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移動餐桌?高雄柴山驚傳獼猴搶食 老婦慘遭推倒

高雄元亨寺山路今天傳出獼猴搶食塑膠袋,意外撲上去拉扯推倒一名老婦人,所幸傷勢不重,但再度掀起民眾對獼猴搶食的焦慮。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說,獼猴並非刻意攻擊人類,而是受食物吸引,把「覓食」與「搶奪」畫上等號,只會讓人猴衝突不斷擴大。
元亨寺緊鄰山林,平日香客頻仍,廟埕常擺放供品,成為猴群覓食熱點,塑膠袋外露的食物,更讓猴子將人類視為「移動餐桌」,居民坦言,猴子幾乎不怕人,遇見食物往往主動靠近。
今天上午,一名老奶奶經過興隆路,突然竄出獼猴上前搶食水果,撲上去拉扯,結果老人家重心不穩跌倒在地,所幸路人上前協助,並無大礙,但搶食事件已讓人心驚膽跳。
林美吟長年觀察獼猴行為,她認為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猴子變「壞」,而是人類行為無形中改變了牠們的習性。長期餵食讓獼猴把人與食物連結在一起,邊走邊吃,或手提透明塑膠袋,更使牠們誤判為「隨手可得的餐點」。
林美吟說,當這樣的互動一次次發生,猴群對人類失去戒心,衝突頻率自然升高。因此,降低衝突的第一步,是調整人類的行為模式,到山區或寺廟應避免使用塑膠袋,改以布袋、提籃攜帶食物。
行走途中勿邊吃邊喝,也不要逗弄猴群,若遇猴子靠近,應保持冷靜、放慢腳步離開,比揮手驅趕更安全,萬一被抓傷,保持傷口乾淨,必要時再視需要就醫施打破傷風疫苗,毋須過度恐慌。
同時,公共管理也應跟上腳步。設置明確告示牌、規劃垃圾收集點、強化宣導教育,甚至規劃「人猴緩衝區」,都是可行方向。地方政府不妨與社區合作,讓居民、信眾與遊客理解不餵食、不挑釁的重要性,把規範轉化為日常習慣。
▪️農曆七月半將至…「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