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之感
2010年6月25日2010年的5月,中國上海成為舉世矚目的地方。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這是世博會159年的歷史中,中國第一次成為這個國際盛事的東道主。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會,將是一場人類文明成果展示的盛會。有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齊聚上海,匯集人類智慧打造出一座面積達5.28平方公里的"理想之城"。二百多個風格迥異的場館,將為新世紀的人類生活探索新的模式,為締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生動的例證。世博會最跳動的元素是文化和科技,而這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富有創意的各國展館,充滿民族風情的表演,承載各國文化特質的展品,無不浸透著智慧和靈光,體現著人類超越自我的勇氣。世博會是濃縮的世界,當源遠流長的古老文化與日新月異的科技登上世博舞台,交融就成為不可抗拒的力量。無論有多少分歧,無論有多少隔膜,走進世博,就是走進了人類文明的家園,人人都是家園的主人。
縱觀世博會的歷史,都是被發達國家壟斷。唯此次上海世博會是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中國將通過上海世博會向世界證明中國綜合國力水準。領導者也期待把上海世博會辦成中華民族五千年璀璨文明和三十年改革開放成果的盛會,使之成為展示中國新形象的大舞台。毋庸置疑,今天的中國已經與世界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世界的未來與中國的發展前景密切相關。因此,我認為上海世博會的主要目標不是展示自我。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世界各國城市發展的先進理念,包括吸取他們的經驗和教訓。世博園裡來自世界的二百多個國家、國際組織、企業,不僅有最發達,也有發展中的國家,有最先進的科技,也有最原始的展示,反映出全球各地人的智慧,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一個很好的向世界學習的機會。學習全球先進城市的科技人文,自然生活經驗,把世博會辦成相互學習的場所。這才是一個泱泱大國的風范,才是上海世博會的實際意義。
作者:褚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