國軍事威脅,外界關切華府會否提出新的台灣防務政策。與此同時,台灣美國商會發佈《2022台灣白皮書》,敦促拜登政府應「緊急」展開與台灣的自貿談判。多頭並進的合作與討論,代表美台關係加溫中嗎?
中國知名維權人士許志永案開庭 審理不公開
中國知名維權人士許志永活動人士許志永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案件6月22日在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法院不公開開庭。維權律師丁家喜的案子據悉將於6月24日在同一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
油輪跟蹤組織:中國又進口伊朗石油用於儲備
據船運跟蹤網( shipping trackers )稱,上星期,又有一批近200萬桶伊朗石油抵達中國南部一海港,用作國家戰略儲備。
非高危險群重症率為0?張文宏領銜研究報告疑被刪
一項由張文宏領銜的研究報告發表顯示,對於相對健康的非高危險群來說,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種感染的重症率極低。該報告發表在上周六的中國疾控中心周報之後,受到國內外關注,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和討論。目前中國疾控中心的網頁上已經找不到相關文章。
北戴河禁駛 誰害怕特斯拉?
據路透社報導,北戴河市將在至少兩個月時間裡禁止特斯拉汽車行駛,引人聯想中共 「北戴河會議」可能在此期間舉行。與此同時,德國柏林警方也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警署地域。
新疆貨禁輸入美國 布林肯:號召盟邦打擊強迫勞動
去年底拜登簽署《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在6月21日正式生效,未來企業將必須證明從新疆進口的產品不是通過強迫勞動生產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譴責譴責新疆暴行,並號召更多盟邦和夥伴共同加入行列,把強迫勞動排除於全球供應鏈。
避免中國監管打壓 螞蟻金服脫鉤阿里巴巴?
螞蟻金服與阿里巴巴本是同根生,兩家企業關係緊密,如今打算各自脫鉤?路透社援引知情消息報導,為了走出中國監管打擊陰霾,螞蟻金服計劃與阿里巴巴的業務分離,各走各路,以免觸犯習近平的「紅線」。
中國軍機「擾台」路線深入菲律賓海 專家稱罕見
29架次中國軍機21日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創下今年迄今數量第3多紀錄。其中有軍機路線深入台灣東南空域並往東南方深入菲律賓海,這代表些什麼?
消息人士: G7峰會前白宮不會更動對華關稅措施
熟悉內情人士稱,出於抑制國內通膨考慮,有意部分改變對中國商品關稅政策的美國總統拜登不會在七國集團(G7)下周德國峰會前作出決定。
末代總督彭定康:習近平的做法損害中國的中期和長遠利益
在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末代總督彭定康推出其新書《香港日記》。他表示,香港的轉變"令人心碎",希望香港能再一次偉大。
涉拍影片侮辱非洲兒童 中國「叔叔」落網
中國公民「盧克」涉嫌在非洲國家馬拉維,付錢誘騙兒童用中文說出充滿種族歧視的口號,並將其拍成影片在網路出售。經外媒調查,該男還有其他剝削孩童等行為。馬拉維當局將盧克通緝後,目前他已在贊比亞遭警方逮捕。
德語媒體:棱角鮮明的對華政策也許利大於弊
中國是德國至關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對於一個對外不肯譴責俄羅斯發動的野蠻戰爭,對內在新疆等地殘酷踐踏人權的政權,柏林必須在經濟利益和價值觀之間做出選擇。
客座評論:從003航母下水看中國武統台灣的可能時間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的下水最近在中國輿論場廣受矚目,雖然003航母形成戰力至少還需要2-3年,但這艘航母的使命已成為討論熱點。
暴增55% 俄羅斯成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今年五月,中國從俄羅斯的原油進口量再創新高,比去年同期遞增了55%。至此,俄羅斯已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給國。由於侵烏戰爭引發西方制裁,俄羅斯煉油廠正在廉價拋售原油套現。
中國「618」購物節買氣冷 疫情重挫消費慾望
中國「618」購物節落幕,電商巨頭京東集團公佈總成交額創下3793億人民幣的新紀錄,但是和往年相比,年增率卻創下新低。這是否顯示中國在疫情衝擊下經濟下行、消費力疲弱?
