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說不完的農田破毀,誰摀住了政府的眼睛?
高雄市長陳其邁最近得到了「震怒王」的封號。原因是,其轄內環境破壞、工安意外不斷,市府治理失當頻遭質疑,迫使他震怒連連,一再揚言要祭出鐵腕。從大樹區光電場遭到「鬼剃頭」,到興達電廠的天然氣新機爆炸,到美濃農地被挖成大峽谷並盜填廢棄物,高雄市府一路表現出治理失能、反應失靈的狀態,受到民眾指責。高雄市府的渙散鬆馳,何以致之?
說穿了,在深綠鐵票區的「舒適圈」舒適慣了,耳朵裡聽到的都是歌功頌德,再無其他雜音,陳其邁和他的市府早已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催眠。再加上中央政府的厚愛加持,年年領取優渥的建設補助,不斷給予政策上的優先挹注,陳其邁就算「躺著幹」仍然集三千寵愛在一身。這一切,直到有志角逐下屆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頻頻穿梭在山林農田間揭弊,「美好高雄」的真相才陸續曝光。
以美濃大峽谷為例,當地有六公頃的農田被挖成深達廿公尺的峽谷,令人驚心動魄的景象。當地居民為此已陳情三年,但中央與地方均無人聞問,直到柯志恩把媒體帶到現場直擊,才讓各界譁然。試想,要將農地挖成那麼深的峽谷,需要動用多少挖土機及砂石車才能成事;但當地官員不知是渾然不覺,或是故意閉著眼睛任違法者橫行,才變出個人工大峽谷?
高雄市府稱,今年一月已發現盜採土石情事,三月開罰一百萬元;四月發現坑洞擴大,六月加重裁罰兩百萬元,並移送偵辦及下令回填。九月遭揭露後,再加重裁罰一千多萬元。問題是,不肖業者一手盜採砂石,另一手以廢棄物回填,不法利益高達三億元;高雄市府開出區區百萬罰款,不痛不癢。有何嚇阻作用?開出不成比例的罰款,又不積極作為,這跟默許業者持續犯罪有何兩樣?
最令人驚愕的是,即使此事已成為全國矚目事件,近日仍有車輛和怪手趁著天黑進入現場,繼續回填廢棄物。不肖業者之膽大,令人瞠目結舌;亦可見法紀與公權力在他們心目中,已如同無物。又或者,高雄市府的鬆散放水,在業者眼裡,早就見底了。
不僅如此,這兩天地方居民持續爆料,指除了已知的美濃新吉洋段農地變峽谷,在高美大橋附近也有很多「精彩坑洞」,值得調查。此外,位於高雄內門、旗山、田寮交界的馬頭山保育區,當地自然人文協會聲稱,當地遭棄置兩千八百多噸廢棄物,深埋在水源保護區四公尺下。今年初,檢方曾緝獲七名棄置廢棄物的嫌犯,事後都以情節不嚴重交保,所有廢棄物迄今均未清除。該協會呼籲,陳其邁也幫馬頭山居民「震怒」一下,不要放過後續的究責與處理。
如果不是多年鬆散的積弊,高雄今天不會突然「百病齊發」,林地、良田不斷淪為奸商民代爭相染指的俎上肉。近幾年高雄利用「演唱會經濟」帶動觀光,贏得口碑;但這是透過「減免場租」的方式達成,已遭審計部要求檢討。兩相對照,「暖男市長」利用施恩手法創造演唱會經濟的盛況,固然締造了表面繁榮,未必是長久之計;但他對於高雄土地環境遭破壞仍選擇溫和以對,則是絕對不智,本末輕重都倒置。
近幾年,台灣說不完的農田、山林、埤塘破毀的故事,極為集中的發生在民進黨執政的綠色縣市,其實並非偶然。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光電板大量侵吞農漁用地,地方只能一味曲意配合;遭收編的環保及社運團體不再為民喉舌,自甘成為幫凶。也因此,心盲的政府,也摀住了自己的眼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