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60/小S確定出席!原因藏洋蔥「這節目是大S鼓勵我做的」
柯文哲羈押庭法官問了「這一句」 法界研判:會再次交保
金鐘60/金鐘獎完整入圍名單一次看 「影后」楊謹華、謝盈萱等3人齊爭后
腎臟病
這款水果藏危機!一次吃4顆恐中毒 醫示警4類人千萬別碰
平時多攝取蔬果對身體有益,但你知道有一種常見水果吃多了可能導致中毒嗎?腎臟科醫師提醒,楊桃雖然營養豐富,卻含有高量草酸,若一次食用過量,恐引發急性腎衰竭。尤其腎臟功能不佳者,更應完全避免食用,否則可...
長期吃魚砒霜下肚!海釣老饕腎臟出事 醫教排毒法籲「別偏食」
海魚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俗稱海水魚或鹹水魚。腎臟科醫師林軒任發文,指出吃過多深海魚恐會導致「砷中毒」,及其症狀和高風險族群,提醒民眾要飲食多樣化,不要大量食用單一食物,並可多攝取維生素A、C、E...
研究指45%失智症可預防 國衛院推40歲起5大守則
研究證實,45%失智症可透過控制14項可改變因子來預防或延緩,尤其中年期的肥胖與三高是最需關注。國衛院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謹記顧腰圍、控血糖等護腦5大守則。國家衛生研究院將發布首份台灣失...
35歲女靠這招半年減重29公斤 醫:生活型態調整才能不復胖
1名35歲的女性體重129.8公斤,因車禍住院驚覺不僅行動不便、躺臥不適,也讓她下定決心正視體重問題。後來在醫師協助下,以藥物並搭配生活型態調整,半年成功減重29公斤,不僅走路不再氣喘吁吁,膝蓋負擔...
慢性腎病莫輕忽「皮蛇」 洗腎風險恐倍增
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不是小病,可能會加速腎功能惡化,醫師提醒,皮蛇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會使腎功能惡化,進展到末期腎病、洗腎風險高出1.36倍。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3年腎病...
慢性腎病莫輕忽「皮蛇」 洗腎風險恐倍增
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不是小病,可能會加速腎功能惡化,醫師提醒,皮蛇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會使腎功能惡化,進展到末期腎病、洗腎風險高出1.36倍。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3年腎病...
52歲男因小便冒泡意外揪出腎病變 醫:早篩早治顧腰子
台南一名52歲李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也沒有慢性疾病史,因此平常沒有接受健康檢查的習慣,但近期突發現小便有泡泡,趕緊到郭綜合醫院就診,檢查後竟發現其血壓及蛋白尿過高,確診高血壓合併腎病變,好在其腎功能...
28歲女臉黑腿腫尿起泡 醫:恐腎病變前兆
臉灰黑,小心腎臟健康亮紅燈。高雄28歲高姓女子疲倦、水腫、小便泡沫多,就診時臉色黯沉,醫師一看情況不妙,檢查發現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原來女子本身有糖尿病,工作日夜顛倒,讓她疏忽身體警訊,最終引...
13歲男童一口氣乾吃三包泡麵猝死!醫警告把生泡麵當零食風險
泡麵是不少人心中的宵夜好夥伴,但「乾吃」卻可能暗藏危險。埃及一名13歲男童近日因一次性吃下三包生泡麵,半小時後突感不適,出現劇烈腹痛、嘔吐,最終不幸身亡,事件引發外界對即食麵食安全的激烈討論。生吃三...
60歲洗腎男血壓突飆200 竟是平常愛吃這零食惹的禍
不少人偏愛甘草帶有回甘的滋味,但對腎功能不佳者來說,這股甜味恐藏致命風險!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近日在臉書分享案例,一名60歲洗腎男因血壓突然飆升至200mmHg求診,服藥後效果仍有限,追查後發現,竟是日...
腎臟病友福音 高市六龜區衛生所啟動在家腹膜透析
高雄六龜區衛生所攜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高雄長庚腎臟科團隊,啟動腹膜透析服務,讓腎臟病患在家即可接受治療,免除過往頻繁長途奔波,以及治療受到天候影響而中斷。六龜區衛生所舉辦服務啟動儀式,高雄市衛生局表...
颱風後健康警訊!類鼻疽本土新增9例 南部50多歲男染病急死
颱風過境清理汙泥容易感染到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上周類鼻疽新增9例本土病例,其中1例為居住在南部50多歲有多重慢性病史男性,於8月下旬發病後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疾管署表示...
陳屍台中醫院外…30多歲男二度路倒被送醫 曾是補習班「貝貝老師」
台中市消防局在昨晚7時許獲報,台中醫院外有民眾路倒,救護車到場發現,年約30多歲的男子已倒臥在台中醫院外的道路上,明顯死亡,經查,死者是新竹人,在網路自稱「貝貝老師」,曾有補習班任教經驗,近年在台中...
一半洗腎患者是糖友 醫師教你從改變飲食開始防糖尿病腎病變
台灣每年新增洗腎人口中,超過一半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變通常在糖尿病發生後15至20年,開始有臨床變化。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暨營養室主任張瑞廷表示,改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需從生活習慣調整做起,除...
還在偷吃宵夜?營養師曝「5大傷腎食物」:每一口都是負擔
講到宵夜你會想到什麼呢?水煎包、鍋貼、小籠包、蔥油餅看似美味,卻很傷身。營養師高敏敏和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提醒,這些美食對腎臟不好的人「壓力不小」。高敏敏在Instagram粉專提醒,這些食物美味的秘密...
小便正常腎臟就沒事? 醫搖頭「雙腳先透露警訊」:腫脹、發癢注意了
很多人以為「只要小便正常,腎臟就沒問題」,其實這是大誤解,腎臟科醫師廖述寬提醒,當腎臟出狀況時,往往雙腳會先透露警訊,包括腫脹、麻木、變色、發癢等七大異常徵兆,一旦發現就要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廖述寬...
護腎這樣做「紅肉少一點、魚豆多一點」醫建議調整每天餐桌存腎臟基金
國內不少人腎功能異常,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PO文表示,每天出現在餐桌上的食物,默默影響著腎臟的壽命,他建議,紅肉少一點、魚豆多一點,腎臟才撐得久。張家銘說,腎功能不好,很多人想到原因,...
助美容、穩血壓…龍眼一天吃幾顆好?營養師:2種人注意攝取量
甜甜的龍眼,一吃就停不下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不論是新鮮龍眼還是龍眼乾,含鉀量都不低,吃太多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尤其腎臟患者與需限制鉀攝取的人,更要注意攝取量。高敏敏昨(14日)在臉書「高敏敏 營養...
「DASH4D」飲食法揭密 醫推3類食物:糖友血糖多穩1.2小時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忽高忽低,不僅容易感到疲累,長期恐怕還會傷害眼睛、腎臟及心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友連續四周一種飲食方法,每天血糖維持在理想範圍的時間平均可多出1.2小時...
健保署力推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 新藥9月1日擴大給付
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不斷上升,糖尿病更是引起許多慢性病的主因,健保署積極推行「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協助民眾提早治療,遠離併發症風險。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3月1日起,已擴大S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