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季辛吉警告美中衝突風險
季辛吉在接受CNN專訪時認為,佩洛西訪台「並不明智」,反而讓北京趁機威脅台灣。美國駐華大使在接受CNN專訪時則捍衛佩洛西有權訪台,並譴責中國「過度反應」從而破壞台海穩定。
美媒:習近平計劃9月出訪中亞 或見普丁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表示,習近平計劃9月中旬前往中亞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峰會期間他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見面。消息人士還透露,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訪台後,北京臨時增加了習近平這次的中亞之行。
中國發布今年首個氣象乾旱預警
在連續8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之後,中國中央氣象台周四(8月18日)發布氣象乾旱黃色預警。中國水利部已啟動乾旱防禦應急響應,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加大水庫出庫流量為下游補水。
塞爾維亞:中國人來採礦 當地人擔心什麼?
塞爾維亞東部的馬伊丹佩克是礦業重鎮,當地人祖祖輩輩依靠銅礦生活。不過自從中國公司紫金礦業收購當地礦山後,當地的開采工作日益頻繁。隨之而來的是每天的爆炸聲,周邊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一些活動人士在斯塔利查山頂扎營數天。他們擔心,這座山正在慢慢遭到摧毀。這樣的擔心究竟有沒有道理?德國之聲記者來到現場。
柬埔寨詐騙販運案:專家指中國滲透隱憂
台灣近期傳出數百人受騙滯留柬埔寨,引發輿論熱議。有台灣專家指,柬埔寨受中國滲透嚴重,增加救援難度;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則喊話海外「台胞」,若遇困難可求助中國使館,並暗批台灣當局消極處理,企圖「甩鍋大陸」。
中國於台海軍演 專家:促使澳洲強化區域安全合作
中國近期在台灣周圍的持續軍演,不僅升高台海的緊張情勢,也使印太地區的國家開始重新檢視如何應對新的局面。部分專家認為,中國的軍事侵略性將使澳大利亞與區域盟國強化相關的安全合作機制。
訪台官員遭制裁 立陶宛外交部召見中國代辦抗議
立陶宛外交部週四(8月18日)召見中國駐維爾紐斯的代辦,抗議北京對其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瓦伊丘凱維丘特訪台一事進行制裁,同時中方還單方面取消與該部所有形式的交流。立方聲明指出,此舉缺乏正當性且違反國際法。
德語媒體: 習近平可能不得不在二十大做出一些讓步
《新蘇黎世報》周四的一篇評論分析可能在今秋迎來第三個任期的習近平的當下處境,稱目前中國不斷尖銳的經濟問題不會危及、但可能「明顯削弱」習近平的地位;《法蘭克福匯報》則聚焦「中國芯」話題。
狀告中國新疆罪刑 維族代表律師親赴阿根廷申訴
兩個維族組織的代表律師週三(8月17日)在阿根廷向法院遞交一份刑事申訴,希望透過該國法院,依據普遍管轄權來調查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在新疆犯下的罪行。部分倡議者告訴德國之聲,相關調查或許能讓犯罪的人被繩之以法。
兩岸緊張情勢升級 台灣故宮制定文物疏散計畫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部分台灣的博物館正在制定計劃,以便在中國入侵的情況下,確保最重要的館藏能被運至安全的地方,不受戰火波及。其中,故宮博物院甚至已經開始了戰時應對演習。
不畏北京警告 美高官:美軍仍將通過台灣海峽
美軍將在未來數週通過台灣海峽執行「航行自由」行動,遭中國警告「犯我中華者,必將受到懲處」。對此,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克裡滕布林克週三(8月17日)稱,華府預料到北京會持續對台施壓,中方言行已破壞和平,美軍仍會照計畫通過台灣海峽。
聯合國專家報告稱新疆強迫勞動 中方:抹黑反華
不久前,中國才剛向國際勞工組織遞交反強迫勞動公約批准書。本週,聯合國專家即發佈報告指,新疆少數民族正遭強迫勞動,恐構成「反人類罪的奴役」。對此,中國外交部否認並稱,這是專家聽信「反華勢力編造的涉疆謊言和虛假訊息」。
美中兩國外交代表就氣候政策在推特上「鬥嘴」
阻止氣候變遷原本是中美兩國之間目前為數不多的可合作領域之一。不過這兩個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卻在網上就氣候政策問題大打口水戰。
長平觀察:華春瑩的「餐館」和蘇州警察的「和服」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推文中的餐館和一位蘇州警察眼中的和服有什麼共同點?時評人長平認為,日常生活化的愛國主義「再教育」在中國並非徒增笑柄,而是相當成功。
高溫乾旱 四川停產
