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反腐風暴
反腐倡廉是中共多年來的工作重點,然而「無官不貪」也成了中國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實。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需加強自身反腐」
歐盟議會荷蘭議員布伊滕嫩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稱,多年來歐盟內腐敗現象未減反增
中國將設立預防腐敗局
中國政治高層決定組建國家預防腐敗局,作為根治癒演愈烈的腐敗的新舉措。在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內反腐敗迄今沒有成效的背景下,現在在國家層面上成立這樣的反腐敗機構,到底背景如何,預期如何。本台記者一通就此訪問了旅美學者劉曉竹。
反腐敗是香港媒體對兩會的關注焦點
中國大陸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本周陸續揭幕。今年的兩會是本屆最後一次年會,同時也是在今秋中共將召開「十七大」的背景下的一次兩會,所以格外引人注目。這一事件也引起了香港媒體的密切關注。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摘錄如下。
查處行賄外企也難逃
隨著預定金秋召開的17大臨近,北京領導層加大了反腐力度。在華外國企業也將成為剔除行賄毒瘤運動的目標。
世行調查報告:腐敗無所不在
腐敗與欺詐是世界銀行所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因為每多一美元賄金,世界銀行援助項目的受益者就少得一美元。為此,該組織2001年成立了自己的反腐敗部門。該部門現在公佈了2005至06年度的調查報告。德國之聲記者從華盛頓發來如下報導。
抗爭多半由腐敗引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干在山東視察時要求公安司法部門把「動亂扼殺在萌芽狀態」。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這一指示與今年秋季中共十七大和明年夏季北京奧運會有關,是為了從源頭上堵住抗爭民眾前往中央上訪。該報寫道:
迅速致富令希臘腐敗成風
希臘不斷曝出貪污受賄醜聞。幾周前竟然有市場監督部門受到了檢調機構的調查。但是新聞希臘人對這類新聞已經見多不怪。就在去年還曾揭發出一樁超市壟斷案,此案牽涉了教會,法官和律師,甚至還驚動了歐盟市場競爭問題專員克羅厄斯。因此看來,希臘執政的保守勢力三年前所做的嚴厲懲治貪污腐敗的承諾並沒有兌現。希臘目前在國際透明組織貪污腐敗國家排行榜上已經從第47名滑落到了第54名。
高層受審—西門子腐敗案越挖越深
西門子腐敗案又有升級趨勢。據巴伐利亞司法部證實,今年九月剛剛卸任的前西門子通信網路部經理Thomas Ganswindt本周二(12月12日)遭到拘捕。此前,西門子領導層首次公開承認集團內部幾年來一直存在著蠹蟲,財務總監喬・凱瑟(Joe Kaeser)表示,一筆金額高達4.2億歐元的款項去向不明。
世界反腐敗日看腐敗
本周六是世界反腐敗日。近日,國際獨立的反腐敗組織「國際透明組織」公佈了2006年度世界腐敗晴雨表。根據這項在62個國家舉行的問卷調查,總共有百分之九的被調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曾經支付過賄賂。中國大陸並未在調查的範圍之內。國際透明組織的廖燃表示:
德國媒體如何看上海腐敗案
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腐敗案件被揭發後,上海又挖出了從社保局長到第一方程式汽車大賽賽場經理等一批「蛀蟲」。上周,上海土地管理局局長也被免職查辦。法蘭克福匯報和萊茵郵報從不同角度報導了上海和中國其它地區的腐敗案。德國之聲選譯如下。
