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奧斯卡得主離世!勞勃瑞福享壽89歲 睡夢中安詳離世死因未透露

米塔颱風估周四生成「雷雨狂炸2地」 1周內還有更強熱帶擾動發展

綠營

2025縣市長滿意度出爐!綠營4席退步 黃偉哲首度掉入衝刺組現警訊

《天下雜誌》今天發布2025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調查顯示,綠營縣市長普遍退步,綠營5席縣市長除了翁章梁維持平盤蟬聯冠軍,屏東縣長周春米、高雄市長陳其邁、澎湖縣長陳光復、台南市長黃偉哲的成績均退步...

要聞

布局2026嘉市長 綠傳勸進翁章梁

2026嘉義市長選局渾沌,創下地方自治史、擔任4屆市長的國民黨黃敏惠未明確培養接班人選,藍營多人有意角逐,「藍白合」模式也待研議,而綠營人選以立委王美惠呼聲最高,卻傳出嘉縣長翁章梁「跨區」參選風聲,...

聯合報

柯步出牢房 親駕復仇號駛向賴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八日終於離開牢房,戴著電子腳鐶走出北院。綠營盤算柯文哲交保後,正是裂解藍白合的好時機,但柯文哲會否改上「萊爾校長」的專車,接受「魔鬼的交易」?結局恐怕不是綠營想像的美好。柯文哲交保...

聯合報

民進黨備戰2026地方大選 翁章梁是否跨區轉戰嘉市長熱議話題

大罷免結束,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主持中常會,通過成立「202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目標贏得明年縣市長大選,其中綠營能否光復民主聖地嘉市備受注目,兼國民黨副主席擔任4屆市長黃敏惠,明年卸任,接班人...

地方

聯合報黑白集/一切依然故我

大罷免大失敗,是民意對民進黨的反撲,許多民眾以為賴政府一定會迅速作出回應與調整。然而,行政院僅草草快速調整了少許人事,然後又陷入既有運作窠臼,一切依然故我,毫無改變的意圖。因此,中央繼續刁難地方,預...

評論

【專家之眼】權責不符遇上黨派領導 或將意外團結台灣

民主政治以民意、責任政治為重要內涵。但看最近執政黨部分人物對罷免結果的言行,卻顯示台灣缺乏尊重民意的責任政治。這是歷次修憲的朝野共業,但死不認錯的政客,倒讓人看出台灣團結契機。兩次罷免結果及核三公投...

要聞

盧秀燕不選黨主席全力鞏固市政 台中綠營人士這樣看

台中市長盧秀燕宣布不選國民黨主席,在大罷免落幕後拋下震撼彈,台中藍營內部看法分歧。作為對手的綠營則認為,盧不選黨主席對她個人當然是更明智的選擇,免去為國民黨在立法院的表現「背鍋」;盧繼續穩守市長崗位...

要聞

兩次罷免大慘敗 綠基本盤急凍衝擊2026

綠營發起的大罷免第二波投票再度慘敗,連同重啟核三公投情況也不盡理想。民進黨人士表示,7席罷區開出的的不同意票比例都與同意票有段不小落差;更嚴重的是,民進黨南部執政4縣市,公投全開出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

要聞

郭智輝被修理在案 綠營人士:未來恐沒業界專才敢入閣

內閣改組預計下周一啟動,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部長黃彥男已確定請辭走人,綠營人士指出,近年來政策討論淪為口水戰,官員與專家即使有專業意見,也可能因一句話被斷章取義,遭到網路公審,其中絕大多數的火力...

要聞

公投案不再「南票北補」 南部綠營票倉將變天?高雄藍綠民代這樣解讀

重啟核三公投雖然未跨過門檻,同意票卻大幅領先不同意票。立委柯志恩在政論節目上表示,以往四大公投案或總統大選都是「南票北補」,這次無論是台南、屏東或高雄,全是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對國民黨是很好的訊號。...

要聞

藍白合來勢猛…民進黨內憂心:再不調整戰略 2026恐大敗

八二三第二波罷免投票在即,但民進黨內多認為大局已定,將眼光放在明年地方選舉。民進黨人士指出,大罷免後民進黨的最大選戰啟示在於,藍白合流的結構還沒有被攻破,甚至持續鞏固當中,這是很大警訊。面對二○二六...

要聞

賴清德終戰日貼文 張競:綠營無人呼應 領導威望恐陷谷底

賴清德總統昨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80周年透過臉書發表感言,引發藍營痛批「只談終戰,不談抗戰」,削弱台灣的自主性。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解讀,賴總統的貼文發布後,綠營沉默無人呼應、大陸國台辦...

要聞

郭智輝「睦鄰費」惹議 圖解核三回饋金 地方建設、發津貼靠它

重啟核三公投在即,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在立法院答詢被問及當地居民多同意核三延役時稱「把敦親睦鄰費拿掉,看他們要不要支持?」藍白13日譴責郭要求他道歉下台,綠營批評聲浪也四起,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

聯合報

藍白互試探 累積大選籌碼

二○二六縣市長選舉不只是地方政治的競逐,更是二○二八總統大選的前哨戰。藍白能否在地方層級形成有效合作,將直接影響到兩年後的全國版圖;尤其新北的布局牽動全局,任何一步走錯,都可能讓民進黨坐收漁利。民眾...

評論

綠營標榜性平 卻頻羞辱女性

民進黨自詡重視性別平等「進步價值」,黨內設有「性平部」、國會有一群號稱「女權立委」,結果自家男立委卻頻以父權沙文言論詆毀他黨政要,真是莫大的諷刺!不分區立委向來被視為政黨形象的「門面」,但是從柯建銘...

評論

台灣大罷免結果 海外解讀的盲點

台灣宣稱公民間團體發動的「大罷免」國民黨24席立委、民眾黨新竹市長,結果25人全部獲高票「不同意罷免」,否定罷免行動正當性和必要性,幕後支持或金援的賴清德政府和民進黨灰頭土臉,川普政府甚至解讀是賴政...

要聞

新聞眼/未點名譴責八炯…清「德」協會 雙標傷形象

台灣半年出現三次納粹爭議,藍綠都踩到敏感紅線,外國駐台單位反應卻不如他們堅持的價值這麼一致;網友湧向德國在台協會臉書要說法時,受納粹傷害之深的以色列駐台辦事處卻一聲不吭,曾轉發力挺反納粹價值的英國、...

要聞

聯合報黑白集/零日攻擊與大支

大罷免前夕,影視界有兩波操作,引發眾怒。一是以「解放軍侵台」為主題的《零日攻擊》劇集,趕在投票前幾天首映;二是饒舌歌手「大支」拿政府的補助,在投票前三天發表大罷免之歌《辣的》。拿政府的錢,標舉創作自...

評論

【重磅快評】憨川4步驟vs.降智圖卡 愚蠢程度難分高下

民進黨726大罷免慘敗,黨內掀檢討聲浪,黨主席賴清德除向公民團體致歉,並定調823罷免會繼續與罷團並肩同行;外界好奇,都已經「25:0」了,這次民進黨要如何與罷團同行下去?果然有罷團要角提出新作法,...

要聞

不畏青鳥出征!同黨議員再聲援王世堅 狠酸綠營:做好自己角色

今年3月全台大罷免風潮下,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明太在議會提出諫言,強調民進黨不能只有一種聲音,不能成為一言堂,引發綠營支持者不滿。針對近日因呼籲停止823罷免的立委王世堅引起綠營反彈一事,黃明太有感而...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