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買車第一步先選色?網友熱議最夯汽車顏色TOP6

疑中風?79歲川普「臉部下垂」畫面瘋傳!兩度公開露面澄清健康疑慮

iPhone 17 Pro和iPhone 16 Pro買哪個?「怕燙」關鍵內行人推行這款手機

大腸癌

院長講堂/台北癌症中心院長魏柏立 力推大腸癌篩檢 給年輕醫師舞台

年僅59歲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魏柏立,今年一月成為台北癌症中心的新任掌舵者,甫上任就對癌症中心拋出明確方向,首重「篩檢」;更要把年輕醫師留在醫院,過去許多昂貴醫療多以資深醫師為主,如今只要是有意願學習...

生活

台北癌症中心院長魏柏立 力推大腸癌篩檢 給年輕醫師舞台

年僅59歲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魏柏立,今年一月成為台北癌症中心的新任掌舵者,甫上任就對癌症中心拋出明確方向,首重「篩檢」;更要把年輕醫師留在醫院,過去許多昂貴醫療多以資深醫師為主,如今只要是有意願學習...

聯合報

腹脹、便祕恐是警訊!醫籲提防大腸癌年輕化

大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近年更有明顯年輕化趨勢。醫師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脹、血便等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衛福部自2025年起,已將大腸癌篩檢年齡自50歲...

生活

腹脹、便祕恐是警訊!醫籲提防大腸癌年輕化

大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近年更有明顯年輕化趨勢。醫師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脹、血便等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衛福部自2025年起,已將大腸癌篩檢年齡自50歲...

元氣網

愈好吃的東西愈危險 國泰消化內科醫師陳柏諺揭保養腸胃祕訣

午休時間一小時,有些人可能只花十幾分鐘就解決一餐,接著稍微小憩,或是放空滑手機,吃太快可能食不知味,或是消化不良、容易引發腹部脹氣。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諺說,壓力大、生活步調快、三餐多外食,...

元氣網

騎機車屁股腫痛 確診直腸癌第3期

52歲邱先生是一名資訊工程師,長期日夜顛倒、飲食不正常且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機車時感覺屁股腫痛但不以為意,後因副睪丸炎及肛門瘻管就醫開刀,竟發現確診惡性直腸腫瘤第3期。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

元氣網

有運動習慣也沒用!「久坐」不只傷腰 醫警告:大腸癌風險增

上班族經常需要久坐,但久坐會對身體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呢?腸肝膽科醫師陳威佑發文,指出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高達1.64倍,也分享久坐傷害腸道的三大機制,提醒民眾坐久了要起來動一下,就能保護大腸。...

生活

39歲二寶爸罹大腸癌末期「成功存活突破五年」至今仍努力工作養孩子

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而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名育有兩個孩子的父親就在39歲時確診大腸癌末期,而他積極抗癌的過程引起各界關注。肚子痛以為食物中毒,...

元氣網

不是老人才會得!30歲男體檢驚見腸息肉 醫曝:同事才20多歲就癌末

近年來,大腸息肉在台灣出現明顯年輕化趨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指出,台灣人年滿40歲後,大腸息肉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超過50歲後與大腸癌的相關風險更明顯,因此國健署建議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進行一次...

生活

健康來得及/年輕族群大腸癌增加 也與極限跑步有關?

大腸癌年輕型患者逐年增加,運動雖能強身,但研究顯示過度耐力運動可能引發發炎反應與慢性發炎。部分跑步者因長期腹瀉或腸胃不適,忽略潛在健康風險,甚至在檢測中發現高比例息肉與癌前病灶。專家提醒,運動益處無...

聯合報

一退休就聞噩耗…大腸癌末男被董事長罵醒轉念 病情奇蹟好轉

心態一轉也許奇蹟就會出現!律師蘇家宏在臉書粉專分享感人故事。他透露,好友退休才正想好好過生活,卻被確診癌症末期,因此他怨天尤人。直到董事長勸說後才放下抱怨,沒想到病情就此奇蹟似的好轉。蘇家宏表示,同...

生活

胸腔病院肺癌、大腸癌篩檢成效全台區域醫院評鑑第一

國民健康署昨天表揚「癌症防治績優醫療院所」,衛福部胸腔病院在眾多醫療院所中脫穎而出,肺癌、大腸癌篩檢推動成效在「診所/地區/區域醫院不分組」評鑑都第一、贏得「分秒必爭王」獎,雙料冠軍非常不簡單。胸腔...

生活

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 大腸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

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大腸癌病人面對癌症治療,不再只有一條路,正確檢測與新型療法,正為許多病人開啟另一扇有光的窗。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醫界發現某些患者腫瘤具有特定基因...

元氣網

大腸癌免疫治療 健保納入給付

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大腸癌病人面對癌症治療,不再只有一條路,正確檢測與新型療法,正為許多病人開啟另一扇有光的窗。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醫界發現某些患者腫瘤具有特定基因...

生活

35歲男天天嗑排骨便當…竟確診大腸癌末期 醫揭關鍵原因

大腸癌是台灣的高發生率癌症,營養功能醫師劉博仁分享,曾有一名35歲男子,幾乎每天都吃排骨便當,蔬果攝取極少,某天因血便就醫,竟確診為末期大腸癌。劉博仁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透露,該男子是典型上班族...

生活

許金川/子曰:「盍各言爾『痔』?」到底怎麼回事?

「子曰:『盍各言爾志?』」這是孔子勉勵學生的一句名言,路人皆知。意思是:「你們每個人來說說自己的志向吧!」古代老師鼓舞人心,盼學生成為有為之士。但如果孔子活在今日,又是一位腸胃科醫師,面對滿滿求診的...

元氣網

台灣大腸癌亞洲居冠 久坐不動、飲食都是成因…醫師推5招預防

癌症是健康殺手,尤其台灣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是亞洲第一、全球第六。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為什麼台灣人容易得大腸癌?主要來自於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又喜歡吃高油高鹽的食物,還容易久坐不動、缺乏健康意識與肥胖」...

生活

男性40歲就應開始做健檢!醫師給每個年齡層的健檢項目指引

父親節將至,關懷男性朋友的健康,不妨從40歲開始做健康檢查,為健康多一份保障!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說,男性過了30歲後,長期累積的疲勞或是不健康行為,漸漸地就會以「疾病」呈現,特別是代謝症候...

元氣網

無家族史、無血便 43歲男腹脹就醫…確診直腸癌3期

「本以為只是消化不良,沒想到竟是癌症!」43歲趙姓男子腹痛、腹脹就醫,以為只是單純工作壓力大排便不順暢,沒想到檢查發現直腸長5公分腫瘤,確診為第3期直腸癌,沒血便、也沒大腸癌家族史,卻罹癌,讓他當場...

生活

國健署最新研究…定期乳癌、大腸癌篩檢 平均多活3年

什麼作為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延長平均餘命?答案是定期篩檢。國健署昨公布最新研究報告,在成人癌症篩檢中以乳房X光攝影篩檢成效最為明顯,女性如定期接受篩檢,平均餘命可延長三點三八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者...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