分析:世界聚焦烏克蘭 中俄趁機逐鹿非洲
中國正忙著為本週登場的非洲之角和平峰會做最後準備。與此同時,非洲聯盟主席薩爾人正在巴黎向法國總統馬克宏施壓,要求放寬對俄制裁。路透社指出,當烏克蘭獲世界關注之際,中俄正持續深入非洲提高影響力,引發歐美擔憂。
芬蘭大學關閉孔子學院 德教育部長:不應設孔院
近年來,已有數十所西方大學因懷疑孔子學院是北京的宣傳機器,而關閉孔子學院,像是瑞典和丹麥。日前,德國教育部長接受專訪時也表示,反對中國對教學和研究有直接影響。
牆外文摘:「非戰爭軍事行動」針對台灣嗎?
有評論認為,如果北京要對台動武,不會把它視為一場低強度衝突來進行規劃,而是要面對一場可能美、日都會涉入的全面性戰爭。因此,《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的實施並非針對台灣。
上海石化化工部發生爆炸火災 一死一傷
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裝置區域周六凌晨發生爆炸火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傷。地區生態環境監測部門表示未發現空氣和水體污染現象。目前這一事故發生的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客座評論:台灣自造潛艦的五十年顛簸路
一則與台灣製造潛艦計劃相關的報導讓「潛艦國造」項目再次受到關注。從蔣介石到蔡英文,五十年風風雨雨之下,台灣潛艦夢想幾經曲折,但依然執著。
中國國企據稱正與卡達谈判液化天然氣交易
多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表示,中國國有能源巨頭正與卡達深入談判,投資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北田東擴及簽訂長期購買能源合同。
又是一年618:被摀住的李佳琦和錢包
今年的618,沒有中國「帶貨一哥」李佳琦的口紅秀。這位以美妝護膚出道的帶貨網紅因6月3日直播間出現的坦克冰淇淋蛋糕,遭到中國當局的全面封殺。同時在新冠封控措施的影響下,中國民眾今年的618更願意「捂緊錢包」。
德語媒體:再見中國 你好越南
《法蘭克福匯報》觀察到,對於不少在亞洲設廠的製造商而言,越南似乎是更好、更便宜的中國。《焦點周刊》則援引德國物流大亨指出,儘管中國存在問題,但「沒有人敢把中國隔絕於世界貿易之外」。
德語媒體:對中國的誤解
《新蘇黎世報》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反駁了有關今日中國的五個"謬論"。《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了周五下水的中國第三艘航母。
香港從不是英國殖民地?
香港正在醞釀的新版中學教科書中,在歷史的部分表示香港不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只是在香港實施殖民統治,北京從未放棄其主權。
消息人士:螞蟻金服重新上市出現重大轉機
馬雲旗下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如今又出現新的轉機。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央行已經接受了螞蟻金服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請。而這是螞蟻金服經過一年半的整改過程,重新恢復上市計劃的重要一步。
大眾汽車: 全球銷售仍低迷 工會質疑其新疆工廠
德國金屬業工會要求大眾汽車從中國新疆地區撤出,表示該公司必須對侵犯人權的行為「公開表達明確立場」。這顯然是在該集團監事會下次會議前向大眾汽車管理層施壓。
兩天銳減60% 俄羅斯擰緊德國供氣閥門
就在德國總理肖爾茨與其他歐盟政府首腦齊聚烏克蘭首都基輔之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繼續削減了對德國的供應。經濟部長哈貝克呼籲節約能源。人們越來越擔心普丁會徹底關上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閥門。
美駐華大使料中國清零政策將持續至明年初
中國的「清零」政策何時到頭?身在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作出自己的判斷。在最新的講話中,他也重申了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
中國第三艘航母下水 「完全自主設計建造」
中國海軍第三艘航母「福建艦」6月17日在上海下水。該艦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也是中國首艘配置電磁彈射裝置、採用彈射起飛方式的航母。
上一頁
第109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