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九三閱兵後 金正恩對外新政策浮現:聯手中俄牽制美日韓
Lulu嫁偶像!陳漢典宣布結婚 14年前「康熙互動」被讚命中註定
台灣寶可夢中心開賣10款新品!萬聖節皮卡丘登場 鐵粉驚訝:跟日本同步
憂鬱
上班族注意!每天坐11小時死亡率飆升40% 醫曝救命方法:抖腳
現代人長時間久坐,不只讓身體僵硬、腰痠背痛,更可能悄悄埋下健康警訊。日本知名抗老醫師鎌田實指出,有研究發現,每日坐超過11小時的人,死亡風險竟比每日坐不到4小時的人高出近4成,長期下來更會提高糖尿病...
謊稱出國度假…母赴瑞士安樂死前才迎愛孫 剩骨灰寄回家女兒崩潰
英國「每日郵報」1日報導,來自愛爾蘭卡凡郡的58歲婦女史勞隱瞞女兒,前往瑞士巴塞爾備受爭議的安樂死設施「Pegasos」診所,悄悄支付1.3萬英鎊(約新台幣53.5萬元)結束生命。史勞在生命最後幾個...
曾之喬產後腦變漿糊 曾為擠母奶偷哭
曾之喬升格新手媽咪後,近期積極復出,昨她出席時尚新品活動暢聊媽媽經,提到近期「媽媽餵」配方奶爭議,她自認並非專業,因此沒特別注意,關於母乳是最佳選擇一說,她坦言剛生產完時,經常為擠不出母奶而偷哭,當...
「現代農夫」傍晚6點上床睡覺 照顧者從崩潰到轉念…全靠這招翻轉
「5年前開始,傍晚6點我就要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當我說出這件事的時候,很多人不能理解。」今年54歲潘小姐照顧患有憂鬱等精神症狀的86歲媽媽,至今已長達10年。潘小姐說,長期獨自一人照顧媽媽,身心壓力極...
記憶力衰退、物品亂放找不回…可能不只是老化!改善14項風險因子預防失智症
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去年65歲以上失智人口為35萬人,盛行率近8%,且年齡愈高,失智症盛行率愈高。專家表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民眾應多注意失...
憂鬱、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成因 學者:都可能是水喝不夠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喝水不足可能不只是讓人感到口渴,還會引發壓力,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學者警告,水量不足,可能就是身心出問題的關鍵。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
高雄男猥褻少女賠25萬求輕判 法官見他前科紀錄不埋單
高雄市40歲陳姓男子去年2月隨機對落單少女猥褻,高雄地方法院依對未滿14歲女子強制猥褻罪判刑3年3月,陳男為求輕判上訴二審,並賠償被害人25萬元達成調解,高雄高分院審理後,認為陳男惡性顯明,僅減刑2...
元氣最愛問/25至44歲 青壯年心理危機攀高峰
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自殺已連續多年位居25至44歲青壯年族群的十大死因之一,去年更攀升至第二位。這個理應是人生中最富有活力與潛力的階段,為何卻成為心理危機的高風險期?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
醫院也能K歌!三總設迷你KTV包廂引發熱議 路過隨時歡唱有助紓壓
醫院也有KTV?沒有看錯,迷你KTV包廂近年風行,位於內湖的三軍總醫院最近也裝置了一台,在地下室一樓美食廣場,民眾和醫護人員皆可進入高歌紓壓。這台迷你KTV包廂裝置時引發熱議,許多人在Threads...
聽損恐增5倍失智風險!專家授「搓手聽篩法」揪前兆 聽不見一聲音要小心
美國醫學會出版的神經學領域期刊「JAMA Neurology」指出,重度聽力損失者,其失智症風險增加約4.94倍,不可不慎。聽損若未矯正,不只影響聽力,也會讓人與外界隔絕,出現社交隔離、導致憂鬱情緒...
父親節關心「隱藏式憂鬱」男性不承認情緒困擾 恐提高孩子憂鬱症機率
父親節即將來臨,董氏基金會引述2025年6月發表研究,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獲診斷或治療,對孩子的社交和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數年。研究顯示,孩子的某些特定行為,或許是來自父親抑鬱心理的反饋,其角色對...
壓力四方襲來 43%爸爸呈中度以上憂鬱!僅4%使用政府諮商資源
父親節即將到來,兒福聯盟今日公布《2025年父親壓力狀況調查》,有43.3%的爸爸在情緒量表中呈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其中14.4%達到重度或極重度,而面對壓力時,政府雖設有免費心理資源,但有96%的...
為何諮商總談論童年?抱持好奇心審視過去經歷,有助於探索真正自我
文/安妮.齊默爾曼 童年的傷,用一生治癒 為何心理諮商總在討論童年? 腦部的發展絕大部分發生在出生到三歲這段期間,並在五歲時趨於成熟。這意味著,我們在這段期間經歷的一切,對未來的成長影響深遠。就拿語...
更年期缺少雌激素就多補荷爾蒙?醫師:非缺多少補多少
女性來到更年期,會出現心悸、熱潮紅、夜間盜汗、失眠、焦慮、憂鬱、情緒不穩定等身心症狀,停經後得到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鬆的比例大增。原來好好的身體,到某一時間開始各種器官接續出問題,身心不舒服、生活品質...
日常九成身體不舒服來自手機!神外醫曝比傷腦「危害更大的部位」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型手機,卻可能成為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松井孝嘉在著作《不調の9割は「スマホ首」が原因》(九成不舒服的原因是手機頸)指出,不適當使用手機所引發的「智慧型手機頸」,...
不用1萬步!研究:「每天走7000步」就有助腦力保健康
找不到時間每天走1萬步嗎?研究顯示,其實每天走7,000步,就能提升腦力,並有助減少罹患重大疾病。「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期刊上發布的研究,分析全球超...
健康主題館/最常被忽略的「看不見的危險」 駕駛之前「藥」注意
現代生活中,藥物使用不算少見,無論是處方藥、成藥,甚至是保健食品,都可能對人體的認知功能、反應速度或警覺性產生不等程度的影響。尤其某些看似「普通」的藥物,卻可能讓駕駛人在不知不覺中使自己暴露於風險之...
橘世代/【破解更年期】熟女,記得出去一下 重享單身
彭菊仙在孩子離家,更年期、空巢期夾殺的那幾年,將照養三個男孩的心力,轉為陪伴、探索自己的歷程寫成《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不當媽媽、太太、媳婦之空巢熟女好好愛自己》,書中不少篇幅描述她從更年期泥淖中,如...
【破解更年期】熟女,記得出去一下重享單身
彭菊仙在孩子離家,更年期、空巢期夾殺的那幾年,將照養三個男孩的心力,轉為陪伴、探索自己的歷程寫成《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不當媽媽、太太、媳婦之空巢熟女好好愛自己》,書中不少篇幅描述她從更年期泥淖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