腐敗日甚讓阿富汗政府深陷危機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始終致力於打擊腐敗和裙帶關係。但是到目前為止,卡爾扎伊的種種努力均未取得成效。腐敗之風日甚一日:從普通的街道警察,到政府高層官員,法官和議會議員,腐敗惡習四處蔓延。阿富汗的法官甚至可以公然在法庭或法院的走廊上就賄款多少討價還價。下面是德國之聲記者從當地發回的報導。
國際透明組織國家腐敗指數:中國略有進步
國際透明組織11月6日公佈了2006年的「國際腐敗估計指數」。與10月公佈的企業指數不同的是,這是國家的腐敗指數。據這個指數,亞洲情況總體不錯,中國仍據中游,甚至略有進步。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與分析如下。
評論:腐敗醜聞沒有影響盧拉連任
巴西選民周日在第二輪投票中選出了自己的新總統,參加角逐的是現任總統——工黨的盧拉和和他的挑戰者社會民主黨的阿爾克明。盧拉以60.8%的得票率勝出,阿爾克明獲得38.2%的選票,比第一輪選舉得票還少250萬票。盧拉由此得以連任。德國之聲記者Johannes Beck為此發表如下評論:
深圳和阜陽的司法腐敗案
在調查上海社保基金腐敗大案方興未艾之際,深圳和安徽阜陽的司法腐敗案也陸續浮出水面。德國之聲中文廣播對此發表評述。
曼內斯曼腐敗案重新開審
自本周四開始,德國銀行總裁阿克曼以及其他五人又要每周兩天坐在杜塞道夫州法院L111號聽證室的被告席上。這是德國經濟犯罪案中最著名的曼內斯曼案件。這六名被告曾在一審中被杜塞道夫州法院宣判無罪。但德國聯邦法院裁定這一宣判無效。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北京腐敗問題正在動手術
繼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動用社保資金參與房地產投機一案被查辦之後,香港的「亞洲周刊」又報導說,中國首都北京市也遭到中國最高領導層的調查,雖然還不清楚此次政治整肅活動在北京的規模,但大規模調查組查辦北京市相關部門的行動據信還在進行。
出口國腐敗名單:中國第二台灣第五
國際透明組織今天(10月4日)公佈了它4年一度的出口國腐敗名單。在30個世界最大出口國中,企業腐敗程度最糟糕的是印度、中國和俄羅斯。台灣也很差,排在倒數第5。排在最前面的都是傳統發達國家,但它們也都有不少的問題,用國際透明組織的說法,這場比賽沒有贏家。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不除腐敗,發展中國家難發展
在目前新加坡召開的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年會上,發展中國家的反腐敗問題是一個非官方的重點。自一年前沃爾福威茨接任世界銀行行長一職以來,他就將此列為世界銀行的一個工作重點。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官員將很大一部分發展援助資金變成他們的私人財產。沃爾福威茨指出,不消除這一腐敗現象,發展中國家的窮人就不能徹底擺脫貧困。
軍隊反腐敗暗釀十七大風波
最近,中國官方新華社奉命發表了中國政治高層要求調查軍隊參與商業賄賂活動的指示,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高級將領因涉嫌腐敗被拘留雙規。中國官方為宣佈這樣重大政治動作,選擇的時機也非常引人注目,正好選在了八一建軍節的前後。於是,中國軍隊參與腐敗,反對軍隊腐敗成為中國高層政治關注的重點話題,就再度進入中國公眾的視野。
德知名企業又爆腐敗醜聞
法國佛吉亞汽車零配件供應公司首席執行官列維承認,為了保住激烈競爭的汽車市場,自2001年以來他的下屬曾賄賂過大眾汽車公司和寶馬汽車公司的高層人員。由於列維本人對公司的這一賄賂行為並不是毫不知情,因此事情敗露後他只得引咎辭職。下面請看德國之聲記者埃爾哈特發來的一篇報導。
中國貪官量刑過輕?
