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反腐風暴
反腐倡廉是中共多年來的工作重點,然而「無官不貪」也成了中國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實。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計劃打擊軍內腐敗
一周港媒報摘:"六四"討論在香港升溫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是:"六四"二十周年臨近,有關"六四"的討論開始在香港升溫;同時,面對今天中國腐敗日益猖獗,政治體制改革卻步履維艱的的情況,人們也更為懷念當年開明、清廉的胡耀邦。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中國媒體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個:中國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成立超主權貨幣儲備的背景是什麼,用意何在?有污點的中國官員為何接連復出?中國封殺YouTube說明了什麼?德國之聲駐香港特約記者摘編如下:
Chi0903 China politische Reform
NVK-Vorsitzender Chinas schließt "Demokratie im westlichen Sinne" aus
刺激經濟計劃撥款用於何處還是謎
今年的中國人大會議縮短了會期,官方的解釋是今年會議期間不選舉、不通過新的法律草案,所以會期短於往年。但一些德語媒體認為,當前經濟形勢導致社會問題升級,各地政府官員不宜在首都停留較長時間。《南德意志報》寫道:
270209 Kenia Korruption
肯亞内戰結束已經將近1周年了,人們希望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但是,腐敗正在破壞這一希望,甚至導致了糧食危機。
維權律師劉曉原談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國群體性事件
中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日前承認一些地方幹部腐敗,損害農民利益而導致突發性群體性事件的問題。他同時強調,處理突發性群體事件在原則上不能使用警力。2008年,中國發生了多起規模較大的群體性事件,如貴州翁安,雲南孟連,甘肅隴南事件。而在經濟危機以及多個紀念日的背景下,今年更被認為是敏感之年。德國之聲記者苗子就此採訪了維權律師劉曉原。
腐敗的中國球-易建聯也可能「超齡」
在中國諸多行業腐敗盛行的大形勢下,足球醜聞更是層出不窮:北京國安隊與武漢光谷隊比賽時球員互相毆打,光谷隊認為受到不公正懲罰、憤而退出聯賽;去年十一月長春亞泰隊的德國教練米登多普因無法容忍比賽作弊的行為,執教僅三個月就掛冠而去。"日報"在報導了諸如此類的中國足球一系列腐敗事件後寫道:
特權腐敗是中國特色?
曾撰寫《民主是個好東西》的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日前接受中新社採訪,就反腐敗問題發表看法,其中提及體制外公民監督的必要性,並指出目前公民監督的體制很不完備,渠道也不多。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鬥。胡教授也談到了他對《零八憲章》中相關內容的看法。
081208 Korruption Transparenz
12月9日是聯合國反腐敗日。國際透明組織將公佈一份全球"行賄指數"清單,反映企業在各個國家的行賄情況。國際透明組織是一個非政府性國際組織,公佈"行賄指數"旨在消除世界各地腐敗問題存在的溫床。記者Helle Jeppesen採訪了國際透明組織組織的創辦者彼得•埃根博士。
從杭州路面坍塌看中國施工問題有增無減
從上周六開始已連續幾天驚動浙江省的杭州蕭山湘湖路段發生的地鐵工地路面塌陷事故造成7人死亡,10人失蹤。隨後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表示要立即查明事故原因、希望大家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德新社記者在報導中寫道:"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也伴隨著中國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築行業的施工標準,用材的選擇和當地官員的腐敗等問題仍然存在。"
