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危物種海科館「波口鱟頭鱝」疑感染死亡 動保團體籲調查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紅色名錄極危物種,但國內還沒有列入保育物種,本月7日疑因傷口感染死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指枉死於館內,館方未主動對未公開說明其死因,籲中央調查。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指出,位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再次爆出飼養管理爭議,繼先前飼養的二級保育類「龍王鯛」(學名:Cheilinus undulatus)悄然無聲「消失」後,近日又傳出被館方視為「鎮館之寶」的「波波」波口鱟頭鱝,於9月7日疑因傷口感染不治而亡。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2隻枉死於館內的珍稀動物,館方皆未主動對未公開說明其死因,要求教育部及海委會應嚴格徹查,並檢討海科館飼養保育及大型魚類的專業及條件,以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波波因體型不斷增長,已達館內缸體極限,且水缸設施根本無法滿足其天性需求,館方曾於去年回應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及立委陳培瑜的關切,表示已著手準備將於今年6 到10月野放,讓已達性成熟的波波可回歸大海生養繁殖。但後來卻以缺乏「衛星標籤」為由,且忽視館內設施的侷限,持續拖延野放。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今年發現波波已出現明顯傷口時,館方還於 8月回覆立委表示,該魚健康並無迫切放流需求。
波口鱟頭鱝成年後體長可達3公尺,主要棲息1到50公尺深的海底層,海科館2022年3月購入後飼養。又名飯匙鯊、魴仔、鱟殼鯊,名稱有鯊,但卻是魟魚近親,長相獨特、個性溫馴,屬於底棲魚類,以螃蟹、貝類為主食。
海科館表示,稍後將有完整說明照料及因傷口感染的死亡過程。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