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男子中風腦水腫頭骨難蓋回限入困局 醫師用這招10天完成修補
47歲楊先生今年初經診斷為急性腦中風,但隨後併發嚴重腦水腫,必須暫時取下頭骨降低腦壓,然術後腦水始終未能自體吸收,導致頭骨無法蓋回及氣切管難以移除,甚至出現腦組織掉到頭蓋骨外的狀況,求診光田綜合醫院...
水喝錯小心中風!醫曝3案例太多太少都罹病 「黃金5法則」教正確喝法
喝水看似簡單,卻藏著許多健康密碼!醫師劉博仁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提醒,喝水方式不對可能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包括泌尿道感染、睡眠品質下降,甚至腦中風。他分享三個真實案例,並提...
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清晨的秋意微涼,一名老翁起床後未喝水、未用早餐,直接走到院子整理花草,短短一個多小時內,他滿身大汗、胸口緊縮、突然倒下,送醫後確診心肌梗塞,緊急置放心血管支架後,救回一命。醫師不斷叮囑,千萬別一早起...
早起就勞動 沒吃早餐沒喝水大量流汗 血液變濃稠 老翁二度心肌梗塞
清晨的秋意微涼,一名老翁起床後未喝水、未用早餐,直接走到院子整理花草,短短一個多小時內,他滿身大汗、胸口緊縮、突然倒下,送醫後確診心肌梗塞,緊急置放心血管支架後,救回一命。醫師不斷叮囑,千萬別一早起...
腳麻冰冷以為年紀大?部桃醫護:周邊動脈心血管警訊
65歲的林女近來常腳麻、冰冷,甚至走一小段路就覺得小腿痠痛、抽筋,原以為只是年紀大、血液循環不好,或單純肌肉疲勞,沒想到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周邊動脈疾病,而且提醒她這些看似小毛病,其實可能是心血管疾...
1/4成人卵圓孔未閉合!台中榮總最新研究揭:這手術腦再中風降90%
42歲邵姓婦人去年10月突發左側麻木無力,經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治療後未留下後遺症,但查不出病因,經轉診台中榮總接受顱超音波搭配「微小氣泡測試」檢查,確認是「開放性卵圓孔」導致,接受心導管卵圓孔關閉...
長照挑戰!失能者上看120萬人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擬擴大急性後期照護對象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長照3.0即將上路,未來失能人口最高上看120萬人,照顧人力需求非常嚴峻,除了活躍老化外,正也強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症黃金救援時間,並將檢討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
「只喝茶不喝水」恐致二次中風!醫:身體脱水釀禍 1天別喝超過3杯茶
對曾經中過風的人來說,除了控制三高外,補充水分也是預防再次中風的關鍵。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謝珮甄醫師日前在fb粉絲團分享,一名2月發生小中風的中年男性患者,近期又二次中風,嚴重到需要住院,檢查發...
偏頭痛不是只靠藥物 每月痛超過4天應就醫、預防性投藥
現年40歲的小貞,是金融業主管,平常總是股市操盤第一線,白天看台股、晚上追美股,生活作息混亂,加上壓力沉重,她變成靠止痛藥過日子,直到頭痛頻率變高,吃藥也無法壓制,甚至得請假休息,她才決定就醫。就診...
中風急救零死角! 奇美醫院「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掌握黃金救援時刻
台南一名51歲中年男子因飽受糖尿病與末期腎病所苦,需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日前因其左側臉部蜂窩組織炎至奇美醫院就醫,未料,住院期間在透析後突出現中風症狀,當下醫護人員立即聯絡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及...
不只除皺 肉毒桿菌素還能治肌肉痙攣
許多人對肉毒桿菌素的印象,多停留在醫美除皺,但其實它也是治療「肌肉痙攣」的有效藥物,為不少患者帶來改善生活品質的希望。肉毒桿菌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可以阻斷神經與肌肉之間的訊號傳遞,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
男性40歲就應開始做健檢!醫師給每個年齡層的健檢項目指引
父親節將至,關懷男性朋友的健康,不妨從40歲開始做健康檢查,為健康多一份保障!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說,男性過了30歲後,長期累積的疲勞或是不健康行為,漸漸地就會以「疾病」呈現,特別是代謝症候...
連嗑7個榴槤!前歌手滿嘴榴槤味中風送院 醫治1個月仍半癱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雖是老生常談,但並非每個人都會明白,並且懂得節制。馬來西亞1名90年代饒舌組合前成員本身有吸煙習慣,近日更連續狂食7個甘榜榴槤,翌日開工時突然中風,送院急救時仍滿嘴榴槤味,...
高雄數學補教名師猝死 黃捷發聲悼念「曾蒙恩師教導」
高雄補教業名師「鄭奇數學」鄭奇上月26日在上課中途突感身體不適,送醫後隔日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猝逝,享壽60歲,死訊震撼補教界。今日上百位學生出席告別式悼念恩師,立委黃捷就讀高雄女中時也曾受教於鄭奇,...
倒地瞬間命懸一線!南投警官跑道中風 消防員衝刺搶命
南投縣40多歲廖姓警官日前在南投體育館跑步時突發中風,幸好在楊姓消防員即刻施援、南投醫院醫療團隊迅速搶救下,成功取出血栓,挽回一命,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生命徵象穩定。當天傍晚,體育館內傳來沉重腳步聲...
低溫高溫都要注意!研究:2日內氣溫驟升或驟降增急性中風風險,2種族群最危險
近年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議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也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如致命寒害、熱浪,在世界各地頻頻發生,也會對個人的健康造成衝擊,包括蟲媒傳染病增加、慢性疾病惡...
枕頭不對可能誘發腦中風?百年寢具店老闆教你找到最好眠的黃金高度
有些人為了解決睡眠困擾會就醫或依賴安眠藥,事實上,問題可能出在枕頭的高度。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顯示,「枕頭太高」竟可能導致年輕人腦中風,甚至危及性命。專家更指出這種現象被稱為「大爺枕症候群」(殿様枕症...
每4人就有1人高血壓!722原則量血壓 避免爆血管
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六,不過,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國健署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以「722原則」量一次血壓,掌握身體健康...
722原則量血壓 避免爆血管
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六,不過,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國健署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以「722原則」量一次血壓,掌握身體健康...
高血壓是慢病共同危險因子 量血壓要正確 錯誤手法一次看
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六,但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國健署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以「722原則」量一次血壓,掌握身體健康數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