陳水扁稱是政治陰謀受害者
因涉嫌洗錢、受賄和非法使用特別費用,擔任台灣總統長達八年之久的陳水扁被台灣檢察部門逮捕收監。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了事情的經過:陳水扁被戴上手銬時,向他的追隨者高呼:「台灣獨立萬歲!」該報接著寫道:
北京氣定神閒地看華盛頓權力交替
歐巴馬當選後,中國媒體認為,美國民主黨新政府的對華政策不會發生變化,因為美國需要中國在克服金融和經濟危機中發揮作用,也需要中國為解決一系列國際衝突積極合作。法蘭克福匯報就歐巴馬時代的中美關係前景寫道:
法國台灣軍火腐敗案17年後不了了之,可能涉及中國官員
9月25日讀者來信(下)
談論話題《中國的腐敗在於政府管制能力的弱化》《一個失去道德羅盤的社會》
Chi2409 Interview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周二,國際透明組織組織發布了今年的"清廉指數"報告,中國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72位。國際透明組織的這個"清廉指數"給各個國家的反腐敗情況從0分到10分之間打分,中國獲得3.6分。在180個國家中,超過5分,也就是達到"及格"線的國家只有不到四十個。德國之聲記者雨涵採訪了國際透明組織中國專家廖燃先生:
Babymilchskandal in China
「最近幾天,醜聞的程度日益清晰:過去幾年,數以萬計的中國嬰兒餵食的是摻假的食品,當局卻視而不見。貪婪地追求利潤、腐敗和漠不關心的態度混合在一起,至少已奪走了四條人命。」日報在談到中國毒奶粉事件的以上狀況後接著寫道:
山西襄汾潰壩事故涉嫌腐敗問題
310708 Olmert Rücktritt
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因涉嫌腐敗醜聞而受到來自多方的批評,壓力之大已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在出任以色列政府總理兩年半後,奧爾默特突然宣佈,不久後,他將辭去前進黨黨主席和政府總理一職。無論誰將成為奧爾默特的繼任,都將面臨著重新爭取民心的重任。記者從特拉維夫給德國之聲發來如下報導。
中國將面臨動蕩的年代?
德語媒體普遍報導了昆明發生的「七ㆍ二一」公共汽車爆炸案。科隆城市導報以諷刺的語調說,「造成人員死亡的公共汽車爆炸案不會使中國的共產黨領導人感到不安」, 這是因為:
220708 Bulgarien EU Korruption
在保加利亞,貪污腐敗問題相當猖獗,歐盟數以億計的援助款項往往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歐盟周三在布魯塞爾發表的一份報告,對入盟剛一年多的保加利亞提出批判,認為該國存在嚴重腐敗問題,而法制的不健全,更使得資金使用無法得到有效地監督。報告書同時也對同保加利亞一道入盟的羅馬尼亞提出評判,不過措辭要緩和得多。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讓人民說話並非破壞穩定
貴州甕安縣騷亂剛平息不久,浙江玉環縣坎門鎮又發生民工抗議事件。柏林日報就這些「群體性突發事件」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西方把示威視為社會存在弊端的標誌,而中國則認為是破壞穩定。」文章認為,穩定固然重要,但是:
歷史上的貪官當前仍然存在
「為了平息人民的不滿,中國領導人不斷開展反腐敗運動、實行嚴厲懲罰,但中國的腐敗問題至今遠遠沒有消除。」這是新蘇黎世報「奧運之外的中國」系列文章中最新一篇的主題。文章從清朝大貪官和紳談到今天中國的腐敗問題:
為什麼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傷亡特別嚴重?
汶川7.8級大地震發生兩天半後,營救廢墟下倖存者的最佳時間已經所剩無幾。目前死亡人數估計將超過2萬人,大約4萬人下落不明,很可能被掩埋在廢墟中。目前,餘震仍然不斷發生。
歐盟議會又爆出腐敗醜聞
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謂議員竟然領取聖誕金。歐盟議會的內部審查報告說,一些歐盟議員為他們的辦事人員領取過高的補貼,甚至以子虛烏有的助手的名義多領一份薪水。反腐局獲得的一份報告在布魯塞爾引起了轟動。但歐盟反腐局是如何工作的,他們工作的效果如何?