因旱情加重,電站水庫水量不足,中國西南地區一些工廠已暫停生產。習近平主席試圖延長其執政期之時,經濟壓力增加。
廣西北海民眾上街 當局次日宣佈解封
因出現新冠疫情已封城數周的廣西省北海市,周二出人意料宣佈「轉入常態化防控」。網傳影片顯示,此前部分被封控的市民沖出小區上街抗議。
減少墮胎 完善托育:中國當局「組合拳」促生育
在中國出生率創歷史新低的背景下,當局近日宣佈了一系列支持生育、改善托育服務的措施。中國衛健委指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首要因素」。不過網友們則紛紛表示,首要因素是「幣子」和「房子」。
供應商將在越南生產蘋果手表和筆記型電腦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周二(8月16日)援引熟悉內情人士報導說,蘋果公司供應商正首次談判在越南生產蘋果手表(Apple Watch)和蘋果筆記型電腦(MacBook)。
美日防長熱線 共同譴責中國軍演發射導彈
日本新任防衛大臣濱田靖一週二(16日)上午與美國防長奧斯汀進行首度電話交談,並對月初的中國環台軍演試射飛彈,表達強烈譴責。同日,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托馬斯在新加坡亦談到,中國發射導彈越過台灣上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中俄友好影響中東歐佈局 專家:北京轉為專注雙邊關係
在波羅的海三國相繼退出中國於中東歐主導的「16+1」合作機制後,愛沙尼亞外長稱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是其中關鍵因素。中國在中東歐的佈局將如何變化?專家認為,中國接下來可能嘗試強化與該地區個別國家的雙邊關係。
美國會成員接連訪台 專家:應關注北京如何回應
在佩洛西訪台的風波尚未平息之際,又有一個美國國會代表團抵台參訪。專家認為,清楚明白美方安排這次出訪的時間點非常重要,而中國是否會做出同等強烈的回應也受各界關注。
日華懇會長傳下週率團訪台 恐再激怒中國
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參議院亞太小組主席馬基等人訪台後,日媒週二(8月16日)報導指出,由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友台的「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料將於下週訪台,並預定與蔡英文總統會談。這會否再次激怒中國?
香港最大涉及國安案件審理將不設陪審團
據法新社報導,香港律政司已下令對截至目前香港最大國家安全案作無陪審團審判。涉案數十名民主派人士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德語媒體:清零政策阻遏經濟發展
中國官方本周公佈的多項經濟指標均低於預期,種種跡象顯示,政府給定的5.5%增幅年度目標,已經變得愈加渺茫。而清零政策和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則是造成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
「新疆爭議」16個月 H&M復現天貓商城
天貓電子商務平台上,瑞典時尚巨頭H&M官方商店重新開張。16個月前,因批評新疆發生侵犯人權現象,該品牌被中國眾多網路平台和應用程式下架。
客座評論:北京「反切香腸」 以武逼統
如果說,過去外界對習的統一決心尚有疑慮的話,北京在時隔22年發布的第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告訴你,對這一點根本不用懷疑。問題只在於,什麼時候統一。
民調:近八成台灣民眾不怕中國軍演
台灣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受訪民眾「不後悔」佩洛西來訪、逾三成則表示早知道後果就應拒絕。78%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的實彈軍演並不害怕。
中國測量船遠望5號停靠斯里蘭卡港口
儘管有印度方面的安全擔憂,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5號依舊獲准在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停靠。這也顯示出斯里蘭卡目前陷入的窘境:這個深陷債務危機的國家不但需要印度的幫助,同時也急需中國的援助。
以精神病名義行打壓 人權組織批北京讓維穩凌駕人權
人權組織「保護衛士」16日發佈一份新的報告,揭露中國地方政府或警察幾十年來透過「精神病」的名義將至少近百名異議人士強行送入精神病院。報告作者表示,這個行之有年的作法顯示北京對「維穩」的重視。
德語媒體:中美之戰不可避免?
近一個月以來,美國國會要員先後兩次到訪台灣,中國軍方則加強了圍繞台灣的"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日趨緊張的台海局勢,會引發中美兩大國間的軍事衝突嗎?