中國法院對中國共產黨內的貪污腐敗官員量刑過輕。據調查顯示,對將近80%的腐敗官員僅通過行政開除手段進行懲罰,許多免於刑事處罰。另外,服刑中腐敗官員也有很多通過各種途徑保釋的人數也在增加,甚至還有人保留了原有薪水和行政待遇。
賴昌星準備寫書拍電影揭露遠華案內幕
在加拿大法院裁決暫緩遣返賴昌星回中國之後,賴昌星開通了個人網站,並決定出書和拍攝電影,進一步介紹自己的成長經歷、披露中國政府官員借審理遠華案而大肆貪污腐敗的內幕。
中國芯傷了中國人的心
終於真相大白的「漢芯造假」事件不啻是打在「自主創新」的中國科研隊伍頭上的一記悶棍。日前,上海交通大學已經認定微電子學院院長、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進在負責研製「漢芯」系列晶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
中國:金融人才奇缺
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帶動了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但缺乏高水準的人才、尤其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其結果是管理混亂、監守自盜的現象屢屢發生。
中國銀行75名經理被炒魷魚
國際透明組織設立體育工作小組
人權組織「國際透明組織」呼籲各體育組織積極打擊腐敗。以反腐敗為宗旨的國際透明組織的代表近日在柏林公佈一份報告指出,日益強化的商業化趨勢助長了作假風氣。作為相關努力的一部分,國際透明組織德國分部專門設立了體育工作小組。
中國每年處決八千人, 錯案與腐敗嚴重
按照研究機構的估計,在中國每年處決的犯人數量大約有 8000人。這個數據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很多死刑犯根本沒有辯護人, 他們本身也沒有犯罪。有些犯人在被審問的過程中遭受虐待, 有些犯人根本就是無辜的。此外,因買賣犯人器官存在的腐敗也十分嚴重。
羅馬尼亞醫院腐敗成風
從明年1月份開始,羅馬尼亞便是歐盟正式成員之一了。但截至目前,腐敗現象依然屢見不鮮,甚至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腐敗手冊》對此進行了詳細說明。
腐敗是民眾抗爭活動增多的原因
1992年以來,中國有一百多萬黨員幹部因腐敗受到懲罰,其中120人曾高居部長級以上職位。商報說,腐敗就像帶吸盤腕足的章魚,牢牢控制了中國,不僅敗壞了道德,而且每年給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佔其總量的15%。在列舉官商勾結、賣官鬻爵、攜款潛逃等現象後,該報談到中央政府打擊腐敗收效甚微的原因:
共和黨議員腐敗,布希政府陷入困境
美國共和黨「游說教父」阿默拉莫夫醜聞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大,現在美國眾議院前領袖迪萊也宣佈辭職。不過,上周六迪萊公開表示,他願繼續留任美國預算委員會,並將參加11月舉行的國會選舉。
「我所做的是工作,而你所做的是腐敗。」
大的企業總想在聯邦議院做決議時對其施加影響,以期決議能夠對自己有利。因此它們要做所謂的院外活動。那些退下來的政治人物,由於與現任官員有良好的關係,因此被大企業僱用來做院外活動。還有一批議員也在為這些企業做兼職工作。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在議會表決時,他們為誰說話。
黑箱操作不可避免地產生腐敗
中國共產黨有6600萬黨員,僅最近兩年就有四百萬人入黨,其中大多數為企業經管人員和知識分子。清華大學一名新近入黨的女大學生對柏林日報駐北京記者說,「入黨為達到個人目的、找到掙大錢的好工作提供了機遇」,「入黨與共產主義沒有什麼關係」。柏林日報記者對當今中國的共產主義做了如下概括:
埃根離任,國際透明組織選舉新主席
國際反腐敗組織「國際透明組織」的創建人兼主席皮特.埃根目前正式離任。在他的領導下,12年來,國際透明組織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公民反腐機構之一。本周末,國際透明組織將選舉新主席。
大眾公司腐敗醜聞曝光
目前,數千名德國大眾公司的員工都在擔心失去自己的工作,而檢察機構正針對公司人事經理和企業職工委員會的成員展開調查。據說多年來,這些職工代表揮霍公款進行旅遊,還將餐飲費或其它的娛樂消費在大眾公司進行報銷。
公佈以金錢行賄的企業和廠商
中國政府決定,從明年起將公佈以金錢行賄的企業和廠商。南德意志報認為,此舉是為了在國際上製造中國政府嚴厲打擊腐敗的印象,該報接著寫道:
「石油換食品」報告出爐
66個國家的2200家公司捲入伊拉克「石油換食品」的醜聞。這是聯合國獨立調查小組在周四發表的最終報告中得出的結論。報告指出,這些公司賄賂了侯賽因,以便獲得貿易合同。
中國批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大準備在本周正式批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該公約誕生於2003年10月底,是聯合國通過的第一部關於反腐敗的國際性法律文件。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簽署了該公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對中國的反腐敗工作具體意味著什麼呢?
