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商務部長: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

聯合報社論/各地綠能抗爭四起,民進黨的夢醒時分

有潛水員反映,墾丁南灣海域出現泥水,讓人空間迷向,只能靠指北針,泥土甚至直接覆蓋在珊瑚上。 圖/墾丁資深潛水教練提供
有潛水員反映,墾丁南灣海域出現泥水,讓人空間迷向,只能靠指北針,泥土甚至直接覆蓋在珊瑚上。 圖/墾丁資深潛水教練提供

今年五月核三廠除役,賴總統剛完成蔡英文承諾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八月「重啟核三公投」的強烈民意,顯示非核家園的神聖光環已經蕩然。不僅如此,全台不滿風光電力開發的抗爭事件四起,達到前所未見的強度,逼得環境部彭啓明說出「不支持陸域風機」。而高雄興達電廠近日的天然氣轟天爆炸,墾丁南灣的珊瑚礁遭核三光電工程排放的泥石流汙染衝擊,在在顯示「綠能變成環境殺手」的問題,已不容賴政府再以拖待變。

民進黨政府過去將核電廠描繪成「邪惡的禍根」,將綠能形容為「善良的天使」;但八年過去,人們目擊的事實卻非如此。以墾丁南灣的珊瑚礁生態為例,數十年來與核三和平共存,海水清澈,任潛水客及海龜遨遊。核三除役後,台電規畫將廠房空地闢建為光電設施,發電供附近居民使用;但整地開發過程卻嚴重破壞水土,大量泥沙排放入海,迅即破壞了當地海洋環境,危及珊瑚礁生態。

事實證明,「邪惡的」核電廠若受到良好的監督,可以成為穩定全台電力供應的基載,成為降低平均電價的廉價燃料,也成為不排碳的清潔能源。至於「善良的」綠能,一旦落在短視近利的官員和財團手裡,可能在開發、環評過程不斷粗糙應付圖利,甚至胡亂剝削土地與環境,最後把惡搞的成本都丟給社會及公部門去承擔。核三除役僅數月,附近海洋生態隨即因光電工程遭遇災難,這正說明「公部門」的作為與否才是能源與環境「善的循環」的關鍵因素,而不是能源本身天生有多大的善惡之分。

先前高雄大樹和山光電的「鬼剃頭」事件,正是光電廠胡亂砍伐山坡地所致;而嘉義多個滯洪池光電場在颱風中被吹成碎片,則是政府一窩蜂開放、卻缺乏適當規範所造成。兩者,皆暴露了行政專業與企業倫理的淪落,政府難辭其咎。正因為層出不窮的環境破壞事件喚醒了地方居民的不滿,最近各地皆陸續出現了抗爭事件,其中又以對陸域風力發電的抗爭為最。

八月上旬,有兩個陸域風電的開發案遭到擱置:一是苗栗後龍大鵬的風機更新案,被要求再補件;二是彰化大城的陸域風機新建案,在環評審查被否決。主要原因,是政府迄未妥善規範風機與民宅的設置距離,許多居民被風機的運轉聲音搞到心神不寧,夜不成眠。民進黨政府對核電廠及核廢料百般挑剔,限制及汙名化無止境;但對風電和光電卻是盡情放水,絲毫不顧噪音、光線、汙染對居民的影響,這難道不是雙重標準?

隨著「核三重啟公投」的民意加持,最近宜蘭和台東都出現反對設置風電場的抗爭。其中,「台亞風能」計畫在宜蘭五結、蘇澳設置十四部風力發電機,由於藍綠白都以擔心破壞濕地、衝擊候鳥棲地為由表示反對,目前該案已暫緩審查。台亞風能同時計畫在台東海岸線設置五十八座陸域風機,遭當地居民抗爭,連經濟部和環境部都不表支持,要求一定要取得地方共識。試想,依照業者四處在海岸邊插旗的隨興態度,台灣不怕成為「被風機圍困之島」嗎?屆時,我們這「小小多山的國家」,美麗壯闊的海岸線將變成什麼模樣?

台灣在二○二五年迎來了「非核家園」,卻也同時迎來綠電的「夢醒時分」,這真是一次弔詭的碰撞。我們看到,各地不滿綠能變成「環境殺手」的抗爭正一波波湧至,每個抗爭節拍都牽動著明年地方大選的旋律。面對這樣的情勢,賴清德還能對能源政策的錯誤假裝視而不見嗎?

濕地 社論 綠能 光電 風電 核三廠 環境部 彭啓明 能源政策 非核家園

延伸閱讀

風災吹出光電回收處理困境 環團籲調高回收費率、建立處理機制

影/風災吹出光電問題 環團呼籲調高回收費率

布袋港風力發電案喊停 台電終止合約原因曝

「從優」核准設置彰化光電場 縣府退休主管告3公務員圖利他人罪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各地綠能抗爭四起,民進黨的夢醒時分

今年五月核三廠除役,賴總統剛完成蔡英文承諾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八月「重啟核三公投」的強烈民意,顯示非核家園的神聖光環已經蕩然。不僅如此,全台不滿風光電力開發的抗爭事件四起,達到前所未見的強度,逼得環境部長彭啓明說出「不支持陸域風機」。而高雄興達電廠近日的天然氣轟天爆炸,墾丁南灣的珊瑚礁遭核三光電工程排放的泥石流汙染衝擊,在在顯示「綠能變成環境殺手」的問題,已不容賴政府再以拖待變。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復仇」之路

柯文哲在看守所多待了三天才出來,顯然做足準備。雖戴著電子腳鐐,他依舊氣勢逼人,毫無「落水狗」的衰相。而外界迎接他的聲音,則不外「挖苦」和「吹捧」兩種極端。哪一端對他影響更大,就得看他個人的判斷。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邁向國家干預主義的時代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逐漸邁入「國家干預主義」的新階段,昔日高舉的自由市場...

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賴總統近日受訪,聲稱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投資或購買國際通路,幫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遭外界質疑是順從美方需索。包括賴總統在內...

聯合報黑白集/與昭和同悲的抗戰勝利

北京辦完紀念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全球熱議皆是中國軍力超俄趕美,拍案驚奇。兩岸間卻風景迥異,聚焦當年抗戰歷史功過,國台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