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

校方不作為?過動兒不受控 中國武漢53人班級僅6人到校

新學期開學,武漢一間小學某班級出現全班53名學生只有6人到校上課的情況,原因是因為班上有一名患有多動症的學生(過動兒);有家長發文表示,不讓孩子去上課是無奈之舉,因為這名多動症學生上課時會在教室裡爬...

兩岸

半夜起床尿尿超過2次降低存活率!醫解釋夜尿三成因和對症治療

許多人白天上班、上課時使用廁所的頻率十分正常,卻發現睡覺時半夜總是頻頻起床上廁所,這種「夜間頻尿」的現象困擾著不少人。日本泌尿科醫師金光俊行指出,睡眠期間若起床排尿超過兩次,恐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存活率...

元氣網

兒少對家長施暴 5年增幅逾8成

近年愈來愈多未成年兒童對父母、繼父母、寄養父母或祖父母施暴案件,這些「小小加害人」成年後,常衍生為親密關係暴力加害人。據衛福部統計,二○二○至去年,「未成年人傷害直系尊親屬」通報案量從二三五八件增至...

生活

兒少變家暴者 近7成有身心狀況

衛福部委託學者研究,發現子女施暴父母案件,近七成兒少有身心狀況,且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占比最高。十五歲國中畢業生阿華,有輕度智能障礙及ADHD,因父母離異,與母親和家中長輩同住,中學開始出現...

生活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易遭霸凌 圖解我國盛行率、有哪些症狀要警覺

國衛院研究發現,兒童時期曾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青春期遭霸凌風險是無此症的1.52倍。專家表示,ADHD常見學習障礙、情緒控管不佳等問題,進而遭同儕霸凌,應早期介入治療。患者逾6...

聯合報

1歲孫愛尖叫!婆怪罪媳懷孕去看五月天演唱會 網笑:阿信出來道歉

小小孩不受控,常常會有一段時間愛尖叫,他們有情緒卻因詞彙不夠,還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常常會用大吼大叫來傳遞需求,常讓家長傷透腦筋。有位媽媽在臉書靠北婆婆2.0發文,說1歲大的兒子最近很愛尖叫,而婆婆...

Oops

願景/廖文華教孩子:手機是用來工作的 不是娛樂工具

身為二個小小孩的父親,夢想之家基金會董事長暨濯亞實驗小學共同創辦人廖文華,向來關注兒童3C成癮的問題。他主張,要協助幼兒遠離3C「關鍵在家長」,如果家長自己無時無刻盯著智慧手機或平板,「怎麼可能要求...

元氣網

願景/兒童滑手機 醫師建議聯絡簿記錄使用時間為警惕

眼科醫師表示,學齡前至國小低年級,是視力發展關鍵期,在這期間過度使用3C產品,眼睛長期、近距離看東西,不但會提早近視,也因藍光刺激使得日後出現眼睛病變的危機。除了視力之外,「手機成癮」問題更是令人憂...

元氣網

小孩常分心? 3招小遊戲讓孩子愈玩愈專心

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常跟孩子說:「你有聽到我說話嗎?」「你上課有沒有專心?」「我在跟你說話,你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動來動去。」孩子有這些狀況可能是因為注意力的問題。注意力缺陷症(ADD)的孩子,可能沒有辦...

元氣網

易暴怒 高二生情緒失控與過動有關

一名17歲高二生常莫名大發脾氣,摔東西、罵髒話、對家人暴力相向,連要他去洗澡都可以發火,經診斷是破壞性情緒失調疾患,更進一步發現,他情緒易失控與過動有關。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今天下午舉行「為什麼常接觸...

元氣網

怕被貼標籤 過動兒就醫率低

約三分之一的過動孩子會演變有行為規範障礙症,醫師指出,我國過動症盛行率為5%,但根據健保資料庫看見的就醫人數,盛行率僅0.58%,主因為許多人認為孩子只是調皮或不願意被貼上過動標籤而未就醫,來就診的...

元氣網

膀胱過動症失禁 磁波可改善

飽受膀胱過動症、尿失禁困擾的患者,醫師建議可透過非侵入性「體外磁波儀」改善。一名72歲的周太太因膀胱過動症引發尿失禁,經常因忍不住尿意,出門在外突然「濕身」,更怕旁人聞到尿騷味,只好包著尿布或乾脆不...

元氣網

消基會:量能飲料 12歲以下兒童少喝

消基會今天公布市售能量飲料抽檢結果,14件樣品中13件含咖啡因,還有二件樣品添加容易導致過敏、氣喘和幼兒過動的黃色4號著色劑,且14件樣品酸鹼值都偏酸。消基會提醒,成人飲用能量飲料不宜過量,也建議家...

元氣網

孩子發育遲緩?掌握6歲前黃金期

身為臨床心理師,許多家中有幼童的家長或長輩最常問的問題是:我的孫子1歲半還不會講話,要看醫師嗎?3歲還坐不住是不是過動?「臭拎呆」是不是有問題?還沒上幼稚園就該訓練寫字嗎?五花八門的問題,傳達的是家...

元氣網

男童睡眠呼吸中止成過動兒 靠微創治療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睡眠呼吸中止症 造成孩童過動及學習力差一名七歲男童,2年前因先天扁桃腺肥大且合併腺樣體肥大,導致呼吸道嚴重阻塞,每晚出現打鼾及鼻塞的情形,且因睡眠呼吸中止缺氧而反覆驚醒...

元氣網

男童打瞌睡、脾氣暴躁 竟是食物過敏

一名小學生上課常打瞌睡,脾氣暴躁,沒想到這竟與他最愛的牛肉起司漢堡有關,過敏原檢測結果發現,牛肉、起司以及小麥均為他食物過敏原,經減少食用次數,情況明顯好轉。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除了常見的鼻炎、...

元氣網

過動還是心智不成熟?北榮:確診者通常班上年紀最小

被診斷有過動症的孩童,或許只是心智不成熟,而非真是過動兒。台北榮總一項入學年齡和過動症關係的研究發現,被診斷有過動症的孩童,通常是班上年紀最小,建議未來診斷過動症及用藥時,應考量心智年齡因素。研究主...

元氣網

肌力不足亂動…誤認孩子過動

一位焦急的媽媽帶著四歲女兒到醫院診間,說女兒上課時都趴在桌上,「看她好像頭很重?是不是專注力出問題?」調查顯示,逾五成家長擔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實許多孩童運動量不足,導致肌力弱,坐沒坐相,被家長誤...

元氣網

誤把過動當調皮 錯失黃金治療期

根據統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在台盛行率約百分之七點五,等於一個班級卅二位學童,可能有兩名過動兒,但國內就診率卻不到一半,僅百分之二點五。醫師指出,不少家長相信網路謠言,未在國小三年級以前的...

元氣網

孩子過動長大就會好? 迷思誤了治療時機

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盛行率約5至7.5%,但就診率不到一半僅2.5%。醫師表示,家長對ADHD有五大錯誤迷思,誤以為治療藥物是安非他命、長大自然會好、服藥會長不高等,延誤治療恐影響孩童人...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