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曼德拉、不做伍子胥」 柯文哲:人民面對國家機器渺小無力
裁定全文曝光!柯文哲交保做錯這件事 也成為高院撤銷的理由
已成案!民眾提案國高中上課延到10點下午4點下課 不到一周萬人響應
心理諮商
公費心理諮商 青少年轉介就醫率高
衛福部「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實施剛滿一年,十五至十七歲共三八六四人,其中一四五五人(百分之卅七點六)被轉介就醫,比整體轉介就醫比率百分之廿八,還要高出近一成。專家指出,青少年習慣在網路尋求認同...
推動自殺防治 社區心衛人員學「急救」
相隔十四年,自殺去年重返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為此,衛福部推動自殺防治,除了原有一九二五安心專線,從八月起成立男性關懷專線(○八○○–○一三九九九),另從本月起針對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人員培訓心理急救課程,...
沒家長陪…高中生憂鬱就醫遭拒
因長期情緒低落、失去興趣、不想上學,一名高中生自覺憂鬱症,鼓起勇氣,至精神科診所就醫,但在櫃臺就被擋了下來,理由為「沒有家長陪同,無法開藥」。專家提醒,政府及醫界應重視未成年孩子的醫療自主權,在隱私...
家人最適當的親密程度如何拿捏? 人生發展階段,父母何時該放手?
碰到家人相處的問題,我們很習慣去指責或糾錯,但發展了60年的家庭系統理論,卻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不聚焦於個人。所以追究問題的起源不再重要,而是以更完整的視角,覺察家中每個人的互動,進而有能力做出更有...
準健保署長陳亮妤推動求助常態化 諮商政策受好評
陳亮妤為精神科醫師,在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任內,首先提出年輕族群心理諮商政策,十五至卅歲民眾可免費三次心理諮商,政策獲廣大回響,後續擴大為十五至四十五歲青壯年,每人三次心理諮商費用,推動求助常態化,頗...
超級害怕蜘蛛?學者揭密:治療蜘蛛恐懼症的方法出乎意料地簡單
想到家裡出現一隻蜘蛛,就讓人毛骨悚然嗎?專家指出,其實有一個出乎意料的簡單方法,能幫助你改善蜘蛛恐懼症,而且完全不需要靠近真正的蜘蛛。蜘蛛研究學者、著有多本蜘蛛相關書籍的詹姆斯奧漢隆博士(Dr. J...
兒少自殺人數逐年增加 專家示警:憂鬱傾向取代家庭問題成最大警訊
立法院厚生會去年6月成立「兒少權益委員會」,今天舉行首次會議,為兒少權益政策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提出建言與指導。兒少權益委員會召集人、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說,對於青少年自殺,衛福部推出「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
桃園高齡健康 張善政揭3大目標
「最好的長照,就是不用長照」,桃園市長張善政九日出席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表示,桃園現在是年輕夫妻結婚率最高的城市,也是全台平均年齡最低的城市,但長輩的健康照顧同樣重要,桃園市府以「健康慢老、照顧安老、...
為何諮商總談論童年?抱持好奇心審視過去經歷,有助於探索真正自我
文/安妮.齊默爾曼 童年的傷,用一生治癒 為何心理諮商總在討論童年? 腦部的發展絕大部分發生在出生到三歲這段期間,並在五歲時趨於成熟。這意味著,我們在這段期間經歷的一切,對未來的成長影響深遠。就拿語...
心健司長:擬擴大心理支持方案年齡層
成大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柏熹接任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後,昨首度面對媒體時表示,為做好自殺防治,擬擴大「十五至四十五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讓更多承受身心壓力的民眾接受心理諮商,但需評估財源。去年...
1年6次免費心理諮商 中市超過6千名托育人員受惠
托育人員需要同時照顧多位幼兒,並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工作壓力大。為紓解托育人員壓力,並提供嬰幼兒健康安全的托育環境,台中市社會局8月1日起提供全市6000多名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每年6次免...
長照心累想和父母斷絕關係?日本「替代照護」一手包辦避免家庭悲劇
高齡化時代加上少子化,長輩壽命延長雖令人欣慰,但也許多人也因為長期照顧父母而感到身心面臨巨大的負擔。根據日媒報導,日本就出現「替代照護」的養老機構,讓照顧者在感到身心俱疲甚至厭倦時,能有一個抒發和支...
高三學長猥褻高一學妹還問「舒服嗎」她隱忍8年今要讓惡學長坐牢
高雄一名女大生多年前就讀高一時,被高三學長強摸大腿、胸部,女大生當時隱忍不發,直到大學申請心理諮商,吐露當年遭學長侵害經過,心理師警覺通報,全案才曝光,橋頭地院審理後,依強制猥褻罪判學長1年2月徒刑...
菁英族群壓力大卻陷求助困境 諮商心理師揭「高功能憂鬱」讓人崩潰
今年7月初新竹接連發生某大學學生與電子大廠員工的輕生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對心理健康議題的高度關注。對此,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今指出,這些憾事不僅反映出台灣青年與青壯年世代所承受的龐大心理...
為什麼越反感某人心裡卻越在意?其實是受心理防衛機制影響
●本文摘選自心靈工坊出版之《情結:內心隱形的拉扯力量》。👉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文/河合隼雄「投射」是一種經常被使用的機制:自我將難以接受的心理內容,轉嫁到他人身上。比方上一章最後所提...
不是當事人,也可能經歷創傷:醫護、家庭照顧者是高危險群
在醫院、諮商室、社福機構、照護現場,許多助人者長期承接他人的痛苦,卻悄然耗盡了自己。漸漸地,他們陷入「慈悲枯竭」,身心俱疲,懷疑自己是否還撐得下去。《慈悲枯竭》希望能幫助讀者在嚴苛、高壓的職場中找回...
孩子考完分科測驗 專家疾呼爸媽這些NG關心詞千萬不能說
分科測驗落幕,諮商心理師提醒家長,勿劈頭就問「你覺得考怎樣?」其他NG行為還有「我就跟你說了吧!」等責備;當孩子情緒低落或自我否定超過2週,建議諮詢專業。今天是114學年分科測驗最後1天,考試結果難...
自殺通報屢創新高 諮商心理師盼政府擴大心理健康支持、照顧外籍移工
衛福部青壯世代心裡健康支持上路快滿一年,15至45歲國人每人可享有3次免費心理諮商補助。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補助使用率相當高,不少諮商所一開放,預約名額就秒殺額滿,盼政府擴大政策,...
AI穩定又完美「將取代諮商師」?專家示警:這些事人類才做得到
近年來AI快速發展,越來越多聊天機器人被用來取代或輔助心理諮商。有不少人認為,AI穩定、溫柔,永遠展現支持態度,就像個理想的諮商師。近日,美媒psychologytoday報導指出,AI雖然能「扮演...
憂鬱症年輕化趨勢明顯,醫籲有「隱形求救訊號」就該及早介入
台灣青少年憂鬱症低齡化趨勢明顯,振芝映煦心身醫學診所院長蔡佩蓁指出,在診間發現青少年就診年齡下降,近期常有國中、高年級小學生被雙親帶來就診。她提醒,家長如發現孩子突然沉迷手機、電玩、拒絕完成平日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