北半球高燒不退 中國歐洲皆遭殃
在中國,各地高溫頻頻突破歷史記錄,長江流域啟動了旱災預案。在歐洲,高溫乾旱導致山火頻發,河流水位急劇下降更是嚴重干擾了工農業生產。
美國斷供EDA 中國晶片再遭「卡脖子」
美國商務部在8月12日宣佈對設計GAAFET集成電路所需的EDA軟體實行新的出口管制。8月15日,新規正式生效。由於中國絕大部分晶片研發企業都使用進口EDA軟體進行設計,此輪出口管制將造成不小的長期影響。
客座評論:823炮戰翻版 中國圍台志不在台
佩洛西訪台效應還在繼續發酵,在一個近乎冷戰的氣氛中,第四次台海危機正在靜靜地呈現出來,緩慢但是深刻地改變著西太平洋的地緣政治。
中國七月經濟指標低於預期
中國嚴苛的防疫措施對經濟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周一發布的多項經濟指標,均低於專家的預期。一般認為,政府給定的5.5%經濟增長目標已經很難實現。
過於模糊? 中國希望印度重申「一個中國」
印度對台海局勢做出低調回應後,中國駐印大使再次呼籲印度公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本周一,印度慶祝獨立75周年,總理莫迪提出25年內將印度建成發達國家。
上海宜家突遭封控顧客竄逃 全區再普篩
中國海南的疫情尚未平息,上海再傳爆發疫情。週末以來廣傳的影片顯示,上海一家宜家(IKEA)因有疫情足跡被官方管制臨時封控,大批顧客逃出賣場。事發門市所在的徐匯區官方也宣佈,再度進行全區普篩。
新冠疫情:中國新增病例創三月新高
中國新冠病毒新增感染人數創下三個月以來的最高數字。海南仍在繼續實施"封控"管理,數萬遊客被困在三亞。
阿迪達斯老闆:我們有失誤 但會重新贏得中國市場
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警告,若長期缺失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到2025年,阿迪達斯的銷售和利潤目標都會大打折扣。
「毫無希望」: 中國購房者對開發商失去了耐心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購房者抵制償還貸款和來自政府的壓力;而已經支付高額首付、身上背著貸款重擔的購房者卻遲遲等不到搬進新家的那天。
中巴經濟走廊:為什麼印度反對其它國家參與?
儘管印度表示反對,但北京和伊斯蘭堡似乎決意要推進中巴經濟走廊的擴大計劃,並邀請阿富汗等國加入。
中國新發現的「琅琊病毒」有多可怕?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周刊發的多國研究人員論文,中國山東和河南已經發現35人感染新出現的 「琅琊病毒」。這種病毒到底有多可怕,它會進行人際傳播嗎?
上海延長核酸檢測規定 海南滯留客分批返家
上海疫情逐漸平息,不過市民仍須進行每周一次的核酸檢測直到九月底。而南方省份海南省的疫情仍在上升階段。西部地區的新疆、西藏也發現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多個區域實施靜態管理措施。
印度反對無效?斯里蘭卡允許中國科考船靠港
斯里蘭卡方面周六重新向中國的「遠望5號」科考船發放了停靠漢班托塔港的許可。此前印度曾經就此提出抗議,原因是擔心這艘船藉機刺探印度的軍事行動。
美官員:美軍將在未來幾周通過台灣海峽
美國亞太地區協調員坎貝爾表示,儘管美中之間因台灣問題而關係緊張,但美軍仍會 「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部署」,包括「在未來幾周內正常飛越和航行穿越台灣海峽」。此外還提到將「繼續深化」與台灣的經濟合作關係。
高雄世界同志遊行取消 台灣批「政治考量」
高雄市去年獲得了2025年世界同志驕傲遊行承辦權。但是現在,由於和主辦該系列活動的國際組織InterPride就「台灣」名稱再生分歧,高雄市籌備委員會宣佈「被迫停辦」此次活動。
中國派戰機赴泰聯合軍演 美國軍艦將穿越台灣海峽
中國空軍將於周日(8月14日)派遣戰鬥機和轟炸機前往泰國,與泰國軍隊舉行聯合演習。白宮官員表示,美國將包括派遣軍艦和飛機在未來幾周內穿越台灣海峽。
長平觀察:怎樣對台灣人進行「再教育」?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近日談到台灣問題時稱:「統一後,我們要進行一次再教育。」時評人長平分析中共宣傳中的「也」字教育認為,「再教育」的背後是暴力和恐懼。
美印太總司令:「我們每一天都在努力避免戰爭」
數千名來自印尼、美國及其盟友的士兵周五參加了實彈演習。美國軍方將領指出,這是在中國圍繞台灣島進行「破壞穩定的行動」之後,華盛頓方面為防止地區衝突而採取的舉措之一。
德語媒體:中國海軍力量已超越美國
中國海軍擁有的艦艇總量已經超過美國,美軍雖然在航母方面仍佔據優勢,但這些航母卻要分別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執行任務。中美海軍力量的對比失衡,無疑對美國和台灣構成了挑戰。
中國5家央企同日宣佈將從美股退市
本周五(8月12日)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人壽在內的數家公司宣佈將從美國紐約證交所退市。美聯社指出,這顯示出中美兩國圍繞上市公司審計爭端而起的金融脫鉤日益明顯。
上一頁
第102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