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台海危機期間 開啟台美高層對話」前資政丁懋時辭世 享耆壽99歲
于朦朧墜樓身亡5天!後事辦完母首發聲 親曝:非他殺是意外
試管嬰兒
科技業夫妻5年不孕 茂盛醫院AI試管助夫妻一圓「三寶夢」
從事科技業的劉姓夫妻婚後5年,因妻輸卵管沾粘及同房測試問題,無法自然受孕,經朋友推薦向茂盛醫院院長、名醫李茂盛求助,透過「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成功助劉妻在三年內陸續產下健康的兒子及雙胞...
卵巢功能不可逆...少子化的關鍵是「不孕」 民團籲:生殖醫療是權利
內政部統計,112年國內女性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齡31.43歲,國人婚育觀念改變,晚婚遲育現象也日趨普遍。女性的卵子數量及品質會隨年齡遞減,尤其35歲後衰退明顯。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蔡英美表示,人工生殖...
林穎孟人工生殖術後遭夫推倒!醫曝「這原因」恐讓手術失敗
台北市前議員林穎孟控訴前夫林致光,於2023年剛完成人工生殖手術時將她推倒在地,造成膝蓋受傷瘀青,台灣高等檢察署將此案發回台北地檢署續查,檢方今依傷害、為反家暴法起訴林致光。中山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世...
9成備孕夫妻曾想放棄 應求助醫師
46歲的林小姐,3年前進行人工生殖療程時,被判定為「極端少卵」的個案,需要借卵才有機會懷孕,雖然大受打擊仍嘗試以自己的卵進行人工生殖。多次進行胚胎培養以及2次胚胎植入,終於喜獲麟兒。林小姐表示,在將...
國健署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第二胎比照第一胎也有十萬元,最快年底上路
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為鼓勵國人生育,衛福部國健署自2021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截至今年6月已迎接2萬7000多名試管嬰兒寶寶。國健署計畫擴大補助,現行不孕夫妻首次申請...
專家:搶救人口負成長 要靠生育與移民政策
生育率下降,少子女化早已是國安問題。高齡醫學專家、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搶救人口負成長,主要靠提振生育率和移民政策,日、韓在這兩方面已有較大突破,我國需要建構跨部會前曕政策因應。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人...
美國夫婦領養冷凍30年胚胎誕下男嬰 創「年齡最大嬰兒」紀錄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7月29日報導,美國一對夫婦「領養」一枚冷凍長達30年半的胚胎,並透過它於26日誕下一名男嬰,創下冷凍胚胎育兒最長時間的新紀錄。這對...
多胞胎孕產風險高...台灣人工生殖複製歐美經驗30年 再創寬鬆標準?
編按:在試管嬰兒技術中,多胚胎植入可能為母親與嬰兒帶來許多健康風險,而過去30年,台灣的人工生殖法規借鑑歐美規範,最後仍選擇了一套相對寬鬆的規定,制定植入胚胎「不超過4個」的獨特標準。吳嘉苓研究醫療...
失獨母60歲冒死生下的雙胞胎迎中考 她已沒體力陪考
「60歲冒死生下雙胞胎」的盛海琳,她的雙胞胎女兒日前於合肥八中考點參加中考,盛海琳透露,女兒中考期間自己將留在家裡給孩子燒飯,不會去陪考,「陪考是個體力活,我70多歲了,年齡大了,站不了那麼久」。大...
「人工生殖」可免稅 5.8萬對夫妻助孕獲補助近67億元
國健署110年7月1日起,擴大提供妻年齡未滿45歲不孕症夫妻人工生殖技術補助,迄今已協助超過2萬2700對夫妻、迎接2萬6090名新生兒,113年超過8164對夫妻成功生下9034名試管寶寶。國健署...
多子多孫多福氣?多胞胎試管嬰兒竟面臨更多早產、早夭風險
編按:試管嬰兒技術的問世,為不孕家庭帶來希望,然而為了提高懷孕成功機率,而一次植入多個胚胎,為孕婦、嬰兒、家庭、醫療系統帶來人們未曾想過的隱憂。長年投入醫療社會學研究的吳嘉苓在《多胞胎共和國》書中,...
陸少女為50歲翁「出租子宮」生雙胞胎 涉事兩公司被罰了
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3月24日發微博稱,一名四川涼山州金陽縣17歲女孩作為「代孕媽媽」,為一名50歲的江西籍男子產下雙胞胎,其中所涉的兩家公司均在廣州。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日昨披露,涉事代孕機構...
國人生育年齡再延後 43歲後人工受孕「懷孕率低於10%」
國人平均生育年齡持續升高!據內政部資料統計,2024年全年新生兒數13萬4856人,較2023年減少715人。不僅新生兒數創下歷史新低,國人平均初婚年齡、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都往後延,晚婚遲育已...
40歲試管嬰兒懷孕率不足2成 把握黃金生育期
根據夫妻試管嬰兒療程數據顯示,受術妻30歲懷孕率超過3成,40歲懷孕率驟降至不到2成,43歲不到1成,國健署呼籲,不論男女都要把握黃金生育期,懷孕困難應及早就醫善用補助。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
新竹年輕夫妻不孕 遠離化學藥劑搭配免疫治療成功生子
新竹一對年輕夫妻,因卵巢早衰、免疫問題及輸卵管阻塞等因素,多次人工受孕及試管嬰兒均告失敗。艾微芙國際生殖中心不孕症科主任劉勇良發現,夫妻因工作接觸到化學藥劑,除了要求療程期間少接觸外,搭配免疫科醫師...
1數據相差近10萬!國人寧養毛孩也不生 名醫示警:國安危機快拆彈
台灣少子化嚴重,婦產科名醫李茂盛說,台灣新生兒數比毛小孩登記飼養數少10萬,感嘆國人「寧可養毛孩,不願生小孩」,這是國安危機,呼籲政府試管補助金提高至15萬元,並且對提供員工人工生殖補助的企業減稅,...
南京一醫院為單身女性找「精哥」 學歷身高長相任選
南京一醫院近日被爆出涉嫌違規為單身女性做試管嬰兒,引發熱議。南京秦淮區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已第一時間成立聯合調查組,目前查處工作正在進行,對違法違規行為將堅決徹查、嚴肅處理。據山東廣播電視新媒體閃電...
台灣高齡不孕增 成醫:把握35歲前凍卵黃金期
成大醫院今天表示,台灣人工生殖應用持續上升,反映出晚婚晚育和低生育率現象,高齡不孕已成為普遍的生育困境。凍卵是晚育趨勢下保存生育力的選項,30歲至34歲是凍卵黃金期。成大醫院引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捐精者金髮碧眼不再吃香 柏林女性首重學歷、個性
過去德國柏林女性偏好金髮碧眼、高大俊朗的捐精者,如今這樣的審美標準已逐漸式微。柏林精子銀行指出,現代女性更重視捐精者的教育程度與性格特質。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採訪老牌柏林精子銀行...
卵巢早衰工作操勞成求子阻礙 休養與療程助攻迎龍鳳胎
一對從事禮儀工作的夫妻,年齡37歲的妻子因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指數過低等多重因素,求子之路異常艱辛,日前透過試管嬰兒療程,搭配改善作息與蒐集胚胎的建議,歷經6次取卵、3次植入,2人才喜迎龍鳳胎。艾微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