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時提出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時提出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總統近日受訪,聲稱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投資或購買國際通路,幫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遭外界質疑是順從美方需索。包括賴總統在內,許多人可能不了解什麼是主權基金,用白話文解釋,「主權基金」就是政府把國家(其實是全體國民所有)的一大筆資產,交由行政權去指揮運用。以馬來西亞為例,其主權基金資產總額近四百億美元;新加坡兩個主權基金合計破一兆美元;挪威則為一・九兆美元。無論哪一種主權基金,都是天文數字。

如此龐大金額的基金,如果沒有足夠透明的監管和效率,很容易淪為黨政裙帶沆瀣營私的淵藪。最經典的主權基金弊案,就是馬來西亞的主權基金醜聞。一名馬來西亞商人「劉特佐」,憑著靈活與大膽的手段,搭上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再輾轉搭上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與阿拉伯政要,用種種投資名義掏空了馬國主權基金「一馬公司」四十多億美元。他因此遭美國與國際刑警組織通緝,迄今仍未緝獲到案。華爾街日報記者將這個故事寫成《鯨吞億萬》一書,堪稱「詐騙聖經」。

正因主權基金金額巨大,而政治一向藏汙納垢,因此全球許多主權基金都是「制衡監督不上軌道」的國家在操作;因為在這些國家,反正大家都不敢過問。少數成功的例子,例如挪威,它民主環境成熟,監督公開透明,且基金投資多為穩健獲利型、少做特定目的的操作,舞弊空間自然減少。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因善於投資,為該國提供了不少財政收入;但淡馬錫近年連續投資新創事業失利,也虧賠了數億美元。

賴總統對主權基金的目的和運作顯然所知不多,他說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是要「幫傳統產業打開國際通路」,根本是邏輯錯亂。這種說法,與去年行政院經發會顧問會議聲稱「設置創投基金幫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如出一轍,只是把「中小企業」改為「傳統產業」,再把「創投基金」改為規模更大的「主權基金」,都在魚目混珠。去年經發會的離譜建議明顯想圖利特定關係人,隨即遭學者聯名痛批;如今賴政府換個包裝捲土重來,實可謂「利之所在,不屈不撓」。

台灣的中小企業、傳統產業走向國際,政府確實能提供一些協助。例如,政府可以在共有資源(例如展場、廠辦)方面提供積極協調、收集分享資訊,一則減少廠商風險,二則增加他們的外部機會。這些,其實是經濟部、外貿協會的法定業務。但這些面向都涉及複雜的評估,若評估有利,則此類「殺雞」之事經貿部門原本就該做,用不到主權基金的「牛刀」;如果評估不利,主權基金更無需插手。以「協助傳產」之名設置主權基金,立論荒謬近乎痴愚,在國際基金操作實務上極其怪誕,而論述者從來不敢接受公開的檢驗,一看就知是「詐騙集團」的情節。

賴清德競選總統時,浩浩蕩蕩組織了一個政見白皮書的團隊,財經政見洋洋灑灑一拖拉庫,號稱「國家希望工程」。當選後,他棄政見如敝屣,卻讓觀風望向之輩幫他鼓吹主權基金之如何必要,意圖創造一個比當年「台杉案」規模大一千倍的「黨政要員爽快基金」,然後說這是要「協助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還說這樣就可以「給美國交代」。如此天馬行空的大話,從目前的政經情勢及一般常理來判斷,誰會相信真的是要幫助傳統產業,又如何幫得到傳統產業?這麼拙劣粗糙的話術,在野黨不但要擋下,全民也無法接受!

社論 新加坡 賴清德 馬來西亞 主權基金

延伸閱讀

賴拋主權基金助傳產走向國際 施俊吉推測:為順從川普需索

聯合報社論/各地綠能抗爭四起,民進黨的夢醒時分

傳賴清德8月過境美國 涉外人士估恐宣布主權基金買美債

泓德能源總座100萬元交保 股價重創「市值蒸發183億」公司發聲了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賴總統近日受訪,聲稱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投資或購買國際通路,幫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遭外界質疑是順從美方需索。包括賴總統在內...

聯合報黑白集/與昭和同悲的抗戰勝利

北京辦完紀念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全球熱議皆是中國軍力超俄趕美,拍案驚奇。兩岸間卻風景迥異,聚焦當年抗戰歷史功過,國台辦...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正在重建世界秩序

過去一周,全球多數目光多聚焦於北京天安門的九三大閱兵,其實,在大閱兵之前,從8月底到9月初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同...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復仇」之路

柯文哲在看守所多待了三天才出來,顯然做足準備。雖戴著電子腳鐐,他依舊氣勢逼人,毫無「落水狗」的衰相。而外界迎接他的聲音,則不外「挖苦」和「吹捧」兩種極端。哪一端對他影響更大,就得看他個人的判斷。

聯合報社論/各地綠能抗爭四起,民進黨的夢醒時分

今年五月核三廠除役,賴總統剛完成蔡英文承諾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八月「重啟核三公投」的強烈民意,顯示非核家園的神聖光環已經蕩然。不僅如此,全台不滿風光電力開發的抗爭事件四起,達到前所未見的強度,逼得環境部長彭啓明說出「不支持陸域風機」。而高雄興達電廠近日的天然氣轟天爆炸,墾丁南灣的珊瑚礁遭核三光電工程排放的泥石流汙染衝擊,在在顯示「綠能變成環境殺手」的問題,已不容賴政府再以拖待變。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邁向國家干預主義的時代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逐漸邁入「國家干預主義」的新階段,昔日高舉的自由市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