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高雄萬山岩雕文化館啟用 不用爬山涉水揭開4處岩雕神秘面紗

已故學者高業榮1978年起在高雄茂林山區發現4處14座岩雕,經整合後升格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群」,岩雕群位處萬頭蘭山北側,需要攀爬多日陡峭山路才能抵達,一般人不易親近。高市文化局爭取預算在茂林國小...

地方

德陽三星堆 獲年度文化影響力遺址

近日,「2025微博文化之夜」在河南鄭州舉行。位於四川德陽的三星堆遺址獲得「年度文化影響力遺址」榮譽。三星堆遺址是大陸西南地區迄今所知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時期都城遺址,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厚重...

兩岸

鵝鑾鼻公園賣店更新、新建史前文物館 觀光、文化並進

鵝鑾鼻公園前的賣店是許多旅客的記憶,但也因設施老舊,讓旅客興趣缺缺,加上挖掘出史前文物一度導致工程停擺,遊客人數從早期百萬人次高峰驟降到數十萬人次,立委徐富癸說,賣店重建計畫獲中央核定4億元,將展開...

地方

夢想的結晶:巴黎吉美博物館百年歷程與考古研究

文∣文森・勒菲弗(Vincent Lefèvre)著、賴依縵譯(作者為巴黎索邦大學南亞及東南亞考古及藝術史學教授、譯者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圖∣© Musée national des a...

琅琅悅讀

秘魯遺址發現3D壁畫 標誌早期文明開端

古代3D壁畫揭露美洲最早文明!位於祕魯的瓦卡約蘭達遺址出土一面彩色三維壁畫,不僅有一隻展翅的大型猛禽,也包含許多精緻且風格獨特的圖案。專家認為,這些圖案似乎代表著薩滿(巫師),其在形成時期處於社會階...

全球

發掘西拉雅11件入選作品 9/9起南科考古館展出

歷經近1年的「Pakivalayen ta Siraya發掘西拉雅」,預定9日起在南科考古館展出11件入選作品,涵蓋桌遊、服裝設計、布袋戲、短片、手帳、繪本等,展現文化再詮釋無限可能。台南市文化資產...

生活

響應全國古蹟日 新北十三行博物館9月7日推大坌坑遺址走讀

為響應全國古蹟日,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9月7日推出「走揣大坌坑」台語走讀暨淨山活動。由台語節目主持人周俊廷,帶領大家進入遺址現場,解開國定大坌坑考古遺址千年文化神秘面紗。活動分為上午及下午兩個梯次,...

地方

南科考古調查 挖出史前大面積魚鱗堆積

台南考古中心近日在南科高鐵橋下一帶挖出大面積魚鱗堆積和有機質殘留,這是台灣少見史前生態遺留現象,初步推測可能是史前人類處理魚類時,將剝下魚皮集中棄置形成。台南盛產虱目魚,魚皮湯更是知名小吃,深受市民...

地方

從周厲王講到柳宗元 李念祖法治故事回溯中華文化司法

今年行憲紀念日即將放假,是民眾關注的「小確幸」,卻鮮少人注意到是中華民國施行憲法以來邁入的第80年;憲法學者、知名律師李念祖「考古」多年後,出版新書《法治東西談》,透過回顧東西方法治的歷史,以古鑑今...

聯合報

擬定完整作戰計畫連休息也專心避免「腦霧」 他短衝3個月就考上公職

張正誼心中的理想工作是「晚上過自己的生活」。他進入職場、換了三、四個工作後,透過親友發現郵差不會在晚上加班、薪水也不錯,符合他理想的生活。當他得知郵局招考消息,離考試只剩三個月。他報完名後便擬定完整...

文教

憲法學者李念祖愛考古 以東西方歷史詮釋當代司法觀點

立法院今年5月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再度成為國定假日、可以放假,是民眾關注的「小確幸」,卻鮮少人注意到是中華民國施行憲法以來邁入的第80年;憲法學者、資深律師李念祖「考古」...

聯合報

昭君出塞非第一人!漢朝「細君公主」比她早70年遠嫁烏孫和親

2005年,在新疆昭蘇縣夏塔鄉境內發現一座墓葬,這個墓葬位於夏特大峽谷谷口,距夏塔古城約7、8公里,墓高近10公尺,底徑40公尺,是烏孫草原中規模最大的古墓之一。考古專家根據墓的朝向以及歷史記載,初...

生活

9個月沒放假勤動筆不空想 她考一次就拚上國營事業死亡之組

國營事業企管組錄取率往往只有1%,競爭激烈被稱為國營事業的「死亡之組」。陳誼庭卻是一次便考上,大學畢業後馬上「無縫接軌」進入台電工作。她認為家人的陪伴是關鍵,備考九個月她多數時間在家中讀書。家人給予...

文教

保護沉船日登場聚焦「將軍一號」 澎湖推動水下珍貴資產保存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攜手清華大學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今在澎湖舉辦「保護沉船日」水下文化資產系列活動,以台灣官方首次水下考古挖掘「將軍一號」為主軸,串聯展覽、專題講座與觀覽營,縣長陳光復出席...

地方

2025保護沉船日澎湖登場 盼守護水下文化資產

文化部「2025保護沉船日」系列活動今天在澎湖展開,期盼透過沉睡在水下的故事與歷史,讓更多社會大眾了解水下文化資產價值,一起守護水下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攜手國立清華大學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

地方

苗栗竹南山佳遺址最新試掘探坑完成 出土史前文物多26、27日辦說明會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針對竹南鎮山佳考古遺址進行文資價值評估,去年委外進行考古試掘探坑,結果5處試掘坑,有3處可見史前文化層,且出土不少陶器,石器等史前文化遺物。文觀局表示,8月26、27日兩天將在山佳國...

地方

真的四千年美女!考古隊挖樓蘭女屍「高鼻大眼美貌」震驚全世界

樓蘭古城處於新疆地區的沙漠地帶,異常乾燥的氣候,使得那些消逝於沙漠中的生命免於腐爛,得以完好的保存下來。隨著考古發掘的逐步深入,樓蘭古城也向我們展示了它所創造的一件件驚人奇蹟。1979年12月,有考...

生活

歷經多次延後 斥資298億「大埃及博物館」11月正式開幕

斥資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8億元)、備受矚目的「大埃及博物館」原定7月3日開幕,但因6月爆發以伊衝突而延後。埃及政府今天表示,這座位於吉薩大金字塔(Pyramids ofGiza)附近的全新考古博...

全球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落幕 共1669人報考

114年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於7月26、27日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共計1669人報考。首日進行「國文」、「漢語語言學」、「華語文教學」、「華人社會與文化」4科目筆試,27日則舉行「華語口語...

文教

陸「西史辨偽」爭論噴發 關乎史觀與國際現實已超越學術

最近中國大陸掀起「西史辨偽」大爭論,史學界、考古學界、文物藝術學界、民間網友對此都激烈的討論乃至於齟齬,有認為西方歷史都是捏造,有認為不盡然如此,這波浪潮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學術圈內討論,而早已「出圈...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