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操弄光復節 挑撥社會共識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拋下一句「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點燃社會爭議;適逢政府暌違廿四年恢復台灣光復節為國定假日,本應是全民追憶歷史、反思戰後發展的時刻,卻被民進黨刻意挑起的意識形態語言所扭曲,不僅不尊重歷史,更傷害台灣社會凝聚力。
民進黨長期推動去中國化,從教育課綱、地名文化到國定假日,無一不是切割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歷史連結。徐國勇的發言,正是這一脈絡下的延伸,把歷史簡化成「不是光復、就是殖民」,將社會推向更深的對立。
「光復節」象徵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在獨派眼中卻僅是「終戰後的政權轉移」,甚至伴隨「外來壓迫」與威權統治。不同觀點本應是民主社會多元討論的養分,民進黨卻將台灣地位爭議做為政治工具,借題發揮挑動情緒,意在強化「正統台灣人」與「外來政權」的區隔。這種做法使歷史從反思的教材淪為政黨鬥爭的素材,社會註定無法獲致歷史認知共識。
台灣光復節恢復為國定假日,原意是提醒國人銘記戰爭、珍惜和平與民主。然而在民進黨的操作下,卻成了意識形態的戰場。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僅剩多放一天假的功利思維,假日背後的歷史意義遭消解,淪為空殼的休息日。
一句「沒有台灣光復節」,揭露的不只是史觀之爭,更是民進黨持續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縮影。歷史不容黑白切、不能淪為政治操作的犧牲品。若民進黨繼續將政治凌駕於史實之上,則台灣社會永遠無法走向和解與共識,只會在認同之爭的漩渦裡愈陷愈深。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