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

大陸化解地方隱性債務 明年11.5兆元額度提前使用

今年大陸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接近尾聲,為了穩經濟、防風險,未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將提前。根據大陸財政部先前公開的化債計畫,2026年隱性債務置換額度為人民幣2.8兆元(約新台幣11.5兆元)。...

兩岸

陸地方政府債務沉重 「過緊日子」執行不力…審計糾正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沉重,中央力倡「過緊日子」,要求節約開支、杜絕浪費。多地審計報告顯示,地方仍有濫報培訓費、預算編列不精準、公務車管理不當等問題,學者籲加強監管。據第一財經6日報導,中國地方財政收支矛...

兩岸

續發債投基建 陸前四月地方政府發債規模創近年新高

據財政部、中國債券信息網等數據,2025年前4個月,大陸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合計約人民幣3.5兆元,年增約84%。無論是發債規模還是增速均創近年同期新高。其中新增專項債資金,約31%投向市政和產業園...

兩岸

中央政治局強調加速財政政策 分析:應對關稅戰壓力

日前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實施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以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學者認為,關稅戰的衝擊將顯現在今年第2季的出口,因此需要加快並擴大相關政策應對。中共中央政治局2...

兩岸

兩會前瞻/ 擴內需、新質生產力 開啟十五五規劃

中國全國兩會(政協、人大)會議將於3月4日、5日登場,今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完成,並將開啟十五五規劃的關鍵年。外界期待兩會給予更清晰的經濟政策,專家認為促消費擴大內需及新質生產力,將是今年兩會重要關鍵字...

兩岸

林毅夫:今年陸經濟好於去年 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展望大陸今年經濟情勢,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大陸官媒專訪時表示,今年大陸經濟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他還提到,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人均GDP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兩岸

中國地方財政吃緊情況依舊 多省預算報告強調化債

中國地方財政吃緊情況依舊,根據近期各省市陸續發布的今年度預算報告,「收支緊平衡」多次被提及。除了強調要提高政府投資效益外,確保地方債券如期償還、化解隱性債務也被認為是今年地方財政工作的重點。綜合界面...

兩岸

陸地方財政困難 基建跟著爛尾

大陸房地產市場低迷拖累了經濟,一直依賴房地產收入的地方政府財政困難達到極限,許多基建工程被迫擱置。中央社報導,日經中文網近期披露,在大陸南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從市區公園內的觀景台放眼望去,在穿...

兩岸

「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措施」 陸人行:地方債務和房地產市場風險已經收斂

大陸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3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會著力化解經濟運作中的風險因素,並指「中國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弱化地方債務和房地產市場風險」,潘功勝稱,「目前相關風險整體處於收斂狀態」。他...

兩岸

陸拚擴大國內需求 學者:應優先解決民生需求、民企利益

去年底大陸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大力提振消費和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吳佳勳7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大陸面對內循環不振的問題,應該要優先解決民生需求和民企...

兩岸

大陸降息救經濟? 大摩分析師:正產生反效果

面對低迷的大陸經濟,市場普遍期待大陸官方實施降息降準來救經濟,不過摩根士丹利(俗稱大摩)首席中國金融分析師徐然通過港媒信報專訪表示,大陸官方多次降息後,似乎正收獲反效果,一方面令居民收入受損,更導致...

兩岸

陸8省市公布2025年首季發債計畫 規模逾1.34兆元

陸媒報導,截至23日下午,中國已有8個省市公布2025年第1季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計劃,規模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下同,約新台幣1.34兆元)。據第一財經統計,已有8個地方政府,包括四川、福建、河北、...

兩岸

陸政策連發救經濟 分析指「仍面臨龐大壓力」:難有效改善通縮問題

最近幾個月,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振興經濟,包含加大力道化解地方債務、提高赤字率、穩住房市股市等。分析指出,中國仍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需要更有力的行動才能防止通縮的惡性循環與陷入較長期的衰退。華爾...

兩岸

陸學者分析大陸未來經濟 提2025年影響因素「房地產、川普危機」

2024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金融峰會28日舉行,多位經濟學家闡述對全球及大陸經濟未來的看法。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認為,明年對大陸經濟的影響就是房地產和川普危機,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的長效...

兩岸

春哥侃陸/1背景、2動作、3熱詞 看中共為何頻頻肅貪

近日中共肅貪動作頻密,各類官員不是被公告「接受調查」就直接「失聯」,這波打虎小高峰,是11月20日中共中紀委官網公布對三名中管幹部的處分的「日打三虎」。在這波打虎說簡單點,是1個過年大背景、2個新動...

聯合報

「債務危機非常大」陸推45兆元化債 學者:力求防堵金融系統性問題

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議案,化債規模合計達人民幣10兆元(約新台幣45兆元)。學者剖析,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嚴重,中央必須跳出來做擔保、去風險,慎防系統性問題發生。第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昨天...

兩岸

陸支持地方化債 分析:將緩解航空公司對補貼遭欠隱憂

大陸官方近來持續推出各項救市政策,其中,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12日更宣布會加大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對此,有分析指出,對於部分依賴補貼來獲利的航空公司來說,這項政策或許可以緩解他們所面臨...

兩岸

陸財政部加大支持地方化債 航空公司被欠補貼可望緩解

中國財政部日前宣布將透過政策大規模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對於部分依靠補貼營利,甚至因為補貼沒有及時給付而與地方政府部門對簿公堂的中國航空公司而言,這個政策可能可以減緩一些財務壓力。中國財政部長藍...

兩岸

北京助化解地方債 專家:促降風險專注公共服務

中國財政部宣布,將透過增債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專家解析,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可減輕地方政府壓力,使其有更多財力、精力專注公共服務,改善營商環境。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12日於國務院新聞辦...

兩岸

大陸專項債規模大 學者示警無效投資恐致債務風險

中國地方政府近年透過擴大發行專項債以建設基建、促使投資成長,截至今年7月,整體專項債餘額約人民幣26.6兆元(約新台幣120兆元),占地方債餘額規模超過6成。但學者指出,無效投資、資金挪用等問題,將...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