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8新品懶人包/iPhone 17 Pro換臉、iPhone Air僅5.6mm、AirPods Pro 3支援即時翻譯

10分鐘內就爆炸!台電董座證實天然氣外洩釀災 興達廠區內火場「全黑」

就業人數大幅下修、通膨報告在即 美股三大指數仍創新高

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最愛問/巴金森患者另有慢性病 帶藥回診請醫師整合

患有巴金森病的陳大姐,多年來病況穩定,不僅持續工作,也能自在出遊。日前卻突然出現頭部擺動、身體扭動等不自主症狀,以為是巴金森病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血糖值破表。原來她因天熱常喝含糖飲料,使既有糖尿病惡...

生活

跳探戈緩解巴金森氏症 阿根廷創新治療成效佳

當探戈舞曲響起,貝爾川(Lidia Beltran)暫時忘記了巴金森氏症的困擾,與治療師一起翩翩起舞。這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創新治療計畫的一環。主辦單位透露,過去15年,約有200名患者參加拉莫斯梅西亞...

全球

華安巴金森氏症口服新藥一期臨床試驗達標 將赴美申請二期臨床

華安醫(6657)近日公告,自主開發治療巴金森氏症口服新藥ENERGI-F705PD,取得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並且初步證實可提高細胞內ATP能量。華安正加速準備提交美國二...

產經

晶片驅動生醫農業再升級 已促進投資金額達14億元

國科會去年起推動5年期晶創台灣方案,整合跨部會資源,推動半導體關鍵技術在生醫與農業領域落地應用,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24日指出,目前晶片處於初期試驗階段,延伸產值達1億元,促進投資金額約14億,顯示1...

生活

上路16年…非癌安寧療護僅占23% 缺醫療指引是最大難題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二○五○年將有卅點九萬人死亡,面對生命末期,民國八十九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九十八年再納入八大非癌疾病。但衛福部一一二年最新統計,非癌症病人過世前一年,接受安寧緩和醫療...

生活

慧音/親家美意

某日下班返家,看到電視購物台寄來包裹,外子說:「應該是爸爸訂購的健身環。」未幾,見外子拿著健身環,笑言:「爸爸多訂一個,說是要給親家母使用。」母親與公公同樣患有巴金森氏症,除了藥物控制,特別需要透過...

琅琅悅讀

元氣醫聲EP102|不只與老共舞,也能與病共生,嘻達人駱紳第二人生更寬廣

🎧立即收聽 按下左側播放鍵↓台灣社會愈來愈長壽,以前常祝賀「長命百歲」,但現在更常說的是「健康長壽」,然而當超高齡社會來臨,伴隨而來的是慢性病人口也同時增加,根據衛福部推估,有五成的高齡者自述自己同...

聯合報

慧音/阿嬤抓背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歌手許茹芸敘述其母罹患巴金森氏症後的狀況:「隨著病情發展,她開始不喜歡出門,不喜歡說話,不喜歡吃東西,慢慢地,她不再給我很多反應。」讓我心有戚戚焉。前年某天,母親如常騎機車赴市場採買...

琅琅悅讀

沒錢支付評估費…他被令觀察勒戒 二審這原因發回重裁

黃姓男子去年10月間在台南住處施用毒品,經驗尿呈現陽性反應,檢方原同意他自費戒癮治療後緩起訴,但至醫院報到時無錢支付評估費而令他入勒戒所觀察勒戒,他抗告稱低收入戶且罹巴金森氏症。台南高分院認檢方及原...

社會

陽明交大揭清除毒蛋白關鍵基因 助巴金森病治療

陽明交大團隊透過動物實驗發現關鍵基因,可掌握細胞垃圾清除系統運作,主導清除引發巴金森氏症毒蛋白的路徑,成為未來開發巴金森氏症治療藥物的潛在新靶點。陽明交通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巴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

生活

華安巴金森氏症口服新藥 完成一期臨床收案

華安(6657)公告,自主開發治療巴金森氏症的口服新藥ENERGI-F705PD已納入最後一位受試者,如期完成24位收案,預計第3季將有初步數據結果,若一切順利,將著手準備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設計,並...

產經

人生逆轉學/辦體制外學校卻陷恐慌 程延平用藝術自救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

聯合報

長輩防跌確保居家安全還不夠 從3面向保命別忘提升肌力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每6名長者中就有1人曾經跌倒,每12名長者中就有1人因為跌倒而就醫,且國人跌倒大部分發生在室外,但65歲以上長者較常發生的地點則是室內。而在衛生福利部2...

聯合報

夜裡玩魷魚遊戲?6旬翁尿急 卻因這病變「木頭人」尿褲子

夜間尿急,60多歲張先生起床後急忙走向浴室。然而,他僅行走幾步便如同被釘住一般無法移動,狀似「一二三木頭人」,隨後褲襠潮濕,尿液已不受控制地排出。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吳瑞美表示,中晚期巴金森症患者經...

生活

53歲罹患巴金森覺得人生完了 她靠這些事與病共處15年

今年68歲的麗玉姐,走路稍微緩慢、身體向前微傾,外表看起來只是一般的老化症狀,其實她已經與「巴金森氏症」共處15年了。經規律服藥、規律運動習慣,尤其是參加太極拳、瑜伽、歌唱班、職能治療,生活能力維持...

生活

橘世代/治療巴金森症 運動很重要 服藥切忌隨性

巴金森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指出,此症好發五十至七十歲,年紀愈大愈容易因腦部多巴胺減少而出現症狀,年輕型個案往往因其他原因造成,例如感...

生活

從朋友「得來」的巴金森氏症 他和平共處反獲學習機會

疾病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當重大傷病來襲,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生命。疾病帶來身體的痛苦,更是心靈的試煉;但也因為生病,我們學會珍惜現在。73歲的資深媒體人駱紳有著充實愉快的退休生活,卻遭遇生命中的...

聯合報

癱瘓中奇蹟復原!「武醫」何宗融以中西醫合療自救 也救回重傷馬小弟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部主任何宗融,是台灣醫界推動中西醫合療的重要人物。然而,這位知名中醫見證中西醫合療的神奇,並非始於診間,而是從一場全國比賽讓他癱瘓半年、幾乎要命的重傷開始的。醫界難得一見的武...

元氣網

新春健康計畫/拒當「三等」公民 勤運動趕走病魔

四年前突來身體不適,走路平衡感有異,手指頭偶會顫抖,舉筆書寫常感無力,且愈寫愈小。就醫檢查診斷為初期巴金森氏症,當下晴天霹靂,猶如掉入萬丈深淵。好一陣的抑鬱寡歡,頹唐消沉,幸而有家人的溫馨關懷,自我...

元氣網

健康你我他/拒當「三等」公民 勤運動趕走病魔

四年前突來身體不適,走路平衡感有異,手指頭偶會顫抖,舉筆書寫常感無力,且愈寫愈小。就醫檢查診斷為初期巴金森氏症,當下晴天霹靂,猶如掉入萬丈深淵。好一陣的抑鬱寡歡,頹唐消沉,幸而有家人的溫馨關懷,自我...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