讀者來稿:中國腐敗探源〔10月第18輯〕
一位讀者寄來一篇頗花了番心血寫成的「中國腐敗探源」。由於篇幅實在太長,在此摘要刊載,作為讀者來函10月第17和18輯。其它來函作為第19、20輯發表。由於新版初期的技術問題,部分讀者來函無法正確收閱與刊登。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
讀者來稿:中國腐敗探源〔10月第17輯〕
一位讀者寄來一篇頗花了番心血寫成的「中國腐敗探源」。由於篇幅實在太長,在此摘要刊載,作為讀者來函10月第17和18輯。其它來函作為第19、20輯發表。由於新版初期的技術問題,部分讀者來函無法正確收閱與刊登。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
世界腐敗排行榜:中國又多腐敗了一點
德國在今年國際透明組織發表的反腐敗排名榜中儘管排名還比較靠前,但與去年相比還退後了一位。中國比去年退後了10位,排在第78位。就是說,中國的腐敗程度比去年嚴重了,或者其它國家的反腐敗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中國獨立公眾輿論的發展勢不可擋
新蘇黎世報駐北京記者在該報發表文章說,快捷的多種訊息傳播渠道推動了中國獨立公眾輿論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活表面看來已經自由化,但人們仍然沒有自由感:
「審計風暴」能否驅散腐敗邪氣?
挪用財政資金、私設帳外帳和小金庫。近日,中國國家審計署的一份報告再次公佈了這些屢審屢犯的問題,涉及的對象包括財政部、發改委、教育部等30多個政府部委。歐洲經合組織在一份有關中國問題的調查報告中指出,腐敗問題已經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構成了最嚴峻的挑戰。
經合組織:腐敗正在威脅共產黨的合法性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一份報告說,伴隨中國經濟改革,腐敗現象以「大躍進」的規模在增長,2004年腐敗涉及的金額相當於中國國民經濟總產值的3%到5%。中國政府也意識到,腐敗正在削弱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
兒子腐敗,老子受批 - 改革聯合國呼聲升高
在聯合國峰會召開前一周,一個獨立進行調查的委員會嚴厲批評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及其秘書長安南。
礦難的背後是腐敗
中國政府本周三(8月30日)宣佈,至今年底,將關閉7000個有嚴重安全隱患的小型煤礦,這一數量佔全國煤礦的三分之一。鑑於惡性礦井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北京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和壓力。不過,關閉和整頓煤礦,是否能解決問題,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
國際反腐敗組織主席埃根卸任
反腐敗組織「國際透明組織」的創建人彼德.埃根將辭去該組織主席的職務。現年67歲的埃根是法學家出身,擔任國際透明組織主席已有12年,周三他在柏林宣佈,將不再擔任這一職務。新主席將在今年11月的全體大會上通過選舉產生。
一些亞非石油國為何富不起來?
通常,豐富的石油礦藏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富裕。但是,在多個亞洲和非洲的產油國,情況卻並非如此。石油出口雖然可以帶來滾滾財源,但是這些國家的居民仍然無法擺脫貧窮。許多經濟學者注意到了這種狀況。
抗議活動每天都在發生
「瞭望」周刊估計,2003年,因官員腐敗、拖欠薪水或工作條件太差,中國共有三百萬人舉行了五萬八千次抗議活動。柏林日報注意到中國政府對待群眾抗議活動有了新認識:
治下腐敗盛行,吉爾吉斯前總統辭職
在執政15年後,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周一在莫斯科正式宣佈辭職。在此前一天,流亡俄羅斯的阿卡耶夫已在辭職聲明上簽字。據吉爾吉斯斯坦代表團一位成員表示,總統任期到周二結束。這一舉動為定於6月26日舉行的總統選舉掃清了道路。
德語媒體關注中國「反日」浪潮
日本有希望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消息在亞洲激起了抗議浪潮。北韓和韓國政府堅決表示反對,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也一浪高似一浪。新德意志報報導說:
上一頁
第14 頁,共1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