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漲聲預備?電價審議會明登場 民生電價擬微調「平均調幅曝光」

等不到愛妻返家…5旬婦散步誤踩「化骨水」慘死 溶液遭棄置10年

晚景淒涼!前工程師年薪百萬淪「下流老人」 打工維生悲吐1事

內唐亞胡欲滅巴人 是在自我毀滅

以色列14日對加薩城進行軍事打擊後,一棟建築物燃起熊熊大火。 (美聯社)
以色列14日對加薩城進行軍事打擊後,一棟建築物燃起熊熊大火。 (美聯社)

聯合國調查委員會發布七十二頁調查,詳細論證以色列觸犯種族滅絕罪。以色列照例否認,並說哈瑪斯在二○二三年十月七日突襲以色列室外音樂節,殺害一千多人,才有以軍在加薩的「自衛軍事行動」。外媒報導當前以軍在加薩致死超過六萬人;若加上間接死亡,流行病學家、愛丁堡大學教授Devi Sridhar聲稱,是更可怕、多達十倍的六十八萬人。

同樣可議的是,死於音樂節當天的一千多人,有相當部分可能是被以軍殺害。以色列《國土報》曾披露,以軍有「漢尼拔指令」,寧可奪本國人性命也不讓他們遭俘。

創辦廿五年、年收入約七十五萬美元,總部在芝加哥的網刊「Electronic Intifada」,在二○二三年十月十六日由駐英資深記者發布音樂節倖存者的證詞。她表示「哈瑪斯是要綁架他們至加薩,不是謀害。」她又堅稱,是以軍不分青紅皂白以強大火力,「要消滅包括俘虜的所有人。」

二○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國傳媒引述指揮官,表示以軍當天派遣至少廿四架直升機,另有無人機沿著加薩邊境追擊,發射飛彈、也用機槍掃射,有動靜就攻擊,不管是誰,一天之內對近百個目標發動一一○次攻擊。以軍最初說,這些攻擊殺死二六○名以色列人,以國《國土報》更正,指是三六四人。《紐約時報》曾訪問以軍某旅長,他下令坦克部隊開火,「即便代價是民眾生命」;不只在音樂節附近執行漢尼拔指令,遠在廿餘公里外的屯墾區,都是掃射目標。

去年七月,《國土報》說以軍在哈瑪斯發動攻擊後五十二分鐘,也就是早上七點十八分就已下達漢尼拔指令,「可能傷及平民」。以色列電視第十二頻道報導以軍承認,當天「死傷,很多是來自我們自己的部隊所為。」

今年一月底,官方數字說,事發三天的攻擊,以軍及支持者炸毀與焚燒的以、巴汽車一六五○輛;空軍發射一八○枚飛彈,投擲一萬一千顆炸彈,其中,五百枚超過一噸,估計殺死一千人。二月,甫遭革職月餘的以國前國防部長Yoav Gallant首次受訪,他說,事發當天從早上起,至少在平民屯墾區與音樂會現場等八個地區、通常每廿分鐘就下達漢尼拔指令,直至晚間九點多。

同樣令人震驚的是,上個月初,《國土報》取得來自以軍的調查資料,揭示以軍高階指揮官在哈瑪斯領襲擊前一小時,曾經造訪音樂節狂歡派對現場。即便該指揮官已經收到哈瑪斯將要襲擊的情報,並且他親自注意到該派對現場安保嚴重不足,他仍允許活動如期舉行,未做任何改變。

以色列極右政府處心積慮多時,要利用哈瑪斯而有滅人種族的蓄謀已久嗎?《經濟學人》指,現任首相內唐亞胡早在二○一九年就說,容許哈瑪斯存在允稱聰明,「因為分裂西岸的政權與加薩的哈瑪斯,可以阻止巴勒斯坦建立國家」。

現在,既有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力挺,以軍從十六日起展開地面攻擊,「要把(城中仍有三分之二居民的)加薩化為火海」,詭計就要得逞嗎?果真如此,《國土報》早就預言,內唐亞胡的這個政府是在「自我毀滅」。

延伸閱讀

美媒:以軍發動加薩市地面攻勢 目標剷除哈瑪斯

華郵:以色列特情局作梗 總理空襲卡達獵殺哈瑪斯高層失手

聯合國大會挺以巴「兩國方案」 美批送禮哈瑪斯

華郵:摩薩德拒絕從命 迫使內唐亞胡空襲卡達獵殺哈瑪斯高層失手

相關新聞

國會應力挺審計 追討亂花的錢

人民對於納稅錢被亂花,很是憤怒;就業安定基金開個人演唱會、超思公司還沒成立就能採購、地方移用治水預算等,都被審計權揪出來...

徐國勇認知 錯得一塌胡塗

民進黨新任秘書長徐國勇,為了維護其一黨之私的意識形態,竟在媒體上針對中華民國史說出若干令人瞠目結舌的謬論,簡直匪夷所思。...

民進黨的心底話 才是黑白講

立法院先前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將十月廿五日台灣光復節列為放假日。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十六日在黨內直播節目直言,一九四...

操弄光復節 挑撥社會共識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拋下一句「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點燃社會爭議;適逢政府暌違廿四年恢復台灣光復節為國定假日,本應是全民追...

內唐亞胡欲滅巴人 是在自我毀滅

聯合國調查委員會發布七十二頁調查,詳細論證以色列觸犯種族滅絕罪。以色列照例否認,並說哈瑪斯在二○二三年十月七日突襲以色列...

國防改革正視「靜默耗損」

聯合報昨天報導,明年國防部預算案顯示,志願役官士兵人數將比今年大減六七八四人,相當於兩個聯兵旅,且其中志願役士兵的減幅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