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正在重建世界秩序
過去一周,全球多數目光多聚焦於北京天安門的九三大閱兵,其實,在大閱兵之前,從8月底到9月初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同樣值得重視,而且,合起來看,更可以隱約感覺到中國對未來如何重建世界秩序、優化全...
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賴總統近日受訪,聲稱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投資或購買國際通路,幫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遭外界質疑是順從美方需索。包括賴總統在內,許多人可能不了解什麼是主權基金,用白話文解釋,「主權基金」就是政府把國家(其...
聯合報黑白集/與昭和同悲的抗戰勝利
北京辦完紀念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全球熱議皆是中國軍力超俄趕美,拍案驚奇。兩岸間卻風景迥異,聚焦當年抗戰歷史功過,國台辦、陸委會唇槍舌劍,互槓誰才是抗戰中流砥柱,好不激昂。那廂早上國台辦剛搬出東北抗...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復仇」之路
柯文哲在看守所多待了三天才出來,顯然做足準備。雖戴著電子腳鐐,他依舊氣勢逼人,毫無「落水狗」的衰相。而外界迎接他的聲音,則不外「挖苦」和「吹捧」兩種極端。哪一端對他影響更大,就得看他個人的判斷。因為...
聯合報社論/各地綠能抗爭四起,民進黨的夢醒時分
今年五月核三廠除役,賴總統剛完成蔡英文承諾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八月「重啟核三公投」的強烈民意,顯示非核家園的神聖光環已經蕩然。不僅如此,全台不滿風光電力開發的抗爭事件四起,達到前所未見的強度,逼得...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邁向國家干預主義的時代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逐漸邁入「國家干預主義」的新階段,昔日高舉的自由市場旗幟,正悄然改變底色。從拜登政府推出的《晶片法案》,到川普重返白宮後揮舞的關稅...
經濟日報社論/統籌分配稅款瑕不掩瑜 小修即可
財劃法去年底修正後,財政部按明年度統籌分配稅款(簡稱統分稅款)推估數,設算分配各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之金額,於9月之前通知各地方政府。未料和多數縣市依自己的人口、面積、營利事業營業額等指標...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建構的大外宣迷幻,已一夕破功
七月大罷免投票前,許多外媒提到國民黨,都固定冠上「親中政黨」的形容;評論在野黨刪減預算,就說是削弱賴政府「抗中」的力量。大罷免失敗後,外媒的態度大幅逆轉,批評大罷免缺乏正當性,認為根本原因是賴政府執...
聯合報黑白集/該學石破茂的是賴清德
賴總統說大罷免後台灣要「休養生息」,但民進黨卻把戰鬥號角吹得很響。他忙下鄉「廿二講」,不為體察民瘼,而是要整軍明年選戰。賴系立委郭國文沒閒著,肯定日相石破茂請辭自民黨魁「避免黨內分裂」,藉此追打柯建...
經濟日報社論/浮濫追加預算 不能常態化
行政院日前正式將明(2026)年度總預算案送交立法院審議,但由於行政院還在對今(2025)年度的總預算聲請釋憲中,這種朝野對立氣氛會不會殃及下年度總預算案的順利審查,頗令識者憂心。其中,一個最大的變...
聯合報黑白集/詐騙救觀光?
沒了陸客,台灣觀光進入長冬。東南亞旅客每年來台超過二百萬人次,已成我外籍觀光客主力。但近兩年來自東南亞的詐騙集團「車手」激增,包括性工作者趁機在台短期兼差,在在使觀光變調染黑、染黃。「外籍車手」問題...
聯合報社論/川普翻轉抗中戰略,賴清德勿拿筆尖戳槍口
中共九三閱兵已撬動國際權力結構,並牽動世界秩序重整。這場閱兵最主要的觀眾——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作了直接回應:下令將國防部更名「戰爭部」,重建軍隊,恢復對中俄的威懾力。美國二○二五年國防戰略(NDS)...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決策獨立性 不容挑戰
行政院日前拍板,9月1日起新青安貸款撥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以紓解「房貸荒」造成的民怨。新青安鬆綁消息一出,已有學者憂心將重燃預期心理,再次推動易漲難跌的房價走高,掀起一波炒作行情。更有識...
聯合報黑白集/去中去掉了隱形紅利
教育部統計最新境外大專生來台人數,傳統僑生大國馬來西亞已連七年衰退,首度跌破一萬人。大馬僑生為何不再青睞台灣,其中關鍵之一就是大馬華人對於中華文化有很深連結,但隨著台灣這幾年拚命去中化,讓他們不再有...
聯合報社論/關稅風暴來襲,賴政府接得住中小企業?
美國一紙關稅行政命令,將台灣傳統產業推上風口浪尖。賴政府口中的「暫時性二十趴加N關稅」,卻遲遲沒有期限。表面上台灣比日韓只多五個百分點,但這五趴關稅足以傾斜競爭的天平。經濟部評估受衝擊最嚴重的四大產...
經濟日報社論/閣揆再次考驗財金部會專業底線
行政院卓院長8月27日在「信託業推動信託2.0計畫評鑑」的頒獎典禮,突然拋出行庫房貸的「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的關切。金管會聞訊,立刻在9月1日召集八大行庫,要求優先支持首購與自住族貸款...
聯合報黑白集/藝人頭上的權勢利劍
藝人江祖平分次爆料友人遭電視台幕後人員下藥、性侵、拍裸照,最後鬆口承認自己就是受害者。江祖平半個月多來陸續透露相關細節,頗受社會關切,但卻沒有什麼藝人出面聲援,原來被控的涉嫌加害人「背景很硬」。「背...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雖可交保,司法不正義「需再深思」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羈押一年,台北地院終於裁定以七千萬交保,反而柯文哲對巨額保金表示「需再行深思」,等周一決定。事實上,長期羈押、押人取供或認罪換免羈押,彷彿成為檢方辦案唯一手段,京華城案...
聯合報黑白集/縮小版的「團結」
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成立「選策會」,宣示要打贏二○二六地方大選。他今起要率團下鄉,巡迴全台各縣市,展開傾聽地方意見的「團結之旅」。是的,你沒聽錯,「團結」又來了!先前賴清德預告為大罷免而講的「團結十...
聯合報社論/「發言人世代」來了,府院打造吵架救火隊
這次府院改組,最刺眼的特色並非新人具有什麼特殊專才,而是「發言人世代」大舉進駐。趙怡翔、李問這批三十多歲的新秀,被推上國安會副秘書長,看似世代交棒;但張惇涵、阮昭雄、徐國勇,則是一字排開的「前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