腐敗是孟加拉國一個頑固毒瘤
卡莉達•齊亞和謝赫•哈西娜,兩位在過去15年裡交替擔任孟加拉國總理,決定該國命運的領袖人物現在都身陷囹圄。這在全世界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事。
德國近八成民眾指摘政府反腐不力
德國民眾對聯邦政府反腐工作的努力持懷疑態度。據國際透明組織周四在柏林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77%的問卷調查對象認為德國政府反腐不力。近日媒體曝光的經濟界的幾起重大受賄醜聞更加凸顯了腐敗問題的嚴重程度。
巴西腐敗程度相當的驚人
據經濟審核公司PWC的一項最新報告顯示,大多數在巴西有業務的德國公司都低估了巴西國內的貪污腐敗程度,而給自己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巴西作為世界第十大經濟實體,被反貪污組織「國際透明組織」列為「非常腐敗的國家」之一。來自巴西本國的調查顯示,不少貪污腐敗團體與官方相勾結,有的甚至就來自政府機構內部。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西門子腐敗案:法院判二億歐元罰金
西門子公司賄賂醜聞給這家康采恩帶來巨大的經濟代價。慕尼黑中級法院判處它2億零2百萬歐元的罰金。這還只是針對這家公司的,對該公司若干高管的案子還沒有結束。此外,西門子公司在各地的案子還可能會帶來很大的處罰。德國之聲德語網記者報導如下。
揭發腐敗、維護道德有罪?
「自從實行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以來,『勞動模範』的稱號在中國已變得模糊不清。現在,黨發明了『道德模範』的新概念,以此鼓勵人民、也許鼓勵共產黨自己遵守倫理道德。」法蘭克福匯報以這段話談起了中國的道德現狀:
國際透明組織腐敗指數公佈:德國仍排名十六
本周三,位於德國柏林的國際透明組織公佈了2007年全世界各國貪污腐敗情況報告。報告指出,全世界許多國家普遍存在著貪污腐敗現象。其中腐敗最嚴重的是非洲國家索馬利亞。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西門子新總裁點燃反腐第一把火
數月以來,西門子集團深受腐敗醜聞重創,監事會主席馮•皮埃爾及首席執行官克萊因菲爾德因此而相繼下台。不僅德國檢察官正在嚴查此案,美國證券交易所監管以及華盛頓司法部也在積極蒐集資料。現在,西門子公司似乎開始正視反腐問題。
西門子腐敗醜聞繼續擴大
西門子公司的腐敗醜聞不斷。九月初,西門子公司發言人證實了南德意志報的報導,中國反腐敗部門正在調查吉林省一家醫院負責人購買西門子醫療儀器時收取賄金的問題。現在,以色列又揭露出西門子賄賂客戶的問題。
謝裡夫回國不成遠赴沙烏地
巴基斯坦前總理謝裡夫周一返回伊斯蘭堡。在機場降落後,謝裡夫即被警方以腐敗和非法洗錢的罪名拘捕,隨即被當局遣送往沙烏地阿拉伯。不久前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允許這位在1999年的政變中被推翻的前總理返回祖國。而這對現任總統穆沙拉夫的權力無疑構成極大威脅。
一周港媒摘要(2007年9月8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中國大陸政治新聞主要有以下一些:已故政治局常委黃菊的妻子被調查;江澤民親信、中央警衛局局長由喜貴被免職。
歐盟新成員國海關腐敗嚴重
明年1月1日開始,15個歐盟老成員國與2004年入盟的十個新成員國之間的邊境要全面開放。比如德國與波蘭,奧地利與捷克及與匈牙利之間都可以暢通無阻。而今年剛入盟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邊境仍沒有開放,因為那裡的邊境檢查還沒有達到歐盟要求的水準。那裡的腐敗現象極為嚴重,匈牙利的腐敗狀況也不容忽視。
法國家樂福設熱線鬥腐敗
法國家樂福設熱線鬥腐敗
腐敗案擴大成了性醜聞案
腐敗案擴大成了性醜聞案
西門子駁斥中國業務50%有腐敗嫌疑說法
西門子駁斥中國業務50%有腐敗嫌疑說法
