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將共同設計晶片 輝達砸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台積ADR盤前跌

漲聲預備?電價審議會明登場 民生電價擬微調「平均調幅曝光」

等不到愛妻返家…5旬婦散步誤踩「化骨水」慘死 溶液遭棄置10年

醫學會

整形醫丁斌煌「3度改名、3度改診所名」 曾任多家主治有20年整形經驗

台北市中山區的安和美醫美外科診所17日傳出死亡意外,一名50歲男子花40萬元接受陰莖增大手術,當晚突然失去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未送醫,檢警漏夜調查,帶回62歲執刀醫師丁斌煌,依過失致死罪嫌送辦。丁斌煌...

社會

萬人響應「國高中改10點上課」 醫:每個人生理時鐘不同

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再現「10點至下午4點」延後上學訴求,希望改善學生睡眠品質,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短短二天已破萬人連署。台灣兒童暨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表示,每...

文教

世界自殺防治日...醫籲憂鬱不等於脆弱 求助不是示弱

今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今年主題延續「透過行動創造希望」,強調透過具體作為,建立讓人們願意求助、能獲援助的社會環境。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自殺可以預防,唯有放下對心理疾病的汙名與誤解...

生活

台灣中醫藥進步 賴清德讚譽:我本人吃過清冠一號 的確有效

賴清德總統今天出席「第21屆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讚譽我國中醫藥進步,在新冠疫情肆虐時,台灣研發清冠一號中藥製劑,幫助國人與60幾個國家一起對抗疫情。他以個人經驗分享,「我本人可以見證,清冠一號的...

生活

最後上班日!衛福部長邱泰源:離開不會不捨 快樂過每一天

行政院公布改組名單,衛福部長由現任健保署長石崇良上任消息一出,各界抱持正面肯定。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天是最後一天上班,出席第21屆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談到最後一天以部長身分上班的心情,他說,「非常快...

要聞

威廉波特少棒/12歲林晉擇飆出132公里火球 引美媒憂「安全性」:球數控管是關鍵

代表亞太區參賽威廉波特少棒世界賽的台北市東園國小王牌投手林晉擇,本屆賽事飆出最快82英里(約132公里)的火球震驚全場。《USA TODAY》形容,這等同於小聯盟球員面對時速107英里的速球。林晉擇...

運動

為變美出奇招!蝸牛敷臉、小臉繃帶都NG 醫提醒7大常見保養誤區

全球醫美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台幣,我國醫美市場也突破650億元,年增率達12%,快速成長,不過,醫師提醒,隨著醫美風潮興起,坊間流傳許多缺乏醫學依據的保養偏方,反而可能對肌膚造成傷害。台灣醫用雷...

生活

台灣中醫成就國際矚目 加拿大中醫界積極取經

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訪問團首度到溫哥華參加國際會議,於加拿大中醫界分享台灣中醫現代化成就,包括中西醫結合新契機、人工智慧(AI)在中醫之應用領域等,彰顯台灣中醫藥在醫療外交上的重要角色。第三屆溫哥...

生活

衛福部取卵、取精補助限2癌別 醫盼擴大:睪丸癌、巧克力囊腫應納入

搶救少子化,衛福部9月1日起提供18至40歲乳癌及血液癌症病人,終身2次凍卵、取精補助,不過,首年僅600位癌友受惠,衛福部預估每半年檢討一次,研議放寬適用對象。臨床醫師指出,男性睪丸癌病人罹癌時間...

生活

告別「處女膜」 婦團正名為「陰道前膜」籲禁止修復術打破處女情結

打破處女情結!台灣女人連線與立委林淑芬辦公室今天呼籲,目前已經將「處女膜」正名成「陰道前膜」,「惡露」應為「產後排出物」,回歸身體器官解剖組織,不應該使用帶有性別歧視意涵的用語,並要求政府禁止「處女...

生活

取卵5次才添丁 醫學會揭人工生殖3階段各有艱難

林小姐自40歲起備孕3年,經5次取卵才成功添丁。醫學會調查發現,備孕女性在人工生殖3大階段各有艱難,呼籲勿獨自面對,適時求助專業,有助找出最適個人化方案。林小姐今天在「備孕路上不孤單 找到你的樂孕尋...

生活

醫開23顆藥治失眠惹議 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聲明籲正確用藥

近日南部某醫師開出1張「睡前服用23顆藥物」的處方,還包含6種管制藥物,引發各界熱議。台灣精神醫學會也發聲明呼籲正確使用安眠藥,若僅一味藉由高量強效藥物來治療睡眠障礙,但在認知行為上無法配合醫囑作生...

生活

聽損恐增5倍失智風險!專家授「搓手聽篩法」揪前兆 聽不見一聲音要小心

美國醫學會出版的神經學領域期刊「JAMA Neurology」指出,重度聽力損失者,其失智症風險增加約4.94倍,不可不慎。聽損若未矯正,不只影響聽力,也會讓人與外界隔絕,出現社交隔離、導致憂鬱情緒...

生活

容貌焦慮...青春痘患者修圖比率是正常人4倍 皮膚醫曝1方式預防痘疤

青春痘是常見皮膚病,但若長在臉部,容易對青少年造成心理壓力,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網路調查發現,12至17歲年輕族群,約7成認為長痘痘焦慮情緒已影響課業及人際表現,且容易拿自己的外觀與網紅、明星比較...

生活

以為是青春痘...他胯下、屁股「10幾處狂爆膿」 20年才確診化膿性汗腺炎

37歲小穎(化名)從青春期開始,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多次就醫也被診斷為青春痘。「怎麼治都治不好,吃藥、看中醫、手術都沒效。」他說,最嚴重曾一天超過10處爆膿,痛不欲...

生活

30多歲女子反覆頭痛、掉髮竟是梅毒侵腦 醫透露背後的驚人故事

過去幾年來,國內梅毒及淋病個案均有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個案數持續增加。為強化我國梅毒及淋病的臨床診療品質與防治效能,衛福部疾管署特別委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由其邀集感染科、泌尿科、婦產科、家醫科及皮膚科...

生活

高雄嬤乳癌痊癒後16年...閃到腰竟發現復發 三大指標不能輕忽

高雄市72歲張姓乳癌病友在51歲時發現罹癌並完成治療,術後規律追蹤16年,某日攙扶跌倒鄰居感覺「閃到腰」,就醫檢查才發現乳癌併發骨轉移。醫師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存在長程復發風險,甚至有超過半數個案在...

生活

高醫揭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持續追蹤成保命關鍵

乳癌多年來穩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5萬人新確診乳癌,一名72歲張女士16年前檢查確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無淋巴結轉移,並接受完整的手術與藥物治療。沒想到最近因感覺「閃到腰」,就醫檢查...

生活

針傷療程申報內科核刪風波 中醫盼重新檢討

傳出患者領中藥、針灸健保負擔強迫二選一,健保署澄清可同時申報。中醫界指出,實務審核陷兩難,如針傷療程中純內科申報核刪新制,讓醫師無法、不敢申報,盼重新檢討。健保早期限制中醫「中藥」與「針灸」只能擇一...

生活

68歲婦人呼吸喘就醫 竟確診卵巢癌4期轉移肋骨

近7旬女性因呼吸喘到急診,竟是卵巢癌4期,已轉移到肋骨,導致肋膜積水。醫師指出,晚期卵巢癌患者若HRD陽性,復發率較陰性或未知者高2倍,幸有健保給付標靶藥助治療。1名68歲女性因呼吸喘到醫院急診就醫...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