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06年3月23日)
2006年3月23日崛起的中俄將如何相處?
香港《明報》今天發表專欄文章,題目是《崛起的中俄將如何相處?》。文章寫道:「中俄關係現階段的特點是:雙方在戰略上互相依存,在能源和經貿上互相補充,並在一系列國家戰略問題上互相協調。與此同時,雙方也都各自與美國發展緊密的關係,由此也在戰略依存之中互相抱有一定的猜疑和警惕,其中既有對於對方發展與美國關係的猜疑,也有對於對方振興後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潛在擔憂。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從安大線到安納線直到泰納線,俄羅斯一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使中國吊足胃口而又不敢發作。」
《明報》的文章接著寫道:「因此,中俄目前的關係僅止於互有所需這一極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層面,而隱藏著深層的風險。這一深層風險就是中俄關係可能隨著中俄兩國相繼崛起之後,再次面臨「變」的格局。歷史上,中俄關係曾有過許多恩怨,也有過短暫的蜜月和長期的冷戰;如果說冷戰後的現實使雙方接近,務實、理性的思維使雙方解決了長達四百年的邊界糾紛,那麼面對未來中俄兩國相繼崛起的現實,這兩個大國又將如何相處?據西方的評估,俄羅斯崛起將是未來八到十年內就可能發生的事情。屆時,歷史是否會以另一種形式重演?這恐怕是中俄在目前新的一輪蜜月期裡就必須清醒思考的問題。」
文章最後寫道:「就目前而言,中俄關係有「二熱二冷」,亦即「老年熱,青年冷」,「上面熱,下面冷」:五十五歲以上的中國人,擁有強烈的「俄羅斯情結」,而三十歲以下的中俄青年人,則是在美國文化的巨大衝擊下成長起來的,缺乏共鳴基礎;同樣,中俄最高層的關係熾熱與下層政府機關和國民之間的冷漠,也形成截然反差。這兩個瓶頸不突破,中俄關係從長期看仍有隱患。」
胡錦濤訪美重點議程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訪問美國。在胡錦濤訪美之前,據今天的《明報》報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著名美國問題專家王緝思昨日表示,中美經貿問題和台灣問題將是下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的焦點,美國將會在這個重要場合重申其對台立場,並明確表示其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任何做法。他還引述美國高官的話表示,外間揣測台灣陳水扁「終統」言論是美台合演「雙簧」是沒有根據的。
《明報》的報導寫道:「王緝思昨日出席本港「北大之友」文化沙龍時說,胡錦濤4月20日的美國之行首站是西雅圖的波音飛機公司和微軟,到波音是平衡美國商界對中國去年採購歐洲空中巴士的心態,去微軟是為了對美國人強調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決心。隨後胡將到華盛頓進行政治之旅,除會晤美國總統布殊外,還將會見國會議員,……此前吳儀副總理會先行往訪。
王緝思表示,外間質疑美國在陳水扁的「終統」言行中「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演雙簧」,但這並無依據。兩周前他到訪美國,美方一名高官對他說,美國沒有理由在這時候和陳水扁合謀刺激中國。王緝思認為,美國在目前面臨諸多內外問題下,刺激中國這個最敏感的痛處並不實際,「而且美國也出面說話了,不同意陳水扁廢統,並警告台灣要對後果負責」。
王緝思說:「美方高官對我肯定,陳水扁百分百還會有進一步動作,但美方官員同時表示,就台灣島內目前的政治生態和中美兩國的利益要求,可以百分百肯定陳水扁的企圖不可能得逞。」他認為,只要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壓力到位,遏制台獨趨勢的目的就可以達到。而中美兩國在可見的二、三十年內,看不到有發生衝突的可能。」
師濤案的新進展
在中國國內局勢方面,據《蘋果日報》報導,中國記者師濤被判囚案有新進展:辯護律師莫少平昨日表示,師濤的母親正準備透過海外律師協助,控告網路公司雅虎( Yahoo)向中國當局洩露師濤的個人資料,也有海外組織同意提供協助。報導說:「師濤是湖南《當代商報》的編輯、記者,因向海外網站披露當局封鎖紀念「六四」報導,去年被控「非法向境外提供國家機密」罪,並判囚十年。當局的證據包括香港雅虎提供的師濤有關私人信箱及上網時間資料,國際輿論及美國國會均因此譴責雅虎等網路公司向中國當局叩頭的做法。莫少平稱,已有海外組織表示願協助師濤找律師,控告雅虎洩露其私人資料,而師濤不滿當局的判決,也會再次提出申訴,但暫未知當局是否受理有關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