懲治腐敗與電腦游戲相得益彰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的腐敗醜聞一波一波向四周蔓延。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腐敗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移交司法審理,上海房地產大亨周正毅通過賄賂在監獄享受各種優惠待遇並提前釋放後,現在二進監獄。更為轟動的是已故政治局常委黃菊的秘書王維工最近因涉及貪污案件被「雙規」審查。法蘭克福匯報對此做了詳盡的介紹後寫道:
中國商品危及消費者安全
在發生一系列食品和藥品醜聞之後,看起來中國政府在食品和藥品安全問題上要「動真格的」了。為了遏制食品和藥品安全失控的嚴重形勢,制訂了一系列新規定,並強化了檢查措施。揭發偽造食品和藥品的人甚至可以獲得高達五萬元人民幣的獎勵。日報注意到,溫家寶總理在廣播中說,我們有保障食品安全的法規,但由於執法不力,食品安全的法律沒有得到執行。日報接著寫道:
西門子經理阻礙清理腐敗案
德國著名高科技公司西門子腐敗醜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為嚴重的是,該公司多名高管繼續阻撓相關調查
重要的是治理造成鄭筱萸現象的機制
中國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鄭筱萸因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死刑,並於今天(7月10日)執行。公開資料顯示,鄭筱萸受賄六百多萬人民幣,為假藥發出批准文號。他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因經濟犯罪被判處死刑的第四位省部級以上的官員。德國之聲記者石濤針對鄭筱萸案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中國反腐問題,採訪了國際透明組織亞太區項目專員廖燃。
德國議員必須公佈外快收入
九名聯邦議員聯合向憲法法院起訴,要求推翻兩年前出台的聯邦議員收入透明準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周三(7月4日)對此作出判決,要求聯邦議員今後必須公開月收入超過一千歐元或者年收入超過一萬歐元的「外快」收入。
奴工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監督機制
中國山西奴工事件醜聞曝光之後,中國人大快速通過了新的勞工法。但本周一,廣東又發生三百多名水電站建築工人因罷工遭到廠方雇傭打手殘暴毒打的事件。那麼,明年元旦新勞動法生效後,中國工人的權利就能得到保障嗎?日報對此還有疑問:
農林水產大臣自殺,首相安倍人氣度劇跌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懸梁自盡,綠資源公團前任理事山崎緊隨其後墜樓而亡。屋漏偏逢連夜雨,安倍內閣今夏的參議院選舉或已無力回天。
前藥品監督局局長受賄案引起眾怒
本來對藥品負有監督職責的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卻見錢眼開,為偽劣藥品上市大開方便之門。下周,中國法庭將開庭審理鄭筱萸利用職權收取五百萬元人民幣賄賂的案件。法蘭克福匯報介紹了中國醫藥行業的腐敗現狀後寫道:
布萊爾十年:紅火開場,灰黯落幕
英國首相布萊爾即將卸任,在顯著的政績和致命的責難之間,十年執政的雙面首相留下許多值得評說。
西門子腐敗醜聞深化-監事長馮必樂辭職
德國西門子集團監事會主席馮必樂因公司腐敗醜聞引咎辭職。周四晚間,西門子集團以書面形式向上市的證券交易所遞交的相關聲明。據稱,馮必樂將在下周三監事會的會議上宣佈辭職。自從西門子集團爆出行賄醜聞之後,馮必樂受到很大的壓力。西門子的黑金賬戶就是在馮必樂擔任公司總裁期間設立的。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評論:腐敗在德國企業已成了家常便飯?
德國西門子公司董事會成員接連爆出醜聞。負責歐洲業務的西門子董事會成員費爾德邁爾本周二被拘留待審。據稱,在他的支持下,西門子違反企業法,向一個獨立於工會,但親僱主方的雇員代表組織支付了1000萬歐元。此外,西門子還被指為了獲得國外訂單而大規模行賄。除了西門子以外,還有一些德國企業也捲入腐敗醜聞。難道腐敗在德國經濟已是家常便飯了嗎?德國之聲經濟部主任發表如下評論。
上一頁
第13 頁,共1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