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如此龐大金額的基金,如果沒有足夠透明的監管和效率,很容易淪為黨政裙帶沆瀣營私的淵藪。最經典的主權基金弊案,就是馬來西亞的主權基金醜聞。一名馬來西亞商人「劉特佐」,憑著靈活與大膽的手段,搭上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再輾轉搭上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與阿拉伯政要,用種種投資名義掏空了馬國主權基金「一馬公司」四十多億美元。他因此遭美國與國際刑警組織通緝,迄今仍未緝獲到案。華爾街日報記者將這個故事寫成《鯨吞億萬》一書,堪稱「詐騙聖經」。
正因主權基金金額巨大,而政治一向藏汙納垢,因此全球許多主權基金都是「制衡監督不上軌道」的國家在操作;因為在這些國家,反正大家都不敢過問。少數成功的例子,例如挪威,它民主環境成熟,監督公開透明,且基金投資多為穩健獲利型、少做特定目的的操作,舞弊空間自然減少。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因善於投資,為該國提供了不少財政收入;但淡馬錫近年連續投資新創事業失利,也虧賠了數億美元。
賴總統對主權基金的目的和運作顯然所知不多,他說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是要「幫傳統產業打開國際通路」,根本是邏輯錯亂。這種說法,與去年行政院經發會顧問會議聲稱「設置創投基金幫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如出一轍,只是把「中小企業」改為「傳統產業」,再把「創投基金」改為規模更大的「主權基金」,都在魚目混珠。去年經發會的離譜建議明顯想圖利特定關係人,隨即遭學者聯名痛批;如今賴政府換個包裝捲土重來,實可謂「利之所在,不屈不撓」。
台灣的中小企業、傳統產業走向國際,政府確實能提供一些協助。例如,政府可以在共有資源(例如展場、廠辦)方面提供積極協調、收集分享資訊,一則減少廠商風險,二則增加他們的外部機會。這些,其實是經濟部、外貿協會的法定業務。但這些面向都涉及複雜的評估,若評估有利,則此類「殺雞」之事經貿部門原本就該做,用不到主權基金的「牛刀」;如果評估不利,主權基金更無需插手。以「協助傳產」之名設置主權基金,立論荒謬近乎痴愚,在國際基金操作實務上極其怪誕,而論述者從來不敢接受公開的檢驗,一看就知是「詐騙集團」的情節。
賴清德競選總統時,浩浩蕩蕩組織了一個政見白皮書的團隊,財經政見洋洋灑灑一拖拉庫,號稱「國家希望工程」。當選後,他棄政見如敝屣,卻讓觀風望向之輩幫他鼓吹主權基金之如何必要,意圖創造一個比當年「台杉案」規模大一千倍的「黨政要員爽快基金」,然後說這是要「協助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還說這樣就可以「給美國交代」。如此天馬行空的大話,從目前的政經情勢及一般常理來判斷,誰會相信真的是要幫助傳統產業,又如何幫得到傳統產業?這麼拙劣粗糙的話術,在野黨不但要擋下,全民也無法接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