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8新品懶人包/iPhone 17 Pro換臉、iPhone Air僅5.6mm、AirPods Pro 3支援即時翻譯
10分鐘內就爆炸!台電董座證實天然氣外洩釀災 興達廠區內火場「全黑」
就業人數大幅下修、通膨報告在即 美股三大指數仍創新高
糖尿病
明明不胖卻有「三層肉」 醫:內臟脂肪超標易增糖尿病風險
明明外型纖細,但全身沒肌肉、體脂肪一測破30,網友將其型態戲稱為「泡芙人」。家庭醫學科醫師李唐越說,久坐、不動、三餐亂吃,外表雖然不胖,體重也未超標,但一坐下來腰間就堆滿「三層肉」,特別是上班族最容...
巴金森最愛問/巴金森患者另有慢性病 帶藥回診請醫師整合
患有巴金森病的陳大姐,多年來病況穩定,不僅持續工作,也能自在出遊。日前卻突然出現頭部擺動、身體扭動等不自主症狀,以為是巴金森病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血糖值破表。原來她因天熱常喝含糖飲料,使既有糖尿病惡...
巴金森加慢病 帶藥回診請醫師整合
患有巴金森病的陳大姐,多年來病況穩定,不僅持續工作,也能自在出遊。日前卻突然出現頭部擺動、身體扭動等不自主症狀,以為是巴金森病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血糖值破表。原來她因天熱常喝含糖飲料,使既有糖尿病惡...
少追劇一集!增血清素竟能控制糖尿病 醫曝病情「大腦才是幕後黑手」
全台糖尿病患超過200萬人,很多人聽到「糖尿病」,腦中第一個反應就是「血糖太高」,所以就拚命少吃甜、少吃澱粉,甚至有人為了血糖每天量到焦慮。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糖尿病的起頭,不只是在血液裡,而是早早...
美食博主曾1周吃60店「沒減肥卻瘦20斤」確診糖尿病
席先生是一名平台上的美食博主,他常在在鏡頭面前大快朵頤,穿梭於北方縣城,為碳水愛好者們發掘特色小吃。但兩個多月前,他出現了「三多一少」( 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症狀,沒有減肥,卻瘦了20斤,血...
國民女婿羅一鈞 疫情一戰成名
即將接疾管署長的羅一鈞現年四十七歲,從小就是學霸,曾任外交替代役,擔任過台大內科兼任主治醫師,進入疾管署長達十七年,新冠疫情期間多次站在第一線,表現亮眼,人緣奇佳,成為大家口中的「國民女婿」,如今正...
無糖豆漿+雞肉飯糰當早餐 營養師實測驚:血糖直接暴衝到200
不少外食族想要吃得健康,會選擇超商的組合餐,例如「無糖豆漿+雞肉飯糰」,但營養師呂美寶實測後發現,這個組合竟讓她的血糖從88mg/dL飆升到206mg/dL,足足升高了1.34倍。她指出,飯糰中的高...
1器官疾病是阿茲海默症早期警訊 美研究:可提前15年預測
每日郵報報導,新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等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的早期徵兆,可能隱藏在腸道而非大腦。專家發現,若出現長期缺乏維生素、腸道發炎等常見腸道消化問題,日後更可能出現記憶衰退與認知功能下...
血糖都不降!糖尿病患者把1食物當蔬菜 醫警告:要適量攝取
糖尿病是一種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的慢性代謝異常疾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無法有效利用,所以造成血糖過高。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分享一則案例,一名患者體重一直在120公斤,雖很配合醫師建議的飲食...
35歲女靠這招半年減重29公斤 醫:生活型態調整才能不復胖
1名35歲的女性體重129.8公斤,因車禍住院驚覺不僅行動不便、躺臥不適,也讓她下定決心正視體重問題。後來在醫師協助下,以藥物並搭配生活型態調整,半年成功減重29公斤,不僅走路不再氣喘吁吁,膝蓋負擔...
餐前快走30分鐘!實測證明:餐後血糖升幅大幅降低
許擔心吃大餐後血糖會飆升,特別是當主食含有較多碳水化合物時,像是義大利麵、燉飯或牛肉麵。然而,這次的實測讓我發現,大餐前先進行適量運動,真的可以減少血糖波動!這次的測試情境很簡單:原本計劃搭公車赴約...
糖尿病不是「命中注定」 醫:後天行為才是導火線
許多人被驗出有糖尿病後,第一句話常是「應該是我爸媽有糖尿病,這是遺傳」,醫師說,糖尿病並非單純的遺傳,而是遺傳體質與後天生活習慣共同作用,才會引發疾病。小兒內科醫師林玉彪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若父母一...
28歲女臉黑腿腫尿起泡 醫:恐腎病變前兆
臉灰黑,小心腎臟健康亮紅燈。高雄28歲高姓女子疲倦、水腫、小便泡沫多,就診時臉色黯沉,醫師一看情況不妙,檢查發現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原來女子本身有糖尿病,工作日夜顛倒,讓她疏忽身體警訊,最終引...
28歲糖尿病女罹腎病變 醫籲定期回診、早篩檢
高雄28歲糖尿病友高姓女子近期體重稍增、雙腿水腫,且出現「泡泡尿」,經診斷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醫師提醒,若不提早發現恐造成腎衰竭,危及生命。阮綜合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
每4位學童就有1位過重!肥胖致性早熟、長不高 專家警告:已成國安危機
國人10大死因中,8項與肥胖有關,大多都是從小吃出來的,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兒童肥胖已成了另一種國安危機,家長別再認為「小孩白胖」是健康胖,體重如過重、肥胖,將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
泡澡游泳後手指起皺很正常?起皺程度少竟可能是2種疾病
只需在淋浴或泳池裡多待上幾分鐘,就能讓你的手腳皮膚起皺。這種現象稱之為「水源性皺紋」(aquagenic wrinkling),通常在溫度超過華氏104度(攝氏40度)的水中待上約三分半左右,就會出...
全台學童肥胖危機 圖解12歲以上誰適用瘦瘦針、有哪些副作用
國人10大死因中,8項與肥胖有關,大多都是從小吃出來的,醫界示警兒童肥胖已成了國安危機,不只增加糖尿病風險,甚至造成女性初經提前報到。全台每4名學童 1人過重或肥胖教育部112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
兒童肥胖成國安危機!專家籲家長備餐 助童拒零食誘惑
國人十大死因中,八項與肥胖有關,大多都是從小吃出來的,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兒童肥胖已成了另一種國安危機,家長別再認為「小孩白胖」是健康胖,體重如過重、肥胖,將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風...
瘦瘦針幫胖童減重 療程結束仍需飲控與運動
施打瘦瘦針控制血糖和體重,席捲全球,而這減重風潮吹向青少年族群,台灣食藥署核准可用於十二歲以上青少年體重控制的瘦瘦針(主成分Liraglutide、Semaglutide),適應對象為肥胖症(過重)...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得糖尿病?年紀大了血糖比較高是正常的?
迷思1:只有肥胖不控制體重的人才會得糖尿病。肥胖只是糖尿病眾多危險因子的其中一項,糖尿病的危險因子還包含老化、有家族病史、童年體重較